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小院镇中心小学 张祖林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实践表明,要实现新课程目标必须实行开放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被动“学知”为主动“探知”;变过分注重知识掌握、技能的形成为注重学习过程体验与方法的积累,注重情感的培养与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一、开放教学场地
传统的教学都是老师在教室里津津有味地讲,学生在教室里循规蹈矩的听,整个教学活动都是在教室里完成的。其实根据教学内容可以把部分教学活动安排到教室以外的其他地方进行,这样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是有意义的,是生活的需要。
如教学“圆柱的体积”时,可以把学生带到野外去,让他们看到圆柱体的实物,从而激发他们主动探究圆柱体积计算的欲望。
二、 开放教学内容
面向全体学生的数学教育应当是学生未来需要的,是具有现实背景的,具有趣味性和挑战的。数学的内容应当是源于学生生活的,适应未来社会生活需要和学生进一步发展需要的内容。应当摒弃那些脱离实际、枯燥无味的内容。课程内容应当成为学生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生动的素材。
1.让学生的学习内容贴近生活
如,在教学“认识三角形”时,可以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三角形,再让学生欣赏教师准备好的三角形的图片,让学生从中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关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2. 呈现方式情境化
数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应当更多地采取情境化、问题化的方式。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开展。
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创设猴妈妈分桃的情景——猴妈妈想把桃平均分给小猴子,在每个小猴子不能得到整数个桃的时候,让学生帮猴妈妈想办法分完,从而导入新课。这样可以让学生感知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3.把一部分封闭性问题改为开放性问题。
开放性问题的特点是条件不足或多余,结论不唯一,甚至得不出结论。
如下列的问题就是开放性问题:
① ? + ? + ? =10
② 3×( )=300×( )
三、 开放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以往都是先讲后练,求同思维,做模仿式练习,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开放式教学方法:
1.在教学模式上,突破单一的“先讲后练”模式,综合运用“先练后讲”等多样化模式
(1)先尝试后点拨。
对于存在多种可能性结果的问题,先让学生尝试碰壁,后点拨可加深印象。
(2)先猜想后验证。
有的问题虽然具备了一定条件,但一时又无法证明,让学生先猜想,后提供实验验证,就会迎刃而解。
(3)先讨论后小结。
有的问题,模棱两可,采取先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的方式,其效果比其他方式要好。如100增加10%以后再减少10%,结果等于100、99还是101?为什么?
2.在思维训练方式上,突破单一的求同思维训练的方式,大力开展求异思维训练
(1)合理设计课堂提问,给学生留下自由发挥的空间。
有的问题,学生不需要动脑筋就能回答,这是没有价值的。课堂提问应有一定的坡度,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同时给学生留有自由发挥的余地,这才是好问题。
(2)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
(3)及时打破思维定势,引导学生发散。
课堂上老师如长期用一两种固定方法教学,学生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势,引导学生及时发散,就不会形成思维定势
3.在训练形式上,突破单一的模仿再现性练习,积极开发实践性、探索性的练习
(1)设计动手操作练习。
如教长度单位、体积单位、重量单位的概念时,布置学生实际感受物体的长度、体积、重量,增加直观感受。
(2)设计面向家庭生活的练习。
如调查家里一个月油、盐、米、水、电、电话等日常开支,父母的收支情况,家庭消费结构等。
(3)设计学生自己出题,自己解答的练习。
高年级数学中,我们经常采取“好生出题给中下生解答”的方法,提高中下生的合格率。
(4)在作业布置上不做统一要求,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题来解决。(拿到一套习题,先看哪些是自己早已熟悉的,哪些是相对来说是基本无法解决的,哪些是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早已熟悉的不需要再做,基本无法解答的没必要做,通过努力可以解决的必须要做)
四、开放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在知识的构建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有意识地设置学生动手操作的情境,使课堂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的有序状态。
如教学分数初步认识“几分之一”时,教师在讲之后,让学生用纸折出,并用阴影表示,学生用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折出了很多不同形状。又如,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学生通过割补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再如,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和“实际测量”时,中年级学生对面积单位缺乏感性认识,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提供卷尺、米尺、格尺、直尺等工具,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量一量课桌边的长度、铅笔的长度、黑板的长度、教室和操场的长和宽等,通过动手操作,多种感官互相协调配合,最后算出物体的长度等,使学生对平方厘米、平方米以及公顷有了感性认识。
在课堂上,不折不扣地让学生去摆一摆、折一折、分一分、称一称、量一量、摸一摸、数一数、涂一涂、拼一拼,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发展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总之,实施小学数学开放性教学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学生全方位参与学习创造了条件,能更好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心理需要,使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得到充分发展,并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