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材培训 - 教材分析

08年数学一年级上教材分析

时间:2014-07-30

附件下载

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西南师范大学版)

一年级(上)

全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包括8个单元,这些内容分别属于3个不同的领域。

知识领域

单元

小节


准备课

上学了;比一比。

数与代数

一、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


1~5的认识;0的认识;比较;5以内数的加法;5以内数的减法

二、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

6~10的认识;67的加减法;89的加减法;10的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整理与复习

四、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


11~20各数;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整理与复习;阿拉伯数字的由来(数学文化)

五、20以内的进位加法

9加几;8加几;76加几;整理与复习

六、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1减几;1213减几;1415减几;161718减几;整理与复习;“+”“-”的来历(数学文化)

空间与图形

三、分一分、认识物体

分一分;认识物体;分类(数学文化)

实践活动

七、实践活动

认识周围的数;我是小巧手

八、总复习


注:教科书共安排25个课堂活动,16个练习,4个单元整理与复习;1个总复习。



1.数与代数在数学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作了较大改革。


n 重视对数的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


n 淡化过分“形式化”和记忆要求,注情境体验,过程方法;


n 注重自主活动,培养发现规律,探求模式的能力;


n 注重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n 降低计算难度和速度的要求,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提倡使用计算器。



2.将以往的“几何”拓广为“空间与图形”,并按图形的认识、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图形与证明四条线索展开。


n 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人类的生存空间;


n 获得必需的知识和必要的技能;


n 在第一学段应注意;


(1)通过实践活动,增强直观体验,认识基本图形。


(2)强调量的实际意义,强调测量过程。


(3)加强对周围环境和实物的直接感知,发展空间观念。


(4)注重内容的相互渗透、逐步深入、螺旋上升、循序渐进。



3.使学生形成统计观念,形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学习(统计)新知识,运用(数与代数)旧知识、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n 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知道从报刊、杂志、电视等中获取信息;


n 根据统计需要,选择适当方法(计数、测量、实验)收集数据;


n 根据统计图表,回答简单问题,并与同伴交流;


n 初步体验事件的发生有些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流。



4. 实践活动改变传统学习造成学生 “强于基础、弱于应用;强于答卷、弱于动手;     强于考试,弱于创造”的局面。


n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成为必需 的学习内容,直接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n 改变学习方式,让学生切实感受调查分析,预测推理,检验论证等数学过程与方法。


n 从小接触数学内容的现实性、问题性、综合性和探索性;


n 体验实践活动的基本过程“生活情境,发现问题——动手实践,观察研究——得出结论,解释论证——表达陈述,汇报交流”。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领域


n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20以内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初步了解加法、减法运算的意义,会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


n 经历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简单几何体的过程,了解这些常见的几何体;



2、数学思考领域


n 学生能运用生活经验,对20以内数的信息做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20以内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n 学生在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等简单几何体的形状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n 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3、解决问题领域


n 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开始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


n 初步了解到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n 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初步体验;



4、 情感与态度领域


n 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n 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n 可以用20以内的数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几何体,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n 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n 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     、



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个方面的目标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而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它目标的实现);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比单纯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发展更为重要。



三、本册教材编写的基本特点


1.教学素材来源于学生的现实,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n 现实的——与学生直接相关的,发生在学生身边的,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


n 学生愿意思考,乐于接受;


n 引入数学问题(如P7例1、P18例1);


n 引导学习思路(如P71第11题);


n 激发学习兴趣(如P26例1、P54主题图)。



2.提供探索空间,引导儿童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n 数学知识不宜以定论的形式出现,培养儿童的问题意识(如P10例1、P81主题图);


n 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学生自主探索搭建认知平台(如P17第9题);


n 体现开放性和多样化,让学生充分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如P8例4,P36例3);


n 把合作交流作为学习行为与学习要求(P16第8题,P89第3题)。



3.内容呈现直观形象,课堂活动丰富多彩。


n 让学生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喜欢数学,乐于学习数学;卡通、漫画、图片、表格为主,文字以对话出现。


n 有利于学生“(动作)感知——表象——概念(符号)”


n 课堂活动


n 作用:提供更多的动手实践,讨论交流的机会;


n 课堂活动与教学活动、练习活动的联系与区别;


n 主要形式:操作、游戏等。



4.实践活动,特色鲜明。


n 个体与集体结合,分散与集中结合


n P16第8题、P62第4题,认识周围的数、我有一双小巧手。


n 贴近儿童生活,注意适用性与开放性;


n 展现过程,有一定的操作性。



5.体现学法,利学利导


n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习学生数学的重要方式;


n 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n ——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n ——展示儿童的思维过程;


n ——允许儿童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和策略解决问题。


n 认真听讲,课堂练习、课后作业仍然是重要的学习方式。



6. 注重数学文化,培养数学兴趣


n 数学文化是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


n 数学文化包括数学简史,数学趣闻,数学家的故事,数学的影响……


n 体会数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n (本册两个数学文化:P58“分类”和P80“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四、教具、学具准备  教参P19~P20


五、课时安排建议    教参P20~P22



六、教学内容分析



准备课(P2~P6)


•    两个内容:上学了,比一比。


•    上学了:


n 是儿童数学学习的开始,是小学与幼儿园数学学习的衔接,也是为系统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做准备。


n 让儿童从主题图所提供的信息中充分感知10以内的数


•    比一比:


n 是从数学思维和方法上为儿童学习数学作最基础的准备。


n 让儿童从熟悉的生活中感受高矮、长短、大小、多少。



《一、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


•    单元教材说明


n 10以内数的认识分为“1~5的认识”和“0的认识”两部分;


n 10以内数的加减法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5以内数的减法”,有分有合,“分”突出意义,“合”突出联系;


n 数的组成与数的认识学习结合一起。



•    单元教学提示


•    重视建立初步的数感;


——数感是人们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


——生活情境、数学活动、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为解决问题而选择数与运算,并对结果作出解释;


•    联系生活实际,切实感受计算的必要性;


•    提供算法多样化;


——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算法的空间,鼓励探索不同方法;


——怎样体现?


——尊重、宽松、交流、选择。


•    操作与表达的有机结合;


•    关注解释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方法。



1~5的认识(P7~P9)


5、 四个例题的层次


n 例1  情境化,数与说;


n 例2  学具化,数与认;


n 例3  概括性(抽象化);


n 例4  综合化;


n 例5  5的组成与分解,强调了与1,2,3,4的关系。


•    数、读、写


n 数是基础,读(认)是重点,写是难点。


•    在操作(数、说、圈、摆)中加深数的认识,并体验合与分。(注意圈法的多样化)



0的认识(P10~P11)


•    三个例题的作用;


n 例1没有用0表示;


n 例2  0是起点;


n 例3  0的读写。


n 有条件的可结合温度计认识“0 ℃”。


•    经历体验,从有与无的对比中认识0;


•    注意P11第4题。



比较(P12~P17)


•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重视直观操作活动,充分调动生活经验;


•    符号是数学语言,是人们进行表示、计算、推理、交流和解决问题的工具;


•    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比较的过程和结果,这是发展学生符号感的决定性因素。



5以内的加法(P18~P20)


•    四个例题的作用


n 例1感悟加法;例2探索算法;例3书写算式;例4一图二式


•    体会加法的意义


n 生活情境。生产需要,确定方法,寻求结果。


•    算法多样化


n 接着数、合起来、加上再加1……


•    对计算的速度暂不宜提出统一的具体的要求。


•    注意课堂活动与练习中的开放题,如P20第4题。



5以内数的减法(P21~P25)


•    加法强调的四点同样适用于减法;


•    用两幅连续性画面,从动态中让学生感悟减法;


•    结合具体情境,适当感悟加与减。


•    关于练习二的3、5、7题。



《二、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


•    单元教材说明


n 主要内容有6~10各数的认识,6,7的加减法,8,9的加减法,10的加减法,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n 教科书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分为两个单元,先认识0~5各数及加减法,再认识6~10各数及加减法,就是为了降低起点、放缓坡度、分段循环、打好基础。



•    单元教学提示


n 让儿童在多种活动中初步建立数感;


n 从儿童实际出发,引导儿童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n 重视操作过程、计算过程与语言表达的有效结合;


n 联系具体的生活情景,初步理解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n 继续关注儿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方法的培养和指导。



6~10的认识(P26~P29)


•    六个例题的层次


n 例1是数一数、说一说,是让儿童整体地感受6~10各数;


n 例2“摆一摆,认一认”结合摆小棒,从5开始,依次有序认识各数;


n 例3“比、画、读、写”,落实6~10的大小和读、写;


n 例4是分小棒,以8为例,理解8与1~7的合、分关系;


n 例5是认识几和第几;


n 例6结合直尺图完整的认识10以内的数。


•    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P28—29第1、3、4题);


•    突出10的认识,并感悟10与1~9各数的关系(P29第5题)。



6、7的加减法(P30~P35)


•    加与减有分有合,结合具体情况(P32例6)感悟加与减的关系;


•    继续设置情境、调动需要、增加感悟;


•    围绕数与运算(数感)加大开放题的空间及题量(P31第3题,P33第1、2题)。



8、9的加减法(P36~P37)


•    呈现一图四式;


•    呈现形式的简化与内容的灵活性、开放性、综合性;(例2的灵活,例3的开放与综合)


•    尊重学生的个体选择,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对有困难的学生加强帮助,增强自信心;


•    注意图画形式的数学问题.



10的加减法(P38~P41)


•    是一、二两个单元10以内数的加减计算的综合,也是20以内进位加法最重要的基础。


•    10的认识、10的组成、10的加减有机结合;


6、            P38的例1、例2、例3:


n 例1通过实例感悟7与3组成10,并进行相应的加减计算;


n 例2是先填10的对子数4与6,再进行相应的加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