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课改研究 - 教学研究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时间:2014-07-30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重庆市南川区南平镇中心校   邹启英  李光华

摘要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理念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西师版教材主要特色编写原则是“兴趣导学、易学便教、激励自主、追求创新”。本文结合自己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探讨在运用西师版教材的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兴趣 自主 方法 合作  学习能力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出,语文课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四十多年后的今天,世界教育大势,从学会生存型向学会发展型推进,学习者不仅要会学、会用、会交际合作,而且要会发展、会创造、会提高文化素质,把自己培养成为发展创造型人才。回头来看叶先生的“自能”教育构想,愈发显得中肯而有预见性。“自能读书”“自能作文”,不仅说明了语文教学的任务,更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指明了语文教学的努力方向。 “自能读书”,就是让学生具备独立的阅读能力,养成阅读习惯;“自能作文”,也就是让学生具有独立的作文能力,养成写作习惯。无论是“自能读书”,还是“自能作文”,都融会了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教育思想,也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要自主学习,就必须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使自主学习有成果。怎样才能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充分利用西师版教材“兴趣导学、易学便教、激励自主、追求创新”的主要特色编写原则,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西师版教材选择精彩富有童趣的插图与活动等,极大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的创造了一个好的环境。如语文教科书为了避免学习的枯燥,它把学拼音变成一种鲜活的生活情景,创设了帮助学生学习拼音的情境图和语境图,把学拼音、识汉字、诵韵文、认事物结合起来,寓学于玩,在富有情境的语言环境中,激发儿童学汉语拼音的兴趣。在拼音教学中还引入大量儿歌,大部分儿歌的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具有趣味性,易于儿童把握。如学“b”“p”的儿歌是两个小朋友在比赛拍皮球等,读起来琅琅上口。教科书以多种有趣的语言形式呈现汉字学习的内容,用“加一加”“减一减”“分一分”“合一合”“叠一叠”“换一换”等儿童喜闻乐见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构字规律,还设计了帮助学生防止生字回生的“你还认识我吗”;有让学生寓学于乐、感受幽默的“读读玩玩”、“开心一刻”;有引导学生巩固旧知,拓展新知的“温故知新”。在课文学习时,有为学生积累提供有价值语言材料的“语海拾贝”、“点击成语”,还设计了有创意的栏目:有简明生动,有亲和力,有感染力的“卷首语”; 有激发学生参与,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 “互动平台”。 例如教师在教学《神奇的玻璃家族》时,如果直接要求学生找出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与用途, 学生的兴趣肯定不浓,感受不到“神奇”。但是如果让他们以“高科技产品开发公司” 的一名推销员的身份去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与用途,并向“展示会”的商家们去介绍,那么他们的积极性就会被提高。充分恰当地运用好这些教学资源,就能激发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二、教给自主学习的方法 

西师版教材充分体现了“激励自主、追求创新”的编写原则,承认学生在学习兴趣与需要、学习基础与能力方面的差异,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弹性空间,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开发潜力,激发创新精神。具体表现在:开辟自主学习园地,锻炼学生自学能力;创设“批读课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为师生创造性地教与学搭建了平台。而方法是能力的核心因素,是完成学习任务的途径和手段。教师只有根据教材的编写原则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才能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1、教给学生预习方法。

 预习,最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预习,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大体有所了解,就可以节省教学时间;另一方面预习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在预习中,首先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初读课文时,按“导读”提示自学;深入理解课文时围绕思考练习自学。在预习中画出重点词句,寻找出不理解之处,进行质疑,甚至可以提出对知识本身进行的怀疑、研究,这就能使学生产生查阅的动力,争论的欲望,获取的信心。在预习中学生的质疑就能营造新的学习氛围,为课堂上深入学习做好铺垫,也为课堂上的生成创造契机。通过课前预习研读,促进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叉吸引、设疑答疑,使教师为导演,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自主探索,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课中加强自学方法的指导。

 古人曾指出“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为此,教师只有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才能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才会从“教”到“教会”到“不教”,学生也能会从“学”到“学会”到“会学”转变。 

指导阅读。首先是粗读,即指导学生把学习材料大致游览一遍,以知其大概。其次是细读,也叫精读,即指导学生对学习材料从头到尾仔仔细细地钻研一遍,特别要指导学生读懂题目中的关键词句。在阅读过程中还要指导学生用好一定的策略:如带问题阅读,遇到看不懂的地方多读或先做下记号,待读完后回过头来再想。

指导做标记。对于一些课文当中的关键词、句可以用不同的符号把它们标出来。这样以后再看时,可以很容易的分清主次。

及时的点评。自学不是让学生自己学习而老师就不用再教学了,其实不然。因为自学时,并不是每个同学对知识都能掌握得很好,如果自学时出现了问题,老师不加以指导学生就很难得到及时的解决。所以在教师“定向激趣”后,学生就带着有目的性的问题,去自行学习教材,就不会浮在面上,就会沉下去弄懂字、词的音形义,弄懂句子的意思及其含义,弄懂文中要表达的思想意义及其结构脉络。总之,这是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的环节。这个环节有利于学生动手、动眼、动脑。这时教师应该进行巡视,针对学生的个性及其程度差异,分别进行不同层次的内容提示、点拨、诱导等辅导方式,让学生在自学中能查工具书,能熟悉课文内容,能理解主中注释并对课文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同时形成各自的理解分析思路,从而有所收获。

如:在学习“我的百草园”这一课时,教师定向为:熟悉课文,分析脉络,完成下列题目

1.找出文中写了哪几件趣事。

2.请找出文中起连接作用的四个词。

3.文中描写了百草园中哪些景物?抓住景物的哪些特点?

4.作者是按照怎样顺序描写的?哪些详写,哪些略写?

学生于是带着这些问题进行自学。在自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求学生能自行设疑、自行解疑。如有自己无法解决的疑问,不要费时过多,作为深层次的“疑”留待下一个环节来解决就行了。自学的结果,大多数学生能扫清文中基础知识方面的障碍;能初步理清文中的线索;能从“不必说” 、“也不必说” 、“单是……”、“就有……” 这几个起连接作用的四个词去找出文中描写了百草园中哪些景物,抓住景物的哪些特点,作者是按照怎样顺序描写的,从“不必说” 、“也不必说”知道了这些是略写,从“单是……”、“就有……知道了这些是详写。也能准确地找出文中的几件趣事。师生均感到轻松、满意。

在自学过程中,改变了以往那种在课堂上教师“教”,学生“学”,教师是主动的“输送机”,学生是被动的“接受器”的状态。学生由脱离实际的死记硬背变为充分发挥“好奇心”和独特的个性的自主学习。由于在自学过程中学生各有各自不同的“疑”需要探求解答,自然而然就会动手、动脑。这样求出来的知识,就变活了。这样反复训练的结果,使学生逐渐养成了主动、自觉学习的好习惯,也为进一步的培养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奠定了先决条件。

三、加强合作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有自学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懂得“众人拾柴火焰高;三个臭匠,顶个诸葛亮”这些名言警句的意义。让学生认识一个人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狭窄的;自己对知识有这样理解,他人对知识可能会有那样的理解;书本上有丰富的知识,书本外的知识更丰富。同时,还要让学生明白:知识是人类文明之源;知识是无限的;知识从被认知到被掌握再到被创新,则是人的本质的最高体现。因此,通过自学这一环节后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进入另一个关键环节——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先要按照一定的规划分好组,如优生与后进生的搭配、男女生的搭配等,同时根据情况安排好组长与记录人员。再让学生将各自理解的知识进行交流勾通。学生在交流讨论中相互启发,去伪存真、集思广益、拓宽视野。这样既巩固了原有掌握的知识,又新增添了知识内容。接着,教师让全班学生各自将“自学中未弄懂的问题在讨论中相互解答、各抒己见,最后统一认识找准正确答案。对个别通过讨论仍不能解答的疑问,再留到下一个环节“答疑增知”中去解决。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时不要过早地肯定或否定学生的某些见解,要注意激励学生探索思路的不断深化,思维的不断发散,并注意增强其灵活性。从而使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例如:在教学《我的百草园》时,教师要求学生弄清作者为什么要写“捕鸟”时争论就比较大。部分学生认为捕鸟是加深了百草园是“乐园”的分量;部分学生认为只是为了写冬天的百草园,没有“快乐”的成分;经过反复讨论,统一认识为:写捕鸟是表明了作者孩提时对百草园的所有相关的事物都感兴趣,同样充满了少儿共有的“好奇心”,而且“好奇心”得到满足应该是增加了“乐园”的“乐趣”。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让他们动耳、动口、动眼、动手还要动心,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的策略,教师更多的是指导者、帮助者,引导学生逐步感悟语言,掌握阅读的方法,领悟学习策略。通过由“扶”到“放”的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丁怀正。自能写作[M]。商务印书馆,2007.05

[2]林格。程鸿勋。自主学习[M]。新世界出版社。2010.06

[3]Davidlittle。自主学习方法与途径[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10

[4]教育部制订《2012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J]

标注

西师教材四年级下册七单元。157页。

西师教材六年级上册。5页。

关键字:兴趣,自主,方法,合作,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