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课改研究 - 教学研究

江安县东城小学薛伟参评论文《20以内加减法心算能力的培养》

时间:2014-07-30

江安县2013年下期小学数学参评论文

 

       标  题:20以内加减法心算能力的培养

  作者单位:  江 安 县 东 城 小 学 

  作者姓名:   薛          伟 

20以内加减法心算能力的培养

【内容提要】:运算是数学的重要内容,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和掌握关于各种运算的知识及技能,并发展运算能力。笔者认为发展运算能力的根本在于心算能力的培养,特别是20以内的心算加减法尤为重要。如何加强学生20以内加减法心算能力的培养,笔者有如下体会:一、动手操作,形象感知;二、数形结合,发现方法;三、理解算理,优化算法;四、借助游戏,轻松巩固;五、注重检查,监控效果。

【正文】

运算是数学的重要内容,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和掌握关于各种运算的知识及技能,并发展运算能力。笔者认为发展运算能力的根本在于心算能力的培养,特别是20以内的心算加减法尤为重要,因为20以内加减法是一切运算的基础,它的快与慢,准确与否直接制约其他运算速度及其准确性。低段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正处于发展的初期,对很多学生,特别对暂时有困难的学生来说掌握20以内的心算是一个挑战,稍微大意这些就有可能成为长困生。因为每天都要借助数手指计算,花费很多时间,使得学生身心疲惫,感觉不到学习的快乐,更品味不到成功的喜悦,甚至慢慢开始厌烦数学。如何加强学生20以内加减法心算能力的培养,笔者有如下体会:

一、动手操作,形象感知。

好动是儿童的天性,何不让学生摆小棒,亲自感受6有多少,5有多少,6比5多呢?通过摆小棒让学生建立数的概念,逐步感知多多少,少多少,这样既让学生看得到,也摸得着,不至于学生空想,在这样的环境中有利于学生数感的建立。再根据儿童好胜的心理,让他们相互比赛,初步培养学生交流的习惯,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如:你出2根小棒,我出5根小棒,我的就比你多3根小棒。先比正确,开始一定不要求速度,甚至可以限定一定时间让学生思考后再回答,全班统一要求,这样的好处在于差一点的孩子有一定思考的时间,让差一点的孩子都可以充分思考方法,不至于出现优生“抢食”现象,这一环节教师控制不好就有可能让学困生根本没有锻炼的机会,慢慢地就会脱离群体。教师要关注学困生的参与度,有时间老师也和他们玩,既让学生感到老师亲和力,又让孩子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当正确率都较高时,教师方可让学生们比速度,切忌不可超之过急,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

二、数形结合,发现方法。

数形结合是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桥梁,如5的分解与组成,通过摆小棒,让学生感知5可以分成1和4,2和3。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1和4与4和1在形式上看起来不同,但实质是一样的,只是观察者的角度不同而也。数的组成掌握后,让学生再感知数的分解5-3=2,5-2=3已是水到渠成了,从而就形成了5的分解表。其他数的分解表,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迁移能力,教师要善于总结与引导,逐步形成2到10数的分解表,分解表形成了,10以内心算加减法也就是火候的问题了。值得重视的是10的分解表,因为它是退位减法和进位加法的基础。为了强化学生的记忆,我们可以教学生凑10歌:1和9是朋友,2和8是一家,3和7亲兄弟,4和6手拉手,5和5来跳舞。这样一来,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持久深刻的记忆。

数的分解与组合,是快速心算的关键,数的分解是为了更好地组合。我接任二年级四班数学时,发现了有一部分学生20以内心算能力很差,数手指头都有困难,其中班上的罗乙卯同学就是一名典型。他是一名男同学,但比女同学都爱流眼泪,语气稍微重一点就哗哗往下流,让我真的束手无策。从那时起,我决定以罗乙卯为重点来研究20以内心算能力的培养。开始一周我并没有对这部分学生做啥,而是认真学习和了解儿童心理,特别是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知心姐姐卢瑾的讲座和著作。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我将学到的儿童心理知识付诸实践,首先对罗乙卯进行心理疏导,让他愿意和我交流,然后和他达成一致意见,每天中午用15到20分钟学习20以内心算加减法。我找来了计数器,每天和他拨数,一周下来,他能熟炼地拨数和快速语言表达,同时也找到了信心,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心理问题和数感都解决了,我觉得心算能力应该有一定的提升,我信心满满,出了几道题考考他,结果让我傻眼了,仍然完全不能做,此刻让我的心一下全凉了,但我看到他眼泪又开始流时,我马上给他道歉和鼓励,并和他约定休息几天再来训练。说实在的,究竟该如何进行下一步的训练,我没有底,那几天我网上学习,重点学习眉山特级教师李志军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并向学校有丰富经验的老师学习,我决定从数的分解和组合入手,突破20以内心算训练。心中有了底,我又开始对其训练,我用扑克牌(因为扑克牌便于携带,而且后期的训练需要它)来让他对数进行分解和组合,先让他动手摆,然后慢慢让他在脑里摆,让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三周下来,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心算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有了一定的成功经验,我就用这种办法去培养其他的孩子,效果都很好,实践证明,数的分解与组合是心算加减法的重要技能,教师不可忽视。

三、理解算理,优化算法。

   笔者认为要提高运算能力,就要优化算法。在让学生感受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通过比较,最终要引领学生形成最优最容易的方法。学生年龄太小,向师性很强,让学生自己去选择算法,学生很容易不知所措,还不如感知后直接明确哪一种是更好的。进位加法用“凑十法”, 如9+6=9+1+5=15,把小数进行分解学生要容易掌握得多,同时总结出顺口溜:看大数,分小数,合成十,加剩数,学生朗朗上口,又便于理解。退位减法用“破十法”。如15-8=10-8+5=7,数的分解学生已掌握,运用破十法,完全可以借助学生已有感知直接明确心算方法。

    教师在训练的初期一定要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凑十法”和“破十法”,最好能制作一些形象直观的课件辅助进行训练,使每个学生都理解原理,掌握方法,熟练运用。

四、借助游戏,轻松巩固。

    无论哪一种好的心算方法,没有强化巩固练习很难收到好的效果,但长期机械训练又会让学生厌烦,这是我们很多老师头痛的问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让学生既感到快乐,同时又能强化练习呢?通过实践,我认为扑克牌游戏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学生对玩是非常感兴趣的,扑克牌获取容易,携带方便,教师可方便训练,家长也方便进行巩固。我们可以把扑克牌的J作为11,Q作为12,K作为13,小王作为14,大王作为15。游戏规则如下:1.对班级进行分组,人数一般4—5人最适合;2.小组内可以用手心手背确定哪位同学翻第一张牌; 3.下一位同学一律根据上一张牌说两张牌的和与差,说对的那张牌就归他,说错了或表达不完整的别的同学可抢答,谁先抢答对,同时还要给对方说明理由那张牌就归他; 4.如果遇到有困难的可以举手示意,其他同学方可抢答,答对了同样要向不会的同学说明理由方可获得那张牌;5.根据小组人数确定一轮回翻几转,此时看谁的牌多谁就是获胜者。扑克牌游戏能吸引学生,同时比一般训练强度大得多,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关注暂困生,要多与他们一起玩,多给予鼓励,才能直正实现在学中玩,玩中学。

强化家校联系,教给家长玩游戏的方法,并将孩子在心算方面的真实状况告知家长,请家长多与孩子玩游戏。让家长明白在这类亲子游戏中,既可以培养与孩子的感情,同时又训练了孩子的心算能力。有了家长的参与,教师的负担会减轻,由于训练的是自家的孩子,家长就会特别专注,训练的效果也就会比较好。这样一来就会化了解教师精力不够,在课堂上照顾不了每个孩子的不利局面。

    五、注重检查,监控效果。

    扑克牌游戏虽好,但老师是无法确保整个游戏中没有边缘人,教师要全面获得信息,突击检查是不可缺少的。老师可出一定的口算题,估计好的学生在5分钟内完成就可以了,然后把题单发下去开始做题,确定为5分钟收题单,到了5分钟,不管学生们做没做齐都统一收。这样的好处在于:其一,好的学生无法干扰心算弱的学生。其二,能在很大程度激活学生的思维。科学研究证明,在高度紧张气氛下,能大大激活脑细胞,思维的爆发要比平时强数十倍,及至上百倍,甚至是无法想象的。当然这样方法不能常用,每天最多一次,因为长期高度紧张会造成大脑的疲劳。其三,老师就能全面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不要去计较学生做了多少题,关注的重点的是正确率,速度问题,只要与扑克牌游戏相互配合,自然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任何一种心算方法,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一个训练过程。只要我们确立了目标,用对了方法,细心呵护,蹲下来多给孩子关心和鼓励,在孩子们学习训练的过程中,多些鼓励,少些责难,多些掌声,少些呵斥,孩子们在前进的道路上肯定会越走越好,而我们也必将收获到累累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