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课改研究 - 教学研究

让语文课堂充满飞扬的诗意

时间:2014-07-30

早就听说过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许多青年教师十分崇拜他的教学风格,当然也包括我。不过也有人认为诗意语文有些模糊,还有人认为诗意语文有点玄乎。拿到王老师的《诗意语文》这本书,我就迫切地开 始寻找“诗意语文 ”的答案 ,慢慢地咀嚼着“诗意”的内涵。于是我便行走在诗意般的文字里,默默地感受大师的智慧与灵性,倾听大师的精辟见解。语文课堂是诗意的课堂,语文教师也是诗意的教师,阅读之际,似乎点燃了我教学的激情和欲望。王老师的语文课堂闪烁着诗性的光辉,抒发着浪漫的情怀,展现着高贵的灵魂,是实现生命自身 的尊严和价值的心历旅程。记得不久前在网上听了王崧舟老师的《枫桥夜泊》,今年春天三月又在兴华大剧院亲耳聆听了同课异构的《与象共舞》,课堂的余韵至今在我耳边萦绕,他的课堂似乎行云流水,如诗如画 ,我钦佩之余只有赞叹了 。那堂课精致得有些博大精深,如同一幕精彩上演的话剧,一篇诗意盎然的吟诵,但是有些高山仰止,我只能倾心欣赏,没有了模仿 的欲望和动力。的确,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诗意语文,就如春天无边的细雨,让人渐入欣赏的佳境。王老师认为诗意语文是对语文教育理想境界的一种追寻,是对语文教育本色和本 真的一种深刻自觉和回归,一切优秀的语文 教学,必定是诗意的语文,一切风格鲜明的 语文教学,无论素朴还是绚烂,无论激情澎湃,还是理趣盎然,无论散发着平民气息,还 是充满了高贵的气质,我想在这些精彩的课 堂之后,必有皎皎如明月、灿灿似星辰的诗 意,流布其间、充盈内外。什么是诗意语文?王崧舟认为诗意语文是一种超越风格、超越流派的教学现象“诗意”本身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模糊概念,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着不同的阐释。他分别从哲学的认识论、存在论的视角,从美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学的视角来解释诗意不同内涵。如果将“诗意”置于每个读者的主体视野,那么对于阅读文本的体验意义却又是无限的。他认为如果一旦将诗意语文框定为某种教学流派,那么,诗意的多样性和模糊性必将遭受毁灭性的打击。所以,什么时候将诗意语文解释透彻了,什么时候也就宣告了诗意语文的死亡。纵观王崧舟老师的语文课,有这样几点体会:

一“多情”融于读

他的课堂中的“读”既有饱含深情的读,也有多元感悟的读、个性飞扬的读;既有融会贯通的读,也有出神入化的读。读中融合了阅读主体的思想、体验、想象、灵性的情,而且充满了生命的活力。王老师的课堂让学生真切体会到精神生命的永恒存在,也让我真正走近了诗意语文、诗意人生的殿堂。教师与课堂达到了人课合一、融为一体,语文带给了我精神上的震撼。回想我们的课堂,似乎老师缺少了一双发现诗意的慧眼,失落了一份品味诗意的心情。

二“举象”中体味

王老师认为,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显像结构本身没有什么可感性,必须借助人的联想和想象,才能让干瘪的符号化为鲜活的画面。他引领着孩子们借助想象成功地实现了由文字到形象,再由形象到语言的转换。这种引领让孩子“见”到了文字背后鲜活的形象,体会到了生活中的情境和感触,从而触摸到文本蕴含的真情再现。文字与举象之间的转换才是诗意语文教学的最终追求。

三、文本细读,倾听文本的灵魂

他改用了朱光潜先生的美学名言“慢慢读,欣赏啊!”要有一种从容的心态,不愠不燥,慢慢品、慢慢赏,让文本与阅读主体亲密接触。像文章的文化背景,文章的来龙去脉,文章的内涵界定等等,通过文本细读,尽可能准确而忠实地还原和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价值。当你行走在文本的从林中,看到了淙淙的清流,听到了悦耳的鸟鸣,嗅到了扑鼻的花香,你的精神得到了震撼。在文本中你看到自己美丽的倒影,真所谓“千江有水千江月,佛不渡人人自渡”。

四、面壁参禅,剑走偏锋

王老师取得成功的经验有这样几条:一、实录还原法,把名师的课堂实录还原成教学设计,再把教学设计上升到教学理念,接着把理念变成教学设计,最后上完课写好自己的实录。二、情景填空法。三、微格解剖法。就是研究备课 、导入 、提问 、研究范读、研究导读、研究讨论、对话倾听、训练、结课拓展,把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到了,你的课堂就生动了。最后是课感积淀法。所谓课感就是对教学现场的一种直觉,一种别出心裁而敏锐的驾驭,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灵活机智地处理教学突发事件。

五、生命对话走向语言视界的融合

    对话包括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关系,要对话就要倾听,倾听不仅是用耳朵听,重要的是用心关注学生的表情、眼神、体态等等,这样才能有效进入学生的思维。其次是理解,没有理解就没有对话,你试图理解他的言说、朗读,理解他的朗读、表现和行为方式。最后是应对,对话当然要有来回,对待儿童的言说要有一颗宽容的心,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发现儿童神采飞扬的思想。在倾听中理解,在理解中从容应对。对话是为了促进儿童的语言和精神协调发展,是一种心灵的抚慰,是一种智慧的启迪,是一种生命的赏识,是一种真情的交融,是一种价值的取舍。课堂中的对话要随机应变、因势利导,老师要站在学生的位置言说,与学生建立一种互相敞开、互相依存的关系,共同寻找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