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课改研究 - 教学研究

路在脚下

时间:2014-07-30

——记江津区现龙小学教师段廷敏


     从江津到现龙,朝乡村的方向,42公里的距离大约需要120分钟,从这里再向北,就是壁山和永川的地界了。现在的路虽然不宽,好歹还叫柏油路,十年前,这样的路都没有,由一些农民在山上刨出一条土路来,走起来泥一脚水一脚的,于是就在这晴天被戏称为“扬灰路”,雨天被称作“水泥路”的路上,当年只有十八岁的女教师一走就是十年,她就是江津区现龙小学的数学教师段廷敏。
     一、路是人走出来的
    段廷敏老师刚来到现龙小学的时候,一切都让她感到震惊。这里的教学条件、教学设备离她的想象都相差太远,更不要说多媒体这些现代设备。窗户是没有玻璃的,冬天风就直接吹到屋里来,学生们的小手都是冻得红红的。最恼火的是晚上老鼠到处跑,本来就胆小的段廷敏吓得睡不着觉。看着这简陋的学校,十八岁的小姑娘并没有打退堂鼓。因为她看到了一个个渴望学习的眼神,听到了一句句嘱托的话语:“老师,这个娃娃就交给你了哟。”段廷敏老师说,在这一瞬间,她感到了肩上的担子有多重。于是她对自己说:“不走了,吴滩到现龙不是还没有很好的路吗?路是人走出来的,争取用自己的努力,走一条山区教师自己的路。”就是这样的一句话,使段教师在现龙小学一干就是十年。
     二、走山区教师自己的路
     山区教师的路从哪里走起呢?段廷敏教师分析了山区教育的现状,针对农村学校经济条件差,教学经费比较短缺的现象,段教师就利用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自制教具和学具来解决教学的问题。比如利用高粱秆、竹棍、树枝等制作小棒;利用泥土、筷子、废弃的算盘珠子来制作计数器等。这样不但解决了农村学生没有学具操作的问题,还训练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且学生自己制作的学具他们特别珍惜,每次用后都收藏得很好,从中培养了学生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段老师还针对农村的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交谈,进行课堂交流比较困难的现象,从一入学起就十分重视对农村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一是创设民主、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开展“给老师说一句悄悄话”的活动,诱导学生说话。二是抓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们说。如农村的孩子最熟悉的就是下河摸虾、抓螃蟹、池塘里钓鱼等。这些话题学生一说起来就没完没了。三是教给学生说话的技巧,让学生有条理地说。就这样,段老师针对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硬是在没有教学经验的情况下走出了一条适合农村教学的路,使教学质量得以迅速的提升。
     三、无路难呀开路更难
     江津电视台采访段廷敏教师时,段老师深情地说:“农村学校各方面的条件都很艰苦,待遇也很差,但是条件艰苦和待遇差不是用来降低教学质量的理由,农村的学生也要享受优质的教育。”为了这样一句承诺,段老师除了起早贪黑地干以外,还特地跟着重庆市名师、特级教师张健老师学习。张老师评价说,段廷敏老师每周星期六和星期天都赶到张老师那里和其他教师一起研究教学,她总是来得最早、走得最晚的一个。段老师及时地把学到的教学方法应用到教学中,使班上的学生学习状况起了很大的变化。学生家长说:“现在的娃儿是越读越聪明,我们家种什么菜合算、今年粮食收成怎样,娃儿一算就知道。”不少的家长也反映自己的孩子越来越喜欢上学了,肯与人交谈了,变化大了。家长对教育重视程度明显提高,学校有什么事总是一呼百应。在这些变化的后面,蕴含了段老师多少艰辛的付出呀!
     四、路在脚下
     几次进城考试,段老师都没有参加,看着她的同学一个个都到了城里的学校,段老师无怨无悔。她说:“在哪里教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教好每一个学生。”如今,段廷敏老师已经成为江津区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受教育部西南课改中心邀请两次为远程教育资源录课;参与小学数学教学参考书(西师版)五上、三上的编写;到四川达州、岳池、武胜、华蓥、重庆大渡口等地上示范课,均获好评;论文《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在《江津教育》第1期上发表;是重庆市级课题“小学数学发展性教学研究”的主研人员。2009年获江津区数学赛课一等奖,同年被评为“西部地区农村村小实施课程改革研究”成果推广先进个人,受到江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表彰。
    从江津到现龙的距离是42公里,段廷敏老师的教育事业从起点到终点是x公里。路虽然漫长,相信她会走下去的,就像她经常唱的歌中说的那样: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