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探析
重庆市璧山县教科所 郭光兰
过去语文教学往往偏重知识的掌握,忽视对学习过程、方法的研究,忽视人文精神的熏陶。在当前语文教学改革中,又出现了另一个极端倾向:不够重视知识技能的掌握。《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和谐共生、不可分割的。工具性是人文性的载体,而人文性又是工具性的升华。
这是因为:第一,在语文教学中,要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绝不能停留在单纯的语言文字的落实这一层面。语言文字不是孤立的,它存在于鲜活的文本之中,要使学生掌握字、词、句、段、篇,真正有所理解,离不开对文本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的感悟。
第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身不能自成体系,任何人文性的内容都孕育于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文本之中,语文教学不能脱离语言文字的教学来硬生生地以抽象的方式灌输人文性的内容。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人文性的根本特点就是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来源于汉语汉字。让学生了解汉语汉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文化,体验汉语汉字表达出来的作者独特感受和凝聚的民族感情;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健康的情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三,语文的工具性,只有与人文性统一,它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语文的人文性,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它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源远流长,发挥语文课程应有的功能。
所以,我们切不可丢掉语言文字这个本体,忽视对文本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积累和运用;亦不可置人文性的感悟于一边,忽视对文本的丰富多彩的人文性的体验。我们应该让学生在品味文本语言的过程中给学生以人文关照,真正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让学生在获得基本的语文能力、言语智慧的同时,也得到人文思想、人文精神的滋养,从而把人文性落实在工具性上面,使两者同生共构,相得益彰,全面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真正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我们应该建构什么样的语文课堂呢?
笔者认为: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应该在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丰富语言的积累的基础上,使他们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来体现、来落实,不能游离于语言文字的训练之外。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问题上,我们不能强调一方面排斥另一方面,也不能成为语文教育的“两张皮”,各走各的道,因此,语文新课程教学就应该彻底摒弃过去那些或者离开课文思想内容,仅对语言文字的字面意思和表达特点进行烦琐理解,琐碎训练,强迫学生僵化认识语文表达规律,机械培养语文运用能力;或者漠视语言文字的基本意思、具体内容的反复解析,一味追求思想教育效果等割裂语文本质和全面的课程目标,泯灭课程基本特点的做法,从具体阅读语言文字入手,同步理解语言意思,感受语言形象,把握课文整体内容和语言形式,并联系课文整体领会、感悟课文思想情感和语言表达特点,从而有机融合两者关系,使之互相依托、互为基础、相互促进,在同一教学过程中全面落实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理解感悟的训练,体现出语文课程的特点。
一、在识字和写字教学中,赋予人文情愫
识字和写字教学历来是低年级教师颇为费心的一项工作,付出的劳动跟收获往往不成正比,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师常常在识字和写字教学过程中将语文完全当成了一种工具,而忽视了识字写字的人文性,导致识字教学枯燥单调,出现事倍功半的现象。作为承担传承祖国文化重任的小学教师,更应该将人文情愫融入到识字教学过程中。在注重准确识字、写字的同时,采用各种各样的识字方法以丰富学生的情感,在情感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教学目标,构建学生自主识字的新天地,注重准确识字、写字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关注学生在识字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以及识字的方法的尝试和探索。
案例1:《盘古开天地》片断(执教:张祖庆)
教学生词“创造”:
教师:看老师写“创造”这个词语。请大家注意观察“创”字是什么旁?
学生:立刀旁。
教师:想一想,为什么要用“立刀旁”?
学生:这个“创”字有时候也许是刻石雕。它要用刻的工具,刻的时候用刀。
教师:需要工具是吗?谁还有不同的理解?你说。
学生:就是要用很大的力气。
教师:再看“造”字,创造的“造”为什么要用“走之底”?
学生:要创造,必须要行动起来啊!
教师:是啊,原地不动,能创造吗?同学们“创造”需要工具,它需要力量,需要行动……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的识字教学不再是让学生把生词简单抄写两遍就了事。张老师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既投入感情,更理性地介入,对学生进行了汉字审美的引导,同时也是对人生做事态度的教诲!这样的训练具有整合性,既体现了有效的语言文字学习,又体现了人文精神的无声浸润。
案例2:《落花生》片断 (执教:孙双金)
(抽学生读第1、2小节,请学生评价完后的教学过程)
教师:哦!其他同学呢?你有没有发现她有一个字音好像读得不大准?
学生:徐子慧同学把“后园”的“园”读成了“院”。
教师:你听得真仔细!(板书:后园)
教师:同学们,这个字是很容易搞错的,读什么?
学生:(齐)后园。(板书:后院)
教师:把这个词读一遍!
学生:(齐)后院。
教师:你知道“后园”和“后院”有什么区别吗?(学生没反应)
教师:这个“园”可以组成什么词?
学生1:可以组成“花园”,还可以组成“公园”。
学生2:可以组成“游园”。
教师:可以组成“菜园”,是不是?种菜的园子叫菜园,那么这个“院”可以组成什么?
学生1:可以组成“庭院”。
学生2:还可以组成“医院”。
教师:还可以组成大学的、高校的,叫什么?
学生:(齐)学院。
教师:有的同学可能会纳闷,我们平时写的都是“后院”,这里为什么写成“后园”呢?你知道吗?
学生1:也许是后园的花草比较多。
教师:你真会想!
学生2:因为刚才听别人组词“公园”,所以我想后园可能是比较大的。
教师:你看书上写大到什么程度?
学生:(齐)半亩空地。
教师:是个很大的地方,我们城里人一家一户的院子是比较小的,并且我们读到的,园子里可以种什么?
学生:(齐)花生。
教师:可以种花生,像一个菜园子,是不是?
学生:(齐)是的。
这里孙老师没有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通过组词,联系生活比较不同点,这不仅仅纠正了字音,理解了词意,还会让学生养成读书习作字斟句酌的好习惯。
以上案例中的语言文字训练都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与人文相辅相成、有机整合的。在教学中,既将训练落到实处,又相机整合了兴趣培养、情感体验、文化浸润乃至精神的成长等,将这些因素与语言文字训练紧密交织,在语言文化的滋养中自我构建精神成长的摇篮,体现了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
二、在阅读教学中,赏词析句,感受情感熏陶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阅读教学既应着眼于语文形式,也应关注文本内容、语言所载负的人文、思想、情感内涵,人文性是寓于语言这一工具之中的,也就是必须寓教于文;在理解、感悟语言的同时接受文化、情感的陶冶,体现语文教学特色。简而言之,就是要“寓教于文”,充分利用语文课程内容自身所蕴涵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交融因素,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创设平等、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让人文性在语文工具价值的实现过程中体现。
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贵在“和谐”,它应该是“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相依相伴;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无痕;是“江天一色无纤尘”的浑然一体。阅读教学要想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必须加强读,尤其要注重品读,并在此基础上做到适时的读写结合。
案例3:《雪儿》片断 (执教:薛法根)
教师:有人说,一句话一颗心。我们读书,还要从那些含情脉脉的句子里读到作者的那颗跳动的心!比如这个句子:“雪儿,这儿就是你的家,你安心养伤吧!”你联系上下文读一读,能体会到作者的心情吗?
学生:我感受到作者对雪儿的爱心,把自己的家当作雪儿的家了。
学生:我读出了作者有一颗同情心。
学生:我感到作者有一颗善良的心。只有善良的人才会为一只鸽子疗伤,待它这么好。
教师:你也有一颗善良的心。
教师:还有人说,一件事一片情。我们更要从“我”为雪儿所做的每一件事中感受到“我”对雪儿的一片深情。比如(出示句子,学生朗读):“从此,我天天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去看蓝天上飘飘悠悠的白云……”你会一个人去看蓝天白云吗?而作者却和雪儿天天去看蓝天白云,他又有什么样的独特感受呢?读一读,感受一下!
(学生自由读书品味)
学生:我一个人看蓝天白云是很孤单的,而和雪儿一起看就不孤单了。
教师:有伙伴了!
学生:我的腿受了伤,雪儿的翅膀也受了伤,只能一起去看蓝天白云了。
教师:同病相怜啊!
学生:我和雪儿一起去看白云,心情是愉快的,不再是忧伤的。雪儿也是很愉快的。
学生:我和雪儿都向往外面美好的春光。
教师:同学们体会得很好!你们再留意一下,作者不写去看蓝天、白云,而要写成“去看蓝天,去看蓝天上飘飘悠悠的白云……”这里面又包含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呢?
学生:我觉得“飘飘悠悠的白云”是动的,看起来很美,很好看。
教师:是变化的,飘动的!
学生:这里的省略号表示还有许许多多的白云的样子,看也看不完,看也看不厌。
教师:你能注意省略号中蕴涵的内容,了不起!
学生:看“飘飘悠悠的白云”,心情是很舒畅的、轻松的。
学生:看这样的白云蓝天,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忘了伤痛和忧愁。
学生:这样“飘飘悠悠的白云”似乎带走了我们所有的烦恼,心情也变得和白云一样“飘飘悠悠”了!
教师:真是诗一样的语言、诗人一样的心灵!是啊,正因为作者和雪儿在一起时的心情是轻松的、舒畅的,那蓝天上飘飘悠悠的白云看上去才显得那么美丽、舒服!是心情改变了蓝天白云。而又是谁改变了我的心情?
学生:是雪儿!是雪儿的到来使我的心情变得开朗、美好了。
教师:现在,我们一起再来读这段话,相信你的感受会和刚才不一样。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教师:一句话一颗心,一件事一片情。我们这样读课文,就能读出课文中丰富的情感,就会发现别人读不到的东西。自己用心读读下面的几段话,看看自己有没有这样的体会?
(学生很投入地朗读课文后自由交流。)
教师:当我伤好之后,漫步在明媚的春光里,望着蓝天上那悠悠的白云,我是否又会想起与雪儿相依相伴的日子?是否又会勾起我对雪儿、对那段美好日子的回忆呢?假如是你,你会对雪儿说些什么?请用你的笔,把想对雪儿说的话写下来,让春风带给雪儿,好吗?
(学生自由写话)
学生:雪儿,漫步在明媚的春光里,望着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我又想起与你相依相伴的日子。记得你刚刚来到我家时,你的翅膀受了伤,浑身黑乎乎的。我从你的眼睛里看到了忧伤,看到了仇恨,看到了无奈。(教师插话:你真会看,看到心底去了。)雪儿,当时我和你一样,也受了伤,我们真是同病相怜啊!有了你的陪伴,我的生活似乎变得快活了,变得充实了,变得有滋有味了。(教师插话:又是一个充满感情的排比)我与你天天到阳台上看蓝天白云,是那样舒服、开心。望着那飘飘悠悠的白云,我与你常常会发呆。(教师:发呆?建议改为“产生无限的遐想”或“露出甜蜜的微笑”)雪儿,现在你又在哪里为人们忠实地传递信息呢?虽然看不见你,但我会永远为你祝福的!
从薛老师的教学案例中,我们欣赏到了他引领学生徜徉“语言”而带来的语言与精神同生共构的美丽风景。教师通过“有人说:一句话一颗心。我们读书,还要从那些含情脉脉的句子里读到作者的那颗跳动的心!”“还有人说:一件事一片情。我们更要从‘我’为雪儿所做的每一件事中感受到‘我’对雪儿的一片深情。”这样用充满温情与诗意的话语引导学生真真切切地走进文字,学生或凝神聚思或投入朗读,在读、思、品中进入语言的“藕花深处”,踏上与作者心灵对话的“通幽曲径”。比如:对“飘飘悠悠白云”的品味(见上面案例),从学生的回答,我们能充分感知文本语言的张力与灵性,我们能充分感知孩子的聪慧与灵动,而这一切与薛老师对语言的敏感、对语言的“衷情”(即对语言的“咬定”)是分不开的。更为可贵的是教师抓住了学生的情感喷发处,让学生尽情地书写,使品读达到了高潮。文本的世界和学生的精神世界再次融合,使文本的思想和学生的精神再次相遇、融会,文本的情感和学生的情感产生强烈的碰撞、共鸣。学生思如涌,语如潮,情如虹,构成了课堂最美的律动。
案例4:《我们爱祖国》片断 (执教:斯霞)
教师:你们可知道“祖国”是什么意思?什么叫“祖国”?
学生:祖国就是南京。(好多学生笑了,知道祖国不是南京。)
教师:不要笑。祖国就是南京吗?不对!南京是我们祖国的一个城市,像北京、上海一样。大家再想想,什么叫祖国?
学生:祖国就是一个国家的意思。(这个学生对“祖国”理解得扩大了一些,但还不对。)
教师:噢!祖国就是一个国家的意思,对吗?
学生:不对!(答声中也有说对的。)
教师:美国是一个国家,日本也是一个国家,我们能说美国、日本是我们的祖国吗?(因为常有美国、日本朋友到我校来友好访问,所以学生对这两个国家比较熟悉。)
学生:不能!
教师:那么什么叫祖国呢?谁能再说一说?
学生:祖国就是我们自己的国家。(经一再启发,学生逐渐理解了。)
教师:施尉宁讲得对,祖国就是我们自己的国家。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祖祖辈辈生活的这个国家叫祖国。(强调一下,使学生加深印象。)
那么,我们的祖国叫什么名称呢?
学生:我们的祖国叫中华人民共和国。
教师:对了,我们的祖国叫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大家都热爱我们的……(故意停顿一下,让学生接下去。)
学生:(齐声答)祖国。
语文是爱的教育,斯老师的话语如春风化雨,滋润心田;斯老师的评价、引导、点拨丝丝入扣,炉火纯青;斯老师抓住“差错”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运用教学机智,及时生成;斯老师在教语文(建立词的准确概念),在教思维(层层深入,十分严密),也是在教做人(渗透爱国的情感),真正做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维训练、情感熏陶的融合。美学教育家朱光潜说:“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际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斯老师上述课例,形象地告诉我们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案例5: 《美丽的小路》中的教学片断。(执教:吴美翠)
教师:(投影出示句子:美丽的小路不见了。)这时你的心情怎样?你会怎么读这句话?
学生1皱着眉头,满脸不高兴地读起来。
教师:哦,你看到美丽的小路不见了,很难过!
学生2一脸惊奇,速度较快地读。
教师:是呀,才几天不见,美丽的小路怎么会不见了呢?真的很令人惊奇。
学生3左顾右盼,好像在找什么,“不见了”读得特别慢。
教师:你还想再欣赏一下美丽的小路,可是看不到了,你很失望。
学生4:老师,我和他们读的不一样。(读句子。)
教师:呀,你看到美丽的小路不见了,心里多着急呀!
教师:同一句话,小朋友能读出这么多的意思,真不简单啊!
这一片断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在情感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自由地将内心对失去美丽小路或失望、或惊异、或难过……的情感,自然而然地释放和融合于朗读之中。而教师的评价语言因人而异,这些贴切的评价语言客观地指出了学生的长处。这样,朗读不再是机械僵化的套话,而是学生个人情感自然真实的宣泄。
三、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注重形式和内容的和谐统一
口语交际是倾听、表达、应对的互动过程。新课程标准将原大纲中的“听话、说话”训练改为“口语交际”,更加凸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准确、合理、得体地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
语言文字本身就是生命存在的表现形式,是生动而富有灵气的。如果我们抓住这一个个生命的元素,在口语交际中赋予它们灵性,赋予它们情感,这种训练就会因震撼学生的心灵而显得生动和富有灵气。
案例6:《一块面包》教学片段。(执教:于永正)
教师:现在我当晓理。谁借条红领巾给我戴戴?(教师戴红领巾)我是谁?
学生:(齐答:晓理)
教师:是于晓理。懂得道理。(板书:于晓理。众笑。)劝的时候,千万别说“于老师您不应该扔面包”。(学生大笑)现在,我请一个同学到前边来劝说晓理,其他同学在下面听,允许插话,都要参与,看谁有口有心,能说会道。于婧,请你到前边来。(于婧摇头。)
教师:我不喜欢摇头,我喜欢听“让我来试试”。(于婧勇敢地走上讲台,教师鼓励她大胆一点。)
学生:于晓理同学,这是你扔的面包吗?
教师: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众笑。一学生站起来插话:小同学,请问你是哪个班的,叫什么名字?)
教师:我是四(1)班的,叫于晓理。
学生:晓理同学,你扔面包是不对的。
教师:我扔面包关你什么事!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众笑。于婧一时语塞。教师指出:对别人做的事发表意见,应从自己这个角度说,坚持“我”的说法,而且态度要诚恳,要这样说:晓理同学,你把面包扔了我感到太可惜了。如果直接指责对方,就会激发矛盾。)
学生:于晓理同学,我觉得把好好的面包扔了太可惜了。(教师插话:这样说,对方就不至于抬扛了。)你想想,你妈妈在工厂里辛辛苦苦地工作,一分一分地挣钱,你妈妈知道了会怎么想?
教师:妈妈知道了会生气,会狠狠地批评我。(众笑)
学生:于晓理同学,你知道吗,粮食可来之不易呀!农民辛辛苦苦地耕地、播种、施肥、浇水……收割,(教师插话:脱粒、晒干。)付出了多少汗水呀!咱们上一年级学过一首古诗《锄禾》,你还记得吗?
教师:记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小姐姐,我错了,我不该浪费粮食。(众笑。一学生插话:把粮食加工成面包,不知要经过多少道工序,经过多少人的手!)
学生:粮食的作用可大了。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粮食除了可以吃,还可以酿酒,做点心,制造药品呢。(一学生站起来补充:还能提炼味精。粮食是宝中宝。)我们生活虽然好了,但也不能忘记过去。还记得咱们学过的《马背上的小红军》吗?(一学生插话:如果我们一人扔一块面包,全国会浪费多少面包呀!)
教师:(拿起桌子上的面包)小姐姐,同学们,谢谢你们的帮助,从今以后,我再也不浪费粮食了!我错了。(说完低下了头。笑声。)
教师:(取下红领巾)我现在不是于晓理了。(笑声)于婧态度好,讲得好,同学插话补充得也好。
教师:同学们,浪费粮食的现象较普遍,不光是晓理一个人。第一节课开始的时候,有的同学想写篇稿子,对这种现象提出批评,我认为很有必要。这样吧,咱们给全校同学写一封公开信,让每个人都认识到粮食来之不易,认识粮食的作用,都能珍惜粮食,怎么样?(学生写草稿,师巡视,个别辅导。)
由此可见,新课程下的口语交际不能只是单纯说的训练、单纯的应对的训练,而应该在口语交际训练中充满对生命的关注,即要把关注的目光聚焦到学生对说的感悟、理解、欣赏、评价上,聚焦到教师对学生学习情绪、情感的感受与激发上,使口语交际教学处处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处处充盈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总之,“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孩子的“语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渐浸润。教师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应善于引导学生亲历体验,引起个体心灵的震撼、内省、反思,激发孩子对文本的独特感悟,而且这种感受、领悟应在一种无拘的状态下进行,使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去潜心会文,与文本对话,进行语言文字的多层次、多角度体验。即不仅理解语言本身的含义,还应运用语言这把“钥匙”开启珍藏着丰富人生哲理、思想情操、人性意蕴的文本之库,并以心灵去感受、体味文本蕴含的人文美、精神美,从而实现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但这把“钥匙”需要以真实的“过程”来铸造。战斗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们,也只有意识到新课程下的工具不是孤立的工具,人文不是单纯的人文,处理好两者水乳交融、和谐共生的关系,我们的课堂才能真正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真正统一。
参考书目:
[1]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9
[2] 教育科学论坛.2005.11
[3] 朱昌元.名师课堂教学实录.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3
[4] 孙双金.孙双金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