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课改研究 - 教学研究

在数学中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时间:2014-07-30

在数学中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永胜学校   文 科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一些学生在做计算题时正确率很高,但遇到填空题、判断题、解决实际问题等类型的题目时却由于理解不清题目中文字所表达的意思或没有正确阅读,而造成许多错误,这种现象在低年级尤为明显。低年级是学生接触数学的开始阶段,如果我们能在学生开始学习数学时就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理解习惯,那么就能为今后更高学段学习更为复杂的数学知识打下一定基础。因此,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十分重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小学生学数学最难的就是理解数学语言,其实追根溯源就是学生的语文能力没有过关。也就是“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能在语文课堂上运用,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却不会运用”的具体体现。

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小学生年龄小,在掌握语文知识上,可能死记硬背的成份多一些,并没有真正理解知识,更没有认识到它的实际运用价值。严格意义上讲,语文的知识还没有转化为语文能力。

如何将语文知识和能力转化为数学学科的学习能力呢?作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将语文能力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别是它的工具性,更是我们打开其他学科知识宝库的一把“金钥匙”。因此我们在教学数学时针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情况,尤其应注重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力求将语文阅读理解能力转化成对数学的理解能力。

一、在数学中培养阅读能力

长期以来,阅读能力的培养似乎仅限于语文学科的教学。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数学题也越来越贴近生活了,笔者针对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古代数学史,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等措施,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

其一,应带学生阅读数学文化。我在教学西师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18页的“数学文化”时,指导学生阅读古代数学历史,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史的大国,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用智慧建造了数学宫殿,而教科书中的内容只是数学的辉煌成就中的若干截面。给学生一段丰富的材料,从材料中,学生不但可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了解与这些数学知识有关的思想史和方法史,了解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发展的重大贡献,这既有利于他们学习兴趣的培养,又有利于阅读能力的培养。

其二,引导学生阅读数学家的故事及他们成才的经历。我在教学中常常给同学们讲述一些数学家童年的故事,让大家在阅读中学习古今中外一些卓越的数学家生活俭朴、治学勤奋的品德,这对于今天的青少年仍具有现实的教育意义。如华罗庚教授少年时代刻苦学习的故事;陈景润十分珍惜时间,他利用候车、排队、买饭等零碎时间学会了英、俄、法、德四国文字;杨乐在中学时代,把解数学题当作是一种享受,从初二到高三的五年里,他做了一万多道题等故事。这一系列故事不仅丰富了大家的阅读空间,而且让大家在阅读的同时感受到科学家们的刻苦精神,使孩子们从小养成刻苦学习的好习惯。

其三,通过游戏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数学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在游戏中也有很多与数学有关的内容。作为一个数学教师,做游戏与实践活动是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我在教学《图形的认识》时,领着孩子们在校园里找图形,在沙堆上画图形;在学习认识人民币时,领着孩子们进商店购物,引导孩子们看价目表,说商品价格等等。孩子们在实践中边说边做,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而且培养了阅读的兴趣。

二、在数学中培养理解能力

理解和阅读是分不开的,学生对一句话的分析理解不仅在语文中尤为重要,在数学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如果孩子不能理解句子,那他们就没有办法理解数学定理和数学问题。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会有稀奇古怪的错误出现,究其原因是学生在做题时读题不够完整,往往句子只读一半,就开始动笔做题,这样往往造成许多不应该出现的错误。

例如,有这样一道填空题:100个一是()个十。有些学生只看到括号为止,把题目理解为“100个一是( )”,然后就不假思考地在括号里填上“100”。由于题目没有读完整,学生理解上就出现了较大的偏差。

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就应引导学生,首先要把题目读完整再思考,其次对于读了一遍还不能明白意思的题目要多读几遍,最后将答案填好之后还要再将题目完整地读一读。有许多错误往往是通过最后完整地阅读一下就能发现。这样也有助于养成学生检查、验算的良好习惯。教师在平时的练习、作业中经常提醒,注意渗透,低年级学生就有可能慢慢养成良好的阅读理解习惯。

再如这样一道题:二年级一班有48人,比二班多7人,二班有多少人?对于这样的题目,学生很难理解“比二班多7人”这一句,这时候我们就要引导大家分析句子,是哪两个数量在比较?谁多谁少?知道多的还是少的?知道多的求少的怎样列式解答等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分析理解,同学们很容易就想到解题方法。

另外,在教学几何图形时理解尤为重要。例如在教学圆柱体的侧面积时,为什么是“底面周长乘以高”呢?这时我们就要让同学们通过展开圆柱体的侧面来理解,同学们通过观察得出,圆柱体侧面展开后就是一个长方形,我们可以通过算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得到圆柱体的侧面积,而展开的这个长方形的长刚好就是圆柱体的底面周长,宽是原来圆柱体的高。

《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中的课程目标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要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数学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只有当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分析、理解能力时,才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因此,在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培养学生相关的数学阅读、理解能力就尤为重要。

平常我们应该经常在课堂上引导同学们一步一步地分析问题,慢慢地就会养成逐步分析的习惯。这样,既在数学的学习活动中培养了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而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学生更加成功、顺畅地进行数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