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课改研究 - 教学研究

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时间:2014-07-30

新大纲明确规定:“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 150万字,正是语文教学专家根据研究统计所得出的一个小学生阅读能力形成的阅读量底线。显而易见,要形成阅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仅凭课内的篇章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一定量的课外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是进行有效课外阅读指导的良好开端。怎样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呢?以下我谈点自己的体会。

一、 听书——潜移默化影响

小学生都有很强的向师性,喜欢模仿老师的言行。我充分利用学生的向师性这一特点,以自己为学生读书为突破口,激发他们的课外阅读兴趣。比如,用“读书”教育。当学生犯错误时,我会读一两篇主题相关的文章代替长篇大论的严厉说教,最后安慰犯错误的孩子:“你们都是好孩子。只可惜,你们没有早读到这些文章,不然,你们就不会犯今天的错误了。”戴尔·卡耐基说:“天底下只有一个方法可以影响人,就是提到他们需要,并且让他们知道怎样获得。”相信这看似不经意的几句话,有助于激起孩子的阅读需要。

用“读书”道歉。学生会犯错误,自己也难免有犯错误的时候:没控制住情绪向学生发火,错怪他们,忘记答应他们的事等。每当这时,我总是选择读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歉意。学生们很乐意接受这样的道歉方式,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经常犯错误。

用“读书”奖励。我把“读书”说成是对孩子们的最高奖赏,每天只有全班学生都认真完成了学习任务时,才能获得。

老师读书,孩子们听书,无疑是拉着孩子们的手轻松跨出课外阅读的第一步。孩子们在听书的过程中,感受到书海之浩瀚和读书之乐趣,便会慢慢地升腾起读书的渴望。

二、读书——循循善诱引导

引导孩子兴趣盎然地自主读书才是目的,怎样将孩子听书的乐趣逐步导向读书的乐趣呢?不妨在为孩子读书的过程中略施小技。为孩子读书时,“随意”地读读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让学生见证读书的种种好处,激起对读书人的敬佩。读故事读到精彩处时故意嘎然而止,诱导学生“欲知后事如何,自己一读为快”。有时不妨做回懒老师,向学生们求助:“明天读什么呢?同学们能不能帮忙找找,向我推荐推荐?谁说得让我心动,我就读谁的文章。”第二天,准保有一大群孩子挥着各种书本、杂志涌来向你推荐文章。

当然,最具“杀伤力”的还是把书本作为奖品。对一周表现优秀的孩子,我会从图书馆精心挑选一本课外书借给他作为奖励。为了进一步增强所有孩子对这种奖赏的认同感,我会创造机会请得到书的学生谈谈自己读书的乐趣,读书的收获。常常是,说的孩子“洋洋自得”,听的孩子“垂涎三尺”,羡慕不已。这样一来,学生们都觉得每周能借到一本书是自己认真学习的标志,是一种极大的荣誉。

为了巩固孩子读书的兴趣,争取家长的支持,努力形成家校合力引导孩子是很必要的。可在家长会上,说明课外阅读的意义,以及《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的要求,建议家长帮助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督促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经常性地为学生选购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

三、展示——推波助澜激励

好表现是小学生的普遍心理。根据学生所读的书籍,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学生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能进一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如进行各种比赛:朗读比赛、背诵古诗文比赛、讲故事比赛、速读比赛等。学生读的童话故事多,可以组织开展童话剧排演活动。编“课外阅读小报”也是个很好的方法,比如可设计“好书推荐”、“慧眼识文”、“快乐‘模仿秀’”、“作者轶事”等小板块。学生把阅读的收获,用文字和图画表现出来,是课外阅读质的飞跃。设计“课外阅读评比表”,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作过程性的记录、评价、激励,在此基础上评选“博学之星”,并在“六一”表彰会上予以表扬,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培养持之以恒的课外阅读习惯。

此外,老师要经常了解学生在课外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予以帮助指导。注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帮助学生养成高效快速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这样才能给课外阅读留出充足的时间和精力。

总之,要努力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让学生置身于激动人心的书林世界,才能变“课外阅读”为“课外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