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课改研究 - 教材研究

浅议“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时间:2014-07-30

 “情境是某种场合下的一种氛围,是人的身心投入在一定情景的一种状态。”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问题情境是众多教学情景中的一种,它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学习需要,同时“问题本身也能为学生的定向学习活动提供直接的外部诱因。”因此,把需要学习的数学内容以问题的形式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生动具体的情境之中,往往能有效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引发学生的认识冲突,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性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去。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体会,就“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典故、谜语、游戏等方式来创设问题情境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的内因的最好激发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主要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也就是说当学生有积极的态度和情感时,才能使大脑的活动得到促进,使各种智力因素得到有效的激活,兴趣是思维的原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进其主动参与学习的基础。因此,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典故、谜语、游戏等方式创设问题情境,把枯燥的数字、符号,抽象的概念、公式变成有实用性、愉悦性的具体情境,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和疑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热情。

例如,在教学《克的认识》时,我创设了给“动物学校”运送物品的故事:快“六一”了,动物王国决定把为小动物们置办的学习用品送到学校去,猴妈妈把物品收拾成四个包袱,白兔姐姐、熊大叔、猴哥哥、山羊哥哥争取去运送。它们各自背哪个包袱最合适?老师同时出示大小不一样的标有号码的4个包袱。(“熊大叔身体壮应背1号包袱”,“白兔姐姐身体小应背4号包袱”)当找部分同学亲自用手掂掂后,同学们恍然大悟。(1号包袱大但很轻,4号包袱小但很重)“看来大的物体不一定重,小的物体不一定轻。”当同学们掂2号和3号包袱时又产生了不同意见,从而得出:“看来想知道谁轻谁重?只用手掂还不行。”这个故事里蕴涵的问题恰恰与学生的生活相矛盾,在学生头脑里形成的这种认知冲突有力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为下一步使用天平测量较轻物体,认识质量单位“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见,借助学生喜欢的、感兴趣的故事来把有关的数学知识结合起来创设问题情境,达到情景交融,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还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二、利用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数学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数学家们头脑里特有的,而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可探索的问题情境,“问题情境越贴近学生的生活,能见度越高,问题激活思维的程度就越好”。

例如,教学《人民币的认识》后,我创设了“模拟购物”情境,让学生充当售货员和顾客进行“买卖”,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学生在模拟购物中识别商品,会看标价,会拿钱找钱,并初步学会识别假币,懂得了要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的生活道理,从而加深了对人民币的认识,掌握了一定的生活技能。在此基础上布置学生回家用零用钱买学习用品,就达到了“虽课已尽,但学习仍在延伸”的效果。在教学《认识位置》时,我们可以把教室作为情境,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第几组第几个”等。在教学《比较》时,让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生比高矮、比轻重、比年龄大小、比物品的多少等。在学习了《进位加法》后,布置学生找出生活中可以用到进位加的事例,学生找出了妈妈和自己今年一共有34+7=41(岁),今年父母一共有31+29=60(岁),橱柜中的大碗和小碗一共有28+14=42(个),母子的上衣一共有15+17=32(件)等等。

创设的这些情境,都来自学生身边的事、熟悉的事,学生就会更加关注,兴趣大增;而且把生活中的事例引入课堂,让学生看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眼睛”;也让学生更能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意义和价值,由此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开展数学探究活动。

三、利用活动来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挖掘教材的内在智力结构,把静态的过程演变成发生、发展的过程,使课堂处于不断的动态变化之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生动地活动:如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的活动;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协作精神的游戏活动;个体活动、小组活动、全班活动等。通过创设这些活动情境,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学习气氛。例如,教学《左右》时,可以以学生活动为支撑,把学生作为可开发利用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听口令做动作,按指令摆文具,模拟上下楼走路等系列活动中,去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左右”的相对性。在复习教学《量与计量》后,给学生布置“目测估计与实际测量”的活动,即选定物体,目测物体的长、宽、高,将数据填入表内,然后实际测量,可以是个人活动,也可以是多人合作,再将测量的结果填入表内。在教学《千克的认识》时,教师可先让学生估计准备好的一袋盐、一袋大米、一桶水、两把干面、一个西瓜、几个苹果的重量和自己的体重等,然后再师生共同称一称,看一看标签,明确正确答案,接着让学生掂一掂,感受物体的轻重,最后再比一比、说一说、算一算、想一想等。可以想象,学生在进行这样的活动时,远比单纯的记忆、填空、判断、套用公式计算时的参与程度、主动性、思维品质的发展要高得多,对学生数感的建立效果也好得多。因此,在教学中要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努力创设一些有意义的教学情境,借助学生自身的学习活动来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探究新知识的活动中,通过学生自己的动手、动口、动脑等实践活动,“使外部的学习活动逐步内化为学生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通过全方位的学习活动,促使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协同发展。

四、利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来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知识的前后联系非常紧密,很多新的知识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或者说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发展和延伸,就像环环的链条。学生学习数学是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新旧知识的结合点进行引新、设问激疑。

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可以先出示准备题:“有8个苹果,每盘放4个,可以放几盘?”让学生用竖式计算后,再引导学生思考竖式中的余数“0”是表示什么意思?(0表示正好分完,没有剩余。)紧接着,将准备题中的8改为9,作为新课的例题:“有9个苹果,每盘放4个,可以放几盘?”然后引导学生边用学具操作边思考问题:“这样改动后,题目意思变了吗?为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结果怎样?”这样,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处突出了演变点,由在除法计算时没有剩余引出有剩余,为理解“余数”这一概念做好了充分的铺垫,促进了知识的迁徙。在教学《面积单位》时,当教学完“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后,先给学生布置一个动手操作练习:用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小纸片分别量数学书、课桌的面积;紧接着又给学生布置一个动手操作练习:用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小纸片量教室的面积。在新的练习情境中,学生感到了困难,产生了“有没有大一点的面积计量单位”的想法,接下来进行“平方米的认识”的教学便成了水到渠成的事了。学生急于解决这一认知冲突的欲望也成了推进课堂教学迈向更高层次的动力。

所以,利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设疑,引导学生提出新的数学问题,温故知新,可以使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激发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欲望。

五、利用开放性问题来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开放性问题是指条件多余、不足或答案不唯一的问题。它往往存在多种可能性,这就给学生提供了多角度考虑问题的机会。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猜测,鼓励学生善于多角度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统计图》时,教师首先提出:“元旦节”到了,我们班准备开一次联欢会,要去买水果,不知道大家喜欢什么水果,书面作个调查,请每一个同学在老师为大家准备的纸作的水果图中,选出你最喜欢的水果贴在黑板上。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整理制作出“各种水果”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学生获得许多信息,并提出许多问题:喜欢吃这种水果的同学多还是喜欢吃另一种水果的同学多?多多少?各种水果要买多少?为什么?根据统计图信息我们该怎么买水果?等等。有的问题连老师也没想到。在做练习“小小文具店”时,出示场景图让学生观察,教师问:“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你想买哪些文具?你还想知道什么?”在教师简单的问题引导下,学生从图中搜索可用的信息,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并试着用自己知道的方法进行解答,有的学生还对答案进行了补充,有的学生采用自问自答式,有的学生则自己充当起小老师,考问其他“学生”,课堂气氛也很热烈。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多设计这样灵活、多向,具有开放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从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给学生提供思维空间,引导学生从机械模仿转为探索创造。

六、利用学科之间的联系来创设问题情境

在听一节《百分数的意义》课时,教师出示了一个英语单词“HELLO”,让学生计算百分数问题,使英语、数学结合起来,趣味融融。

1)请读这个单词,看看哪个字母出现得最多?

2)“L”字母出现的次数占这个单词字母总数的百分之几?

3)课下找一句或一段英文,使某个单词出现的次数至少占有10%,然后弄懂它的意思,并有感情地朗读。

课下,学生既要找英文,又要弄懂它的意思,并且还要有感情地朗读,还要计算,无论找不找得到符合条件的,只要学生经历了找、译、读、算的过程,学生的感受就是丰富的,也是不同的,收获是丰盛的。

还有一个教师是这样创设问题的:用“九死一生”、“百发百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等成语,向学生提出疑问:这些成语的意思用百分数可以怎样表示?这样也使语文知识和数学问题结合起来了。

可见,利用学科间的联系来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让学生感觉到耳目一新,增强了学习兴趣,还让他们感受到学科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增强学生学好各学科的信心。

以上仅是对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浅显认识和点滴体会,事实上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还有很多,比如:利用设错质疑法;利用猜测、联想设置法;利用悬念设置法;利用竞赛设置法;利用多媒体技术设置法等等。但是需注意的是:所创设的问题情境要符合学生的认识特点,要从教材内容、学生已有经验出发,做到既有目的性、探索性和可操作性,又要简明扼要,适当适时,力避过多、过碎、过长。总之,新课程倡导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感兴趣的现实环境中学习数学。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问题的情境创设,让学生在情境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积极主动的探索和追求,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真正转变,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四川省自贡市蜀光绿盛实验学校  康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