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课改研究 - 课改动态

用什么理论支撑“三新”改革?

时间:2014-07-29

2001年起,我国开始了基础教育“三新”改革。以“新大纲、新课程、新教材”为主要对象和内容的基础教育改革是我国面对二十一世纪,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我国现阶段教育的主旋律。经过六年多的探索和实践,“三新”观念已比较深入人心,新大纲(试行)已经颁布,新课程体系基本确立,新教材正在百花齐放。可以认为,“三新”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实事求是地冷静观察和分析,我国教育目前仍存在诸多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的一条,是“三新”改革缺乏强有力的教育理论支撑!

众所周知,任何一项改革,都必须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才能顺利展开并取得明显的实效。基于“新大纲,新课程,新教材”的“三新”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是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是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今正在全力推行的素质教育?笔者查阅过许多资料,都没有权威的答案。不过,多数同行倾向于素质教育理论。笔者也有类似的想法。但是,我国的素质教育理论体系还不够健全,众多基本提法还存在较大争议,也没有实际的操作原则和方法。因此,素质教育事实上还没有在我国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对教育思想、教育实践等都还没有足够的影响力和权威性。

用什么理论支撑“三新”改革?笔者认为,发展中的素质教育理论体系可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立的“生活教育思想”也完全可用。

在“三新”中,处于基础地位和关键环节的是新课程改革。一般地,课程受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较小,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因此,笔者认为,“生活教育”应该成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要的理论基础。

一、生活教育思想是与我国的教育方针相吻合的

党的教育方针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生活教育思想体系中特别强调“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老眼中的真人,即追求真理,为真理献身的人,有道德的人, 有“健康的身体,独立的思想,判断是非的能力,有独立职业”的会创造的人。通过教学做合一,一定能够培养出“健康的体魄,农夫的身手,科学的本领,艺术的兴趣,改造社会的精神”的“真人”。

二、生活教育是符合时代要求的

生活教育以生活为中心,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首先,生活教育是平民教育,提倡“有教无类”,这与我们现有的义务教育相一致;其次,生活教育是乡村教育,1926年,陶行知提出“教育必须下乡,知识必须给予农民”,并亲自创办了合川育才学校和晓庄师范,这与我们现在提倡的教育公平和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相一致;再次,生活教育是全面教育,陶老指出:“中国向来所办的教育,完全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盖房不造林;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人忍受土匪、土棍、土老虎的侵害而不能自力,遇到水旱而不知预防;他教的农夫子弟成了书呆子。”陶老针对中国教育走错的这些“路”提出了生活教育的观点,这与我们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相一致;第四,生活教育是终身教育,“生活教育与生同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活到老,做到老,学到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老的这些至理名言,在当今社会仍能让人受益匪浅;第五,生活教育是创业教育,陶老指出,“人生志在创业,奋斗是万物之父,勇敢的活才算美的活。”“创造是美中之最美者”。陶老亲自编写的《手脑相长歌》,我们至今耳熟能详:“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这与我国提出培养创造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方向相一致。

三、生活教育是与素质教育一脉相承的

生活教育是与素质教育一脉相承的,与传统的应试教育有本质的区别。生活教育以生活为中心,为生活而教育,传统的应试教育以文化为中心,为教育而教育;生活教育造就的是有“健康的体魄,农夫的身手,科学的本领,艺术的兴趣,改造社会的精神”的“真人”,传统的应试教育则是“先生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造就的是“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面黄肌瘦,弱不禁风,一心向往吃人的升官发财的书呆子”;生活教育是教训合一,传统应试教育是教训分家;生活教育是教学做合一的创造性教育,传统的应试教育则是“读书教育”;生活教育是“社会即学校”的开放式教育,传统的应试教育是“学校自学校,社会自社会”的封闭式教育。

2001年起,我国开始了基础教育“三新”改革。以“新大纲、新课程、新教材”为主要对象和内容的基础教育改革是我国面对二十一世纪,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我国现阶段教育的主旋律。经过六年多的探索和实践,“三新”观念已比较深入人心,新大纲(试行)已经颁布,新课程体系基本确立,新教材正在百花齐放。可以认为,“三新”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实事求是地冷静观察和分析,我国教育目前仍存在诸多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的一条,是“三新”改革缺乏强有力的教育理论支撑!

众所周知,任何一项改革,都必须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才能顺利展开并取得明显的实效。基于“新大纲,新课程,新教材”的“三新”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是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是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今正在全力推行的素质教育?笔者查阅过许多资料,都没有权威的答案。不过,多数同行倾向于素质教育理论。笔者也有类似的想法。但是,我国的素质教育理论体系还不够健全,众多基本提法还存在较大争议,也没有实际的操作原则和方法。因此,素质教育事实上还没有在我国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对教育思想、教育实践等都还没有足够的影响力和权威性。

用什么理论支撑“三新”改革?笔者认为,发展中的素质教育理论体系可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立的“生活教育思想”也完全可用。

在“三新”中,处于基础地位和关键环节的是新课程改革。一般地,课程受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较小,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因此,笔者认为,“生活教育”应该成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要的理论基础。

一、生活教育思想是与我国的教育方针相吻合的

党的教育方针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生活教育思想体系中特别强调“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老眼中的真人,即追求真理,为真理献身的人,有道德的人, 有“健康的身体,独立的思想,判断是非的能力,有独立职业”的会创造的人。通过教学做合一,一定能够培养出“健康的体魄,农夫的身手,科学的本领,艺术的兴趣,改造社会的精神”的“真人”。

二、生活教育是符合时代要求的

生活教育以生活为中心,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首先,生活教育是平民教育,提倡“有教无类”,这与我们现有的义务教育相一致;其次,生活教育是乡村教育,1926年,陶行知提出“教育必须下乡,知识必须给予农民”,并亲自创办了合川育才学校和晓庄师范,这与我们现在提倡的教育公平和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相一致;再次,生活教育是全面教育,陶老指出:“中国向来所办的教育,完全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盖房不造林;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人忍受土匪、土棍、土老虎的侵害而不能自力,遇到水旱而不知预防;他教的农夫子弟成了书呆子。”陶老针对中国教育走错的这些“路”提出了生活教育的观点,这与我们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相一致;第四,生活教育是终身教育,“生活教育与生同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活到老,做到老,学到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老的这些至理名言,在当今社会仍能让人受益匪浅;第五,生活教育是创业教育,陶老指出,“人生志在创业,奋斗是万物之父,勇敢的活才算美的活。”“创造是美中之最美者”。陶老亲自编写的《手脑相长歌》,我们至今耳熟能详:“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这与我国提出培养创造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方向相一致。

三、生活教育是与素质教育一脉相承的

生活教育是与素质教育一脉相承的,与传统的应试教育有本质的区别。生活教育以生活为中心,为生活而教育,传统的应试教育以文化为中心,为教育而教育;生活教育造就的是有“健康的体魄,农夫的身手,科学的本领,艺术的兴趣,改造社会的精神”的“真人”,传统的应试教育则是“先生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造就的是“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面黄肌瘦,弱不禁风,一心向往吃人的升官发财的书呆子”;生活教育是教训合一,传统应试教育是教训分家;生活教育是教学做合一的创造性教育,传统的应试教育则是“读书教育”;生活教育是“社会即学校”的开放式教育,传统的应试教育是“学校自学校,社会自社会”的封闭式教育。

四、生活教育的目标是与新课改的目标相一致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即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即既强调课程的工具性,又强调课程的人文性。生活教育以“教学做合一”为主要原理,其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做,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这与新课改的要求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生活教育的课程最广——“社会即学校”,内容最丰富——“生活即教育”。这些论述,都为我们的新课改指明了方向。

五、生活教育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操作原则

生活教育从概念,到原理,到根本方法,再到教育宗旨,培养目标,具体途径,体系完备,包罗万象;既有宏大的理论思想,又有多彩多姿的实践方法,是全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教育财富。生活教育在我国近现代历史中产生,在中华民族追求解放中壮大,既有浑厚无比的国情基础,又吸收了世界教育成果的精华,博大精深,内涵丰富,蔚然成家。生活教育创立者陶行知先生,“十多年来,一直跟着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的正确路线走,是一个无保留的追随党的布尔什维克。”更是“万世师表”,“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世界十大杰出文化名人之一”。原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韩邦彦指出:“生活教育对于我们全面地认识教育和社会生活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落实教育的战略地位,改革教育结构,建立全民全社会的教育体系,改革陈腐的传统教育思想、内容和方法,改善和加强德育工作,改革师范教育,培养合格师资和提高教育干部素养等多方面的工作,都有值得借鉴的理论观点和丰富经验。”

六、生活教育含有与时俱进的内在特征

陶老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顾名思义,生活就是人类全部的生活实践,凡人生一切所需皆为生活。生活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有着最广大的范畴。但生活教育提炼了生活和教育的本质,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不管生活如何变化,生活和教育的本质是不会变化的。从这个意义讲,生活教育就具有了与时俱进的特征。生活教育只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地发展与创新,都可以用来指导生活和教育。所以,生活教育思想应该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若如此,则我们的教育甚幸,孩子幸甚!

关键字:理论,“三新”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