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单元教学内容建议用5课时完成。
1.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根据本单元教科书内容的特点,从整体上讲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混合运算顺序。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联系平时到商场购买东西时付款的生活经验,理解混合运算要先算乘、除法后再算加、减法的道理,如例2“100-7×13”的运算顺序,就应让学生联系买文具盒时必须先算应付出多少元后才能算出要找回多少元的生活经验理解其运算顺序,以此让学生真正理解“先算乘法后算减法”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2)重视括号在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作用。小括号作为一种特殊数学符号,它主要起着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实际,让学生明确两点:一是列算式时为什么要用括号;二是在计算过程中小括号起了什么作用。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感受到括号在四则混合运算中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以及为什么要先算括号里面的道理。在练习中要重视学生对第8页练习一第6题上下的对比分析,让学生在对比中进一步加深小括号的理解。
(3)注重四则混合运算方法实质的理解,淡化运算方法的文字表述。教学时,应按照教科书的编写意图,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在实际计算中分别总结出没有括号和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注重学生计算时操作程序的理解和掌握,不必要求学生将混合运算顺序作为一种结论加以背诵,允许学生用他们自己的话去表述混合运算顺序。重点要突出学生对混合运算顺序的应用,并适当关注学生对混合运算算理的理解。
(4)重视数学问题中数量关系的分析。解决两步计算数学问题时,要高度重视学生对题意的理解,引导他们运用多种手段认真分析题中数量关系,让他们在全面理解数量关系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解题思路,即确定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解题后注意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协调发展。
(5)注意搞好探索混合运算方法与解决问题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探索混合运算顺序;另一方面要特别重视学生用混合运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解决相应计算问题的活动过程去加深混合运算意义的理解,实现对混合运算方法的熟练掌握。
2.具体的教学建议
(1)教学主题图时,可通过课件或挂图将画面放大,让学生认真观察画面并说出画面上的内容。学生在说出画面上反映的事件的基础上,重点让他们分析买4个篮球和1个足球、买1件成人衣服和3件儿童衣服要多少元钱等问题。在分析的基础上引出计算的需要,并产生列一步计算的算式不能解决画面上所提出的问题的矛盾冲突,以此为后面列两步混合算式做好准备。在主题图教学中,只要学生产生计算的需要和一步计算不能解决问题即可,不必列出两步计算的混合算式。
(2)教学例1时,充分利用学生在主题图中已经熟悉的情景图,引导他们对画面中的内容及反映的问题展开思考,着重让学生思考怎样用一个算式算出4个篮球和1个足球要多少元钱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列出“35×4+45”的混合算式。列出算式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照画面中的题意说一说算式中“35×4”和“45”以及“35×4+45”所表示的意义,紧接着让学生思考“要求一共需要多少元,必须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平时买东西时算总价的生活经验理解先算“35×4”的道理,由此从不同侧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由于受过去理解问题方法的干扰,学生可能主张列出“35×4”和“140+45”两个算式算出一共要多少元钱。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理解“列一个算式算出一共需要多少元”的要求,引导他们排除思维定势的干扰,迅速调整思维方式,主动列出两步计算的混合算式。完成例1的学习以后,注意让学生结合具体算式说一说相应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此强化学生在例1学习中所形成的“先算乘、除法”的认识。
(3)例2的运算顺序和算式的书写顺序不一样,这类算式的运算顺序理解起来比例1要稍难一些。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充分联系买东西时售货员找回剩余钱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明确:由于只有先算出买13个文具盒要多少元才能算出应找回多少元钱,所以算式列为“100-7×13”,列出算式以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确定运算顺序。教学例2时,要防止学生出现从左到右依次计算的错误,可以组织学生联系题意和平时的生活经验讨论为什么不能从左到右依次计算的道理。要重视例2后面“算一算”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计算中强化“先算乘、除法”的运算顺序。为了加深学生对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的理解,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综合例1和例2的计算,完整地总结出含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运算顺序,要防止学生形成“先乘后除,再算加减法”的错误认识。对于只含有加减法或只含有乘除法的同级运算,教科书没有安排例题,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自主解决。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回忆在过去加减法和乘除法学习中这样的两步计算题是怎样计算的,再通过讨论进一步总结出“从左到右依次计算”的运算顺序。紧
接着运用总结出来的运算顺序计算“725-43-218”和“23×32÷8”,以此进一步强化“从左到右依次计算”的运算顺序。
(4)例3是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这是学生过去不曾接触过的新内容。教学时要充分利用例题关于买衣服时了解儿童衣服单价的事件列出算式(213-78)÷3,列出算式后让学生对照例题说一说小括号内的算式“213-78”所表示的意思,并根据其意思进一步明确为什么要先算小括号里减法的道理。完成例3的计算后,可引导学生对照其计算过程说一说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增强学生对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计算方法的理性认识。在教学中要注意突出小括号的作用。首先,完成例3的计算可让学生思考:①在算式中为什么要加上小括号?②小括号在计算中起了什么作用?③如果没有小括号,运算顺序是怎样的?通过这些问题,引起学生对小括号在计算中改变运算顺序作用的认识和理解。其次,在教学中注意有括号和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对比,学生完成“课堂活动”第3题后可组织学生说一说两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两题运算顺序的不同进一步突出小括号在运算中所起的作用。学习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后,可引导学生把前面学习的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联系起来,对其运算顺序作全面的总结,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全面掌握不含括号和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不过,这里的总结仍然是对两种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实质的掌握,而不是对其计算方法的文字表述。
(5)教学例4时,可把例题插图做成课件或教学挂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并全面理解题意,然后充分利用线段图反映的题中条件及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啄木鸟吃的害虫只数与山雀吃的害虫只数之间的关系。要特别重视线段图下面“想一想”问题的思考。因为“想一想”所提示的内容既是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又是思考问题时的基本思路。对于混合算式的列出,可视情况而定,如果学生能列出则可以让学生先列算式,再说理由。对于第5页下面“议一议”的内容,可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己解决。教学例4时,还要注意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6)教学例5时,学生搞清楚题意以后,要高度重视题下面“议一议”问题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进一步搞清楚小华、小明、小青认邮票张数之间的关系,以此明确“要求小青有多少张邮票,必须先知道小明有多少张邮票”的解题思路。
(7)第6页课堂活动是一个思考性、趣味性、操作性都很强的问题。为降低难度,题目对糖的总颗数作了限定,学生只需要在大于80小于100的数中找出被3和9除都余1的数就行了(答案是82或91)。教学时,也可让学生用石子代替糖实际拿一拿,通过操作得出答案,展示解决问题的过程。
(8)对练习一中一些习题的教学建议。第3题“数学医院”,实际上是一道判断并改错的题,其目的是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的理解和掌握,教学时可由学生独立完成,要重视让学生指出错在哪里。第4题是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和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对比练习,通过对比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两种不同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时,可先让学生独立练习,计算后可组织学生讨论它们在运算顺序上的区别,以进一步突出括号在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第8~15题是运用混合运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弄清题意,理解题中数量关系,在此基础上列出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算式解决问题。如果学生用分步列式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教师要作适当的引导,让他们尽量用综合算式解决,以体现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编写意图。
思考题是一组填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的题,其目的是进一步突出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教学时要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不要做过多的暗示,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去实现问题的解决。参考答案:(1005)5=19,35(205179)=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