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物体的质量,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
2.通过实践、观察和推算,认识1吨物体的质量,初步建立吨的概念;
3.知道吨、千克、克的实际意义及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根据具体物体选择恰当的质量单位;
4.培养学生操作实践和实际应用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分析物体的质量在生活、生产中经常用到,它与人们的关系密切,本单元要学习的克、千克、吨是国际通用的质量计量单位,也是我国法定的公制质量单位。克、千克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多的,而吨的单位比较大,学生无法直接感受。
教科书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学习内容的特点,采用以实际感受为主要形式来构建知识的教学模式。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想一想、说一说的系列活动来逐步建立质量及质量单位的概念。
教科书设计了一个主题图,用生动的日常生活场景和人物的对话引起学生对质量及质量单位的兴趣。这里出现的质量单位有克、千克、吨。让学生感受质量单位知识的重要和必要,激发学生对本单元学习的欲望,营造学习的良好氛围。
主题图以图中创设的情境来激发学生对质量知识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质量单位是生活中重要而又应用广泛的计量单位。
教科书在主题图后介绍了常用的称量工具。意在扩大学生的视野,了解各种不同的称量工具及常规用途。
例1是认识质量单位“克”。通过称1克盐,掂一枚2分硬币等让学生感知1克物品有多重。“填一填”让学生能初步运用克对小物品的质量加以计量。
例2是认识质量单位“千克”。通过两袋500克的碘盐引入1千克的概念,自然过渡到千克和克的进率是1000,教科书同时引导学生感知1千克与克的质量区别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例3是认识质量单位“吨”。首先通过对话引入“吨”的概念,介绍吨与千克的进率是1000,由于“吨”是一个较大的质量单位,学生不易感知,教科书通过“40个学生的体重大约是1吨”引导学生对“1吨”的联想和感知。教科书最后通过“做一做”说明在有关质量的计算中要注意质量单位要一致。
(三)教学建议
要抓住本单元编排特点进行教学活动。本单元涉及的知识点都来源于学生生活,注意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和学习内容创设情境,充分准备好教学活动中所需的教具和必要的实物,通过学生的各种操作活动来感知质量和建立质量单位的概念。在学习方式上要多采用小组活动、同桌讨论、交流感受等,在相互启发,取长补短中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
1.本单元内容建议用3课时。
2.可将主题图中提供的素材制成课件来展示,同时还可让学生说出他们接触到的各种物体(物品)的质量及一些简单的质量问题,了解学生对质量及质量单位已有的认知状况,为后面的数学活动更有效的开展作准备。
3.例1的“称一称”活动,要让学生都亲自参与,教学时,对使用的测量工具天平应作相应的简单介绍和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读数。教师介绍出质量单位“克”后,1克究竟有多重、怎样才能知道物品有多少克等疑问都通过称东西来解决。教学时,对1克的感受是重点,1枚2分硬币刚好重1克正好能帮助学生建立1克的质量概念。活动中要让学生称、掂、估同时进行,多次感受体验物品的质量,达到认知目的。教学前要多准备一些1克重的东西,还可让学生称身边的小刀、尺子等,使学生的认知体验更深刻。
4.例2要让学生亲自算一算:500克+500克=1000克后,教科书引导学生得出1000克=1千克。在建立1千克的质量概念时,还可让学生从准备的实物中拿出大约重1千克的物品、1克的物品、3千克的物品来巩固加深对克、千克的认识。对于用kg表示千克,在例1中用g表示克可直接告诉学生,不作过多说明,千克使用的范围要启发学生从生活经历中得出。
5.例3是通过图中人物的对话引入质量单位“吨”。在教学时应先让学生去收集关于吨的有关信息,如大象、鲸、火车、汽车的载重量,货场里的货物质量等,对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再用学生交流信息的方式使学生懂得在计量很重的物品时,通常用吨作单位。教学时要突出这些物品都是很大很重的。
6.“综合应用”的小调查,第1题是让学生自己到商店中对物品的质量进行调查后填表。调查的物品可以是课本中罗列的,也可以补充学生自己感兴趣的。第2题要求学生查资料,填写每种动物通常的质量。所查动物也可以是课本中罗列的,也可以补充学生自己感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