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验园地 - 名师风采

戴伟:由“公平教育”引发的思考

时间:2014-07-29

戴伟,东乡镇一完小校长、书记,宣汉县英才双语小学董事长;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学会先进工作者”,四川省特级教师,省、市学科带头人,市十佳师德标兵,达州市小学数学研究会会员,宣汉县电教学会常务理事、电教成果评审委员会成员。

 

由“公平教育”引发的思考

 

所谓“公平教育”,原意是针对贵族与平民因社会地位悬殊导致儿童接受教育机会、条作的不等而言的,随着社会政治的变革,经济文化的发展,“公平教育”一词也应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让每个孩子在学校都享受‘开发智能,磨砺心智,陶冶性情,愉悦身心’的优质教育”,是中国当今基础教育努力追求的方向。在这种教育理念的支配下,教学活动才有可能成为师生人格平等前提下的互动,成为师生、生生之间的朴素、生动的对话,作为基础教育学科之一的小学数学,怎样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承载起培养身心康健,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人才的使命?下面是笔者以从事小学数学教学20余年的经历,从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及归纳分析、数学教师树立的全新理念以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三个纬度所作的思考,谨供同行商榷。

一、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及归因分析

笔者参加数学观摩活动上百节,对一线教师的教学现状及归因分析归纳如下:

1. 受“应淡化概念教学”的影响,对学生亲历探索过的概念性、规律性知识一般不会让学生去识记。概念是判断与推理的前提。尽管学生当时理解了概念的意义,但缺乏必要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学生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认识又会出现偏差,因而对检测中填空、选择、判断几种题型中涉及概念的知识无法适从,使教学活动陷入“脚痛医脚、手痛医手”的怪圈,增加了教学的负担。

2. 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往往停留在“怎样做”的操作层面,缺乏对数学材料背后隐藏的数学定律、概念等本体知识的挖掘。让学生始终在一种“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状态下学习数学,觉得数学深奥难学,使得课堂教学缺乏浓浓的数学味,学生思维深刻性品质的培养大打折扣。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于:对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点的认识不全面,重视了现象而忽略了本质。

3. 过分夸大计算的价值,降低了“有价值数学思考”的比重。有人把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与一套试题中计算占的份额来确定计算在数学教育中的价值,似乎离开了计算就不存在数学,更有甚者要求后进生每天只做几道计算题,以提高计算准确度来赢取检测时相对高的一定分数。其实,计算的过程就是对法则的一次次机械熟悉的过程,这样夸大计算的价值而忽视有价值的数学思考,是急功近利思潮下的产物,这种枯燥无味与毫无挑战意义的练习,提高的是分数,降低的是兴趣,消亡的是尊严,磨灭的是自信。

4. 缺乏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分析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的选择是学生思维层次水平与思维活跃态势的直接体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好的老师能够按学生的不同思维水平进行思想方法的分类指导。可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思想方法的渗透一般还是“整齐划一”的一刀切的形式出现的,只把它当成解决某一问题的工具而已,并没有把它置于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高度予以认识。我们只有将思想方法的渗透纳入教学认知目标的高度让学生理解,才会体现思想方法的渗透在数学教育中的应有地位。

5. 数学设计的创新成分不大。各地虽然举办过不少数学讲课赛,但赏心悦目的教案不多,很难突破教案与一些备课资料设计的固有模式。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现行数学教学,不太关注学生知识经验的储备,缺乏对与数学本质相关的核心问题的探究,重复演练的成分多,从而养成了学生思维活动惰性,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单一,忽视学生个体差异,这样的教育注定是低效和呆板的,与课程理念格格不入的,不可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二、教育改革呼唤教师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与执行人,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只有内化为他们的意识之后,才能主动、自觉地成为指导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南。

1. 正确认识“尊严”与“教育良知”的关系

有句话形容当今中国的基础教育,“中国老师正在兢兢业业地摧残学生”。为何如此?对教师而言,是想让自己的劳动来获得学生较好的考分来赢得家长的尊重与社会的认可,这是维护自我尊严,实现人生价值的一条捷径,但是这种劳动如果以大量时间通过简单机械的重复劳动来完成,必将是以降低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压抑学生个性张扬、教师身心过度疲劳导致教育情感的丧失、泯灭儿童的天性与童真为代价的,我们可以认为是教师们不惜毁灭自己与降低人口素质为代价来满足自身一点卑微的虚荣心。作为教育工作者来说,职业的良知就不允许这样做了。

2. 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数学教学应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这种发展应依赖于敏锐的问题与探究意识的形成,分析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的占有,与之伴随的快乐的情绪体验的调节,因此,数学教学内容的设置中围绕一个或几个知识点的相关信息量是比较大的,以提高学生对信息真伪的辨别力及解题技能技巧的训练力度,使大脑始终处于活跃的亢奋状态。

3. 学生学习教学知识的过程实际上是自我建构,自主探究的过程

学生个体有一定的知识经验的储备,有一定的思想方法的支撑,更有体验成功的冲动与被人赏识的需求,只有把这些当作教育资源经我们开发利用后,其探索发现真理的过程才是鲜活与生动的。

4. 体现人文关怀与科学理性的态度与精神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使命

这是追求独特教学风格,实现由“经验型”教师到“专家型”人才的蜕变的必由之路,是教师教育情感,专业情谊的自然流露。

三、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的思考

1. 加强校本培训,改变教师认知结构

各校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与示范作用,通过校本研修,既要对数学学科理论、儿童认知心理学、数学本体知识有清晰的了解,还要对“专业情谊”、“健康心理”、“人文关怀与科学理性”、“教育科研方法”、“论文写作”等方面知识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与认识。

2. 拓宽适合学生探究的知识点

一般来说,一堂课中,适于学生探究的数学知识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缺乏与新知识相关的知识经验的填补;二是新旧知识之间是间接而非直接的关系时数量关系的渗透,三是非常规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的探寻。很少有人探索数学的定律、概念性知识在解题中的应用。如果善于对这些富含数学本质属性核心问题的深度挖掘,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概念重要性的认识,还有助于帮助学生消除数学学习的神秘感,对学生思维深刻性品质的培养也大有裨益。

如:一个工程队3天修一条水渠,第一天修了全长的,第二天修的是第一天所修长度的,老师可问学生,为什么用第一天修了的全长的与第二天所修的第一天的两个分率相乘,所得结果就成了第二天修的占全长的几分之几?这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得出:第二天修的长度=第一天修的长度×

=全长的×

=全长××

=全长×(×)

=全长×

学生一下明白:这是乘法结合律的具体应用。

3. 注视数学思想方法渗透

小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有:图示法、举例计算法、假设法、联想法、逻辑推理法。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思维水平帮助学生选择不同的方法,并将这些方法的适用范围及利弊进行剖析,让学生实现解题方法优化的自我建构。

4. 正确认识计算的价值,提高有价值的数学思考

计算的确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提高计算的准确度与速度也是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计算的过程又是对法则的一次机械熟悉过程,从问题解决的层面来讲,程序性知识、策略性认识的掌握及数量关系的理解力远比计算能力重要。过分强调计算的价值,就会降低“有价值的数学思考”在课堂数学中的比重,导致枯燥的演练,挑战内容的减少而养成思维训练的惰性,也就无法实现创造性劳动带来的欢愉的情绪体验。

笔者在对学生进行应用题解题训练时,着重考查学生有序思维的能力,提高课堂思维含量的成分,就发明了“快速解题法”,将每道分步列式的结果用不同的符号来表示,这样就避免了计算的耗时对有序思维训练的影响,实践证明这是体现有价值数学思考的一种有益尝试。

5. 重视对概念、定律性知识的理解及文本内容的识记

概念、定律性知识的精确掌握,有助于判断与推理的顺利进行。有经验的老师隔一定时间后会要求学生背诵甚至默写这些内容,以保证学生必要的知识经验的储备。

6. 树立求新求异的思想

力求每次的教学设计与别人的不同,与自己以前的设计各异。并对这样设计的合理性以儿童学习数学的心理学、数学学科理论等不同角度提出反思,使教学设计更具科学与合理性。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对当今的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所作的思考,通过实践证明不仅能提高课堂效率,还能让不同层次水平的孩子都有新的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教育”。

关键字:戴伟,公平教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