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验园地 - 名师风采

王勇:谈说明性课文如何上出“语文味”

时间:2014-07-29

王 勇  中学高级教师,重庆市小语会员,重庆市合川区教育科学研究所语文教研员,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语文阅读学习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及教育对策研究”总课题组学术顾问。从事语文教学34年,先后担任小学、中学、教师进修、广播电视大学教师。先后主编《语文知识窗》和合编西师版课标语文教材三年级(上)《习作同步训练》《新编应用文写作》等著作13部,在国家、省级报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20余篇获得国家、省级一等奖。

教研理念:永远与一线教师同行        教学理念:本真语文  常态教学

 

再谈说明性课文如何上出“语文味”

——兼评西师版课标教材《漂浮的山》教学设计

重庆市合川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王  勇

当下不少教师都在谈语文的回归,谈本色语文、本味语文、语文味。那么,到底什么是语文味呢?又如何体现语文味呢?

我理解的语文味,应该包涵四层意思:一是知识训练。语文教学中,经过反复训练让学生获取语言文字知识,著名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早在1963年发表的《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一文中谈到:“撇开语言文字训练进行语文教学,这是一种半身不遂的语文教学。”二是习得方法。叶圣陶老先生说阅读“必须讲求方法”,“必须使种种学习方法成为学生终身学习之习惯”。三是形成能力。叶老说:“要知道所谓能力不是一会儿从无到有的,看看小孩儿养成走路跟说话的能力多麻烦。阅读跟写作不会比走路跟说话容易,一要得其道,二要经常地历练,历练到成了习惯,才算有了这种能力。”四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取向。概括地讲,就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能够获取语文字、词、句、篇的基础知识,积累优秀的中外先进文化,习得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形成听、说、读、写的能力;养成阅读兴趣、习惯和阅读品位,学会与人合作、和谐相处,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简单地讲就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当前语文教学中出现了语文淡化、目标虚化、“双基”弱化、训练空化等一些令人堪忧的现象,有的进行繁琐的内容分析或进行机械、重复的单项训练,忽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有的脱离课文的语言,做天马行空的发挥或在人文内涵上深挖洞,课上尽情展示教师的“文化底蕴”,甚至把阅读课上成文学欣赏课,忽视学生基础语文能力的培养;有的“肢解”课文,剥离文本,一部分进行所谓的工具性基础语文能力训练,一部分进行所谓的人文性和文学素养的教育,丧失了语文学科本位,严重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当然,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这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话题,本文单就说明性较强的文本(或习惯称作说明文)如何上出语文味作为话题,谈谈个人的看法,与同仁们分享。

科普说明文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和了解说明方法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等功能。但由于这类文章没有具体的故事情节,因此很容易被上成科学课或常识课,使教学过程显得枯燥,学生学得乏味。在以往曾听过的小学说明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将重点放在文中科普知识的讲懂讲透上。如在听一位教师上《捞铁牛》一课时,这位教师将水缸、泡沫、沙子等搬上了讲台,美其名曰直观教学,整节课围绕“浮力”进行,结果语文课成了科学常识课,丢掉了语文课的本质: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样的语文课,毫无语文味可言。

如何才能让说明文教学更具“语文味”?重庆市合川区新华小学张继老师做了很好的尝试,她在《漂浮的山》教学设计中,彰显了语文意识、基础意识、文本意识、训练意识,体现了说明文教学的语文味。

《漂浮的山》列在西师版课标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三课,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介绍了漂浮的山“随波逐流”的景观——冰山的身高、外形、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以及漂浮的特点。教者抓住中段年级孩子学习的特点,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从重朗读训练、基础训练、语言感悟训练、语言实践迁移训练四个方面设计、教学,引导学生用喜欢的方法掌握生字,重视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领悟课文内容,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事物变化的特点,以尊重学生个人的独特感受的语文意识,注重拓宽学生思维和想象的空间,收到了很好的语文教学效果。

重视朗读训练。语文味的第一特征就是读。阅读教学就是以读为主,就是要充分地读,以读入情、以读知意、以读感知、以读促思,读什么?读文本的重点,读内容的要点,读表达的特点,读作者情感的生发点,读事物的视觉点。虽然科普说明文简洁通俗,但作为一篇文章,所叙述再客观,文字再严谨科学,都包含着作者的情感,因此在教学中着力去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再通过朗读获取作者透过文字想要表达的情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为此张老师在本课的教学中设置了四处朗读:一是教师开课时听写中的导读,二是泰坦尼克号撞冰山的事例,三是介绍冰山身高的拟人句,四是介绍冰山漂浮特点的拟人句。这个设计的特点是:第一,强化初读。初读很重要,初读就是让学生直面课文,入主课文,在初读中对课文语言整体感知、感悟,为精读、研读奠定基础。许多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忽视初读,这是不对的。第二,重视精读、研读。在教学设计中,张老师抓住课文的核心问题是泰坦尼克号撞冰山的事例、介绍冰山身高的拟人句、介绍冰山漂浮特点的拟人句,引导学生把握重点段落或句子,从而理解、领悟全篇课文内容,把词、句、段的学习操控在整体目标之下,从而形成了从整体到局部,再到词句学习的顺序。这就是我们通常讲的读实。第三,重品读、美读。读的手段是为读的目的服务的,不同的读的形式有不同的作用和效果。品读、美读就是把课文读活,引导学生品味、鉴赏语言文字本身的美和运用之妙。张老师在读的方式上设计了自由读、展示读、分男女读、齐读、默读等不同形式的读,避免了在同一个层面的重复读,单一形式下的反复读,体现了以读为本的语文教学本位。

重基础训练。基础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是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感悟文本的前提,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载体。但是,就基础训练而言,老师们容易步入的误区是单调的、枯燥的、机械的听说读写训练,看似很有语文味,实际是缺少灵魂的语文课。有效的语文课,是把工具性与学生语文能力与发展融为一体的,在设计与教学中,充分体现语文味。张老师的基础训练就是一个好的范例。

一是重视积累与运用,她的积累与运用的设计非常巧妙,把听、写与情感熏陶即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地融合,让我们感受到语文味之醇厚。

在美丽的地球上,有一种会漂浮的山——冰山,它们大多诞生于南北极地区。请写“诞生、地区”。它们就像一个个顽皮的“大个子”,在大海上有的作长途旅行,有的则在离家不远的地方逛一逛。请写“逛一逛”。这些“大个子”在海上随波逐流,任意漂浮,曾给人们留下了惨痛的记忆。请写“随波逐流”。其中最悲惨的一次海难莫过于1912年首航横渡大西洋的泰坦尼克了。请写“泰坦尼克”。

通过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述,引出课文关键语句,让学生听写生词,既避免了传统形式听写的枯燥和单调,遵循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写字的规律,也借机回顾课文内容,形成阅读期待,为精读铺垫。

二是抓关键词,引导学生准确理解词语之妙。在教学中抓住了“随波逐流”和“藏”字,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语言环境,感受冰山漂浮的特点,同时感受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在潜移默化中指导学生解词方法和作者用词的准确,并让学生透过文字去深刻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在这样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会解词和运用。

三是抓住关键句,感受句式的丰富。抓住关键句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要害,一方面关键句对于理解课文内容是关键,一方面对于培养学生语言感悟能力和运用语言能力也是一个关键。我们的许多老师在抓关键句时存在许多困惑。张老师抓住关键句“这些顽皮的‘大个子’在海上到处漂流。它们有的可以作长途旅行,有的则只能在离自己家不远的地方逛一逛”,并设计了不用修辞的句子让孩子进行比较,体会文本语言的丰富性、修辞的精彩性。

如出示两组句子进行比较,你更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体会拟人句的妙用。

A:这些顽皮的“大个子”在海上到处漂流。它们有的可以作长途旅行,有的则只能在离自己家不远的地方逛一逛。

B:这些冰山在海上到处漂流。它们有的漂到很远的地方,有的漂得不远。

重语言感悟。淡化对说明方法的讲解。比如让学生体会冰山的高、体积大,摒弃了传统的说明文教法,过分强调知识性,而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体会,她是这样设计的:

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A:“北冰洋……90米。”B:“北冰洋的冰山……厚达6倍。”(抓住数字“134、90、1-2倍、6倍”引导学生体会,渗透“列数据”这种说明方法,并板书:列数据。)

在引导学生对文本语言有了感悟后,在总结学生发言时,指出他们刚才说的举例子、列数据就是常用的说明方法,克服了机械训练的做法。

重语言的迁移。学习语言的最终目标是要学会运用语言。因此在课的结束处设计了一个冰山的自述环节。让学生在介绍冰山特点的过程中就把文本语言转化成了自己的语言,从而真正实现了语言的内化。教师用大屏幕出示的句式,有利于让学习困难的学生有话可说,既照顾了全体学生,又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总之,阅读课要上出语文味,是我们语文教学的追求,说明性课文的教学能否体现语文味?实践证明,回答是肯定的。只要我们坚守“语文姓语”,“语文教学就是‘口语’和‘书面语’的教学”(吕叔湘),坚持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就能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就能回到语文教学的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