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互动天地 > 交流探讨
搜索关键词
提问1

主题:陶文鹏谈诗词鉴赏 科目: 语文 



提问的问题内容:陶文鹏谈诗词鉴赏

答复
 

最近,在湖北省仙桃市召开的“张志公语文教材研讨会”期间,我有幸结识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文学遗产》副主编陶文鹏先生,并聆听了他关于诗词鉴赏的专题讲座。

他说,欣赏古典诗词首先要有感悟之情。学习古典诗词,要反复朗读,熟读成诵,在反复读背的过程中,慢慢品味。对于觉得陌生的诗词要先自己理解、体味,查文学史和有关注释,再回过头来对照自己的理解对不对。有的诗词,不同的版本注释也不一样,这就要认真加以分析比较,判断哪种注释更合乎作者原意,更合情理。如唐代杜牧的诗《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商女”,一般注释为“歌女”,而实际上应是“商人的妇人”。“隔江”,有人注释为“秦淮河”,而历史学家陈寅恪解释为是金陵与扬州一江之隔,她是在扬州唱。意思是点歌的达官贵人让商人的妇人唱《后庭花》。这是诗人谴责达官贵人不知亡国恨,是对达官贵人辛辣的讽刺。

在审美欣赏之前,必须把诗词中的词语搞清楚。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对于“故国神游”,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说是周瑜神游故国,有人说苏轼在湖北黄冈也可以神游他的家乡四川。联系全词内容,这里是诗人想像当年周瑜破曹的情景。“故国”,旧国,这里指旧地。有人这样断句:“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前后语意不连贯。应断在“我”后,这样才能表现词人面对边疆危机的加深,目睹大宋朝廷的委靡慵懦,渴望有像周瑜那样称雄一时的杰出人物,来扭转这很不景气现状的心情。读诗词,要逐字、逐词、逐句地抠,把内容弄懂了,才谈得上欣赏。

欣赏诗词,不能用数学家的思维方法。唐代诗人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明代杨慎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对此,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着,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同样,“四百八十寺”是唐人强调数量之多的一种说法,即说明建筑宏伟的佛寺非只一处。

欣赏诗词,也不能穿凿附会,刻意求深。唐代诗人韦应物《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首诗写诗人春游西涧赏景和晚雨野渡所见。诗人是以情写景,借景述意。但诗中有无寄托,寄托何意,历来争论不休。有人认为它通首比兴,是刺“君子在下,小人在上”;有人认为“此偶赋西涧之景,不必有所托意”,实则各有偏颇。在中唐前期,韦应物是个洁身自好的诗人,也是关心民间痛苦的好官。在仕途生涯中,他常处于进仕退隐的矛盾之中,这首诗就是抒发他矛盾无奈的处境和心情。思欲归隐,故独怜幽草,无所作为,恰同水急舟横。诗中表露出恬淡的胸襟和忧伤的情怀。

在欣赏诗歌时,不要过分叫真。因为诗歌往往不是确指。有些诗词很美,至于什么意思,让诗人自己走出来解释也说不清楚。我们大体了解就可以了。

学习诗歌,要了解一些诗歌规律,来体会古代诗歌独特的艺术手法。如,唐代诗人贾岛的诗《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首诗的特点是寓问于答。三问三答应该是:你的师傅哪里去了?答:师傅采药去了;到哪里采药去了?答:到山里采药去了;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顶、山脚哪个地方?答:茫茫白云,捉摸无从。三番答问,逐层深入,表达感情起伏跌宕,情深意切。这就表现了诗人对以采药为生、济世救人的隐者钦慕而不遇的怅惘之情。
陶先生还说,在欣赏诗歌时,将自己的鉴赏与别人的鉴赏进行比较,也是一种好的方法。要多读一些古诗词鉴赏类书,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陶文鹏先生发表过不少诗词鉴赏文章,他的《古典诗词名句掇英》一书,即将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阅读并加以比较。千万记住,欣赏是一种再创造,不要满足于别人的欣赏文章。

提问2
主题:尹世霖谈语文素质教育科目: 语文
 
答复
 

尹世霖先生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已出版过《尹世霖儿童朗诵诗选》《童话朗诵诗选》《校园朗诵诗》《小朋友朗诵诗》《让诗长上翅膀》《节日集会朗诵诗选》《夏令营朗诵诗集》《智慧儿歌》等诗集,还有《养“吊死鬼”的孩子》等电视剧、《金翅膀──尹世霖儿歌童诗专辑》等录音带、《唱给大海的歌》等童诗电视艺术片等。我对尹世霖先生久慕其名,读过他的很多诗歌,在电视屏幕上不断见到他忙于儿童诗朗诵大赛的身影。可直到1999年年底,在语文出版社、中国语文报刊协会等单位在香山召开的“21世纪中小学语文教育座谈会”上,我们才有幸相识。这次座谈会规格高,尹世霖先生就是出席座谈会的三位作家中的一位。会上,他受中国作家协会的委托,向座谈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从作家的角度谈了他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意见,非常坦诚,又非常公允,给与会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会后,我向他表示了采访的愿望,因为彼此都忙于工作,直到最近我才和他就中学生如何学好语文问题畅谈了一次。

谈话从语文教学改革谈起。他说,目前,教育界正处于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时期,社会上对中小学语文教育十分关心,发表了很多好的意见。语文老师不要把问题往自己身上揽,他希望语文教学界多听作家们的意见,这样对教学工作有益。应试教育给广大师生套上了枷锁,学生只会写“八股文”。只有让学生自由作文,才会写出好文章,如“新概念作文”就有一大批思想活跃、生动新颖的文章。最近,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有线电视台与华夏书苑联合举办的“我和童话有个约会”有奖征文,获一等奖的两名同学都是普通中学的初中学生,其中北京173中曹殿秋写的《最后一条龙》,故事性强,写得很大气,很深刻,很有想像力。这是真本事,按考试的几类文标准衡量不行。
接着,尹世霖先生满怀深情地谈起自己的母校北京二中的文学传统。这里要交代的是:北京二中是一所老学校,一所文理兼备、人才辈出的名校。社会上流传“二中出作家”,的确如此。如:50年代建国初期就有以“神童作家”闻名的刘绍棠,新作不断惊动文坛的丛维熙,又有接踵步入文坛的韩少华、尹世霖、舒乙;60年代的孙武臣、关登瀛、刘霆昭;70年代的施亮、李培禹、杨大明;80年代的韩晓征、刘慧军、王蕤;90年代后期在校就已出书的朱佤佤、许言、张悦悦等,真是后浪推前浪,代有新人出啊!

首先,北京二中出来的作家人数多,影响大,如丛维熙担任过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刘绍棠担任过中国作协副主席,丛维熙、舒乙均为中国作协委员。尹世霖是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刘绍棠的《青枝绿叶》《多吃了几斤盐》,韩少华的《温馨的风》《记忆》等都曾被编入中学语文教材。

其次,北京二中作家群从事创作的文学样式广、水平高。小说、散文如丛维熙的大墙文学、刘绍棠的乡土文学、韩少华的京味文学,文学评论有孙武臣,儿童文学及历史文学还有尹世霖,报告文学有陈维伟,诗歌、随笔有陈援、君璞,影视文学有李洪洲,戏剧文学有李才雄等等。他们都是在自己所从事的文学创作中的佼佼者。

值得人们思考的是,为什么建国50年来,北京二中不断涌现出作家群?对此,梁新儒校长认为北京二中有明确的办学宗旨:“全面育人,发展特色。”几十位作家的相继涌现证明了办学宗旨的正确。学校历来重视“特长生”的培养和扶植,韩晓征、刘慧军、王蕤、孟繁聪、张悦悦、李泳等青少年作者,都荣获过学校颁发的特长生奖状,乃至区、市颁发的金帆奖、银帆奖。

尹世霖先生十分自豪地说,北京二中有良好的文学传统。著名戏剧艺术家焦菊隐在解放前当过二中校长。历届校长和语文老师都为广大学生创造民主、自由的氛围,鼓励、扶植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年近九十岁高龄的潘逊皋老师先后教过他和刘绍棠、韩少华的语文课,他在作文讲评课上,常朗诵学生的佳作。
北京二中开展许多语文课外活动。以尹世霖本人为例,1953年他从青岛考入北京二中参加的第一个活动是演讲比赛,获班级第一名,全校第二名(第一名是韩少华)。高二年级时,他朗诵自己创作的诗歌《前进吧,人民海军》,表达了他对海军的崇敬和向往。高中毕业前夕,参加学校征文比赛,写了5 000字的《上海屋檐下》剧评,获优秀奖。三次大的活动至今历历在目,令他难忘。现在,北京二中仍然坚持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在课外活动中延伸课上学习的内容,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能力。

我采访结束时,尹世霖先生送我一本他主编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作家摇篮──文学之星从这里升起》。读了之后我对“北京二中出作家”的社会评论更加坚信不疑了,对“中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语文”找到了明确的答案: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名师的精心指导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文学新苗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沃土。这些新苗善于从沃土中汲取营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尹先生希望中学生既注意在课内打好基础,又不满足于课内学习的知识,努力在社会实践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创造才能,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素质。

提问3
主题:科目:
 
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