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简介

 

敦煌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镇,也是沟通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咽喉”之地。凿于敦煌市东南鸣沙山东麓断崖上的莫高窟久已著称于世。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原意是指“沙漠的高处”。它始凿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上下五层,高低错落,鳞次栉比,南北长约1600米。现尚保存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的洞窟492个,窟内有壁画约45000平方米,彩塑像2415身,另有数以万计的影塑(略如浮雕)佛像。如果将壁画连接起来,可以组成一个长达25千米的画廊。壁画内容大量描绘了人们生产活动的片断,如耕作、收获、伐木、射猎、饲养、加工、制陶、运输等;还保留了大量亭台楼阁、宫殿城池、塔寺、店铺、桥梁、水榭等古建筑形象和各种装饰图案、佛教史迹等等,构图精细,栩栩如生。窟内众多的艺术作品生动地反映了我国6世纪到14世纪的部分社会生活及艺术发展情况。它是目前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画廊,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宗教的极为珍贵的资料。1987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定,敦煌石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