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理念
本课力求将感受的语言(古诗)转化为实践的语感,在多方营造的自主学习氛围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其在参与中自悟自得、张扬个性,进一步感知古诗的韵律美及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通过诵读,了解诗意并展开想象,感受诗句所描绘的画面。
3在诵读的基础上,背诵古诗,感悟古诗的韵律美。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了解诗意并展开想象,感悟诗句所描绘的画面。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片、课件(诗文画面)或教学挂图、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学生:课前读自己喜欢的唐诗,搜集有关描写雪的诗词,了解诗人。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雪激趣,引入课题
1教师启发谈话:说说自己见过的雪景。
2课件或挂图展示雪景图,板书课题,学生读题,结合看图,读懂“江雪”就是江上的雪景。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古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尽可能在脑海中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2学生借助拼音小声地拼读诗歌,圈出生字娃娃,把自己认为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3学生自主识字。(可以采用抢读、轮读、合作读等方式交流认字方法,注意读准“踪”“蓑”“翁”“径”等字,中间穿插组词、说话练习)
4通过识字游戏“拔萝卜”检查字音的落实情况。
5课件出示“径”、“孤”、“独”、“翁”、“寒”等字,学生自由观察,自由说记字方法及要写好这些字的关键点。
6指导书写,着重指导书写好“寒”字。
7学生书空,描红,书写,相互评改。
三、读通古诗,读准字音
1自由大声地练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古诗。
2抽读,生评生读。
3学生齐读古诗。
四、朗读全诗,了解诗意
1听录音朗读,感知古诗韵律,回忆五言绝句的读法、学法。
2学生练读,教师指导读好重音和停顿及节奏、韵脚,感知古诗的韵律美。
3进入情景,学生自主学习古诗。
(1)出示自主学习提示:对于这首古诗,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能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一说;擅长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
(2)学生交流,集体评议、补充。
说
①播放音乐,抽生描述:冬天到了,北风呼呼地吹着,接着下起了鹅毛大雪,一连几天也不停,到处是白茫茫一片。所有的山上都看不见一只鸟在飞,所有的路上也看不见行人的足迹。但在冰天雪地里,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却孤零零地坐在一条小船上,独自在这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②师:刚才这位同学描绘的好在哪儿?引导学生评价,强调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自然、生动、有创造性地描述。
③你有什么补充的?
画
①展示有代表性的简笔画。
②用诗句来描绘自己的画。
③引导讨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如何在画面上表现出来的?
读
①抽生读。
②集体评议,指导读好停顿、节奏、韵脚。
③练读:
想同学描述的情景,边想边读;
看课件或老师的简笔画,边看边读;
听音乐感受诗的意境,边听边读;
用迁移法读懂“千山”、“万径”;
用看图法读懂“鸟飞绝”、“人踪灭”;
用词意连接法,体会诗句所描绘的寒冷景象。
五、品读古诗,背诵升华
1在古朴的音乐中,让学生再次看图、想象,读出诗的韵味。
2通过反复朗读达到背诵:自由试背、看图背、同桌互背、集体背、指名背等,中间适时加以评议。
六、拓展延伸
1用自己的话说说《江雪》的意思。
2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描写雪景的诗词。
3完成课后第2、4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