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

 

寓言: “寓”,寄托; “言”,讲道理。寓言是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道理的文学体裁。它是人民的智慧、经验和知识的结晶。来源于古代人民的口头创作,借助某种自然物(动物、植物、无生物)或人的活动现象,表现对某种人或社会现象的评价、赞扬、批判或嘲讽的作品。它反映了人民健康、朴实的思想,闪耀着人民高尚道德情操的光芒,蕴藏着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表现了人民优越的艺术才能和幽默情趣。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寓言成为一种独特的文体,它的主要特点是:

⑴一般用一个假托的故事来隐喻,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⑵大量采用拟人化的手法。

⑶具有强烈的夸张和讽刺的意味。  

寓言创作 

我国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寓言创作就已经非常繁荣了,像《自相矛盾》、《螳臂当车》、《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叶公好龙》等都是非常优秀的作品。后来唐朝柳宗元、明朝刘基等,也创作了许多有名的作品,如《黔之驴》、《卖柑者言》等。

在外国,《伊索寓言》在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就广泛流传了。现在我们读到的《伊索寓言》是后人整理、记录而成的,共收集了三四百个寓言故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民反抗压迫的斗争精神及生活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