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教学设计2

 

设计理念

借助图文声像和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述,将学生带入“春天大地复苏,去唤醒沉睡的种子”的探究性学习情景,努力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突出低段语文随文识字、自主识字、读演结合的教学特点,尊重学生,顺学而导,实现师生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书写课后的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通过朗读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背诵课文。

3观察身边的景物,去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

1熟练地掌握生字的读音,正确地书写要求写的字。

2通过种子的生长,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或挂图)、种子头饰。

学生: 观察春天事物的变化;亲手种一粒种子,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设计〖*2〗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1出示多媒体课件(或挂图),教师配乐朗诵,感受春天大地复苏的景象:春天来了,春姑娘轻轻地挥舞着她的衣袖,于是春风吹遍了大地,春雨沙沙沙地下了起来,冰雪融化了,小溪水一路唱着欢快的歌儿流向远方。

2从刚才的画面中,你发现春天有什么变化呢?(引导学生发现:春风吹来了,春雨下起来了,冰雪融化了。)

3是呀,大家都从冬天里醒来了,可你瞧,还有谁在呼呼大睡呢?(多媒体课件或图画出示种子在地下沉睡的画面。)

4今天,就让我们和土地妈妈一起来唤醒这些淘气的种子吧!(出示课题:种子。)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个角色?(板书:土地妈妈、种子。)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勾出生字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生字,比比谁读得准。

4发现容易读错的字并正音。

前鼻韵母:阵。

后鼻韵母:场、轻、掌、向、空。

读准声调:几、打、掌。

5多媒体出示生字词语,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6指导识记生字。

你能记住这几个生字吗?想想你能用什么方法记住它。(引导学生采用加一加、减一减、猜谜语、编儿歌等方法记住生字。)

7读课后第二题的词语。

8分段自由读课文,口头填空并读一读:

春天来了,春风吹来,冰雪融化,可是()还在雪被下没有苏醒,()把它们叫醒了,它们一个劲儿地往上长。

三、朗读课文,感受种子破土发芽的景象

1朗读第一、二段,说一说这两段讲了哪些景物。

2自读第三、四、五段,说说读后的收获。

土地妈妈为什么会生气?她是怎么做的?她是真的生气了吗?(指导学生朗读,重点体会土地妈妈对种子的疼爱。)

3 顽皮的种子是怎么做的呢?(多媒体展示种子生长的过程,老师适时解说,并出示第六段的内容。)

(1)齐读,说一说。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谁来当当顽皮的种子,把这个过程演一演?

4当种子探出身子时,它发现外面是万里蓝天,一片阳光,于是它一个劲儿地长啊长。(同时展示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

5配乐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四、指导写字

1多媒体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同桌互相认读,比比谁读得准。

2学生做“找朋友”(组词语)的游戏。

3老师范写,学生观察笔画的位置,重点指导写“孩”字。

4学生练习书写,老师巡视指导,及时纠错。

五、扩展活动

1说一说:春天里还有什么醒了?

2画一画:美丽的春景图。

3找一找:春天在哪里?

(周秀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