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教学设计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放教学录像或幻灯片,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介绍西柏坡,再请学生读课题,并借助拼音自主认识生字“柏”、“坡”。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3.再读课文,读通句子。

4.同桌互读,并相互纠正字音,认读生字。

5.全班交流,重点读准“经”、“碰”的读音。

6.用“坡”、“起”、“行”分别扩词(注意多音字“行”的不同读音、不同词义)。

三、引导学生读中体会

1.指名读课文,大家评议。

2.在读中巩固识字。

3.(出示课件)让学生了解石碾、石磨。

4.在黑板上写上“西柏坡”、“北京”,老师强调这两个地方的联系,帮助理解第5行诗的意思。

5.告诉学生“俺”字是北方方言,就是“我”的意思。

6.齐读课文。练习背诵。

四、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齐读要求写的字。

2.找出左右结构的字,仔细观察,再说说该怎样写。

3.教师示范写“多”字,强调上下部分的起笔“撇”的位置。

4.“里”、“面”是独体字,笔画排列要匀称,注意笔顺。

5.“起”是半包围结构,捺要写得稍长。

★ 西柏坡村始建于唐代,是平山县中部山区的一个村庄,位于太行山东麓滹沱河北岸柏坡岭下。西柏坡距平山县城50千米,距省会石家庄90千米。抗日战争时期属晋察冀边区。

1948年5月,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移驻西柏坡。西柏坡作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成为当时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在西柏坡居住10个月,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