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平的手》教学案例

 

1. 认识本课生字,会写部分生字。认识并书写基本笔画“乃”(横折折钩)。

2. 能联系生活经验体会动词,在阅读中感悟词义,在运用中加深对词义的感受。

3. 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喜欢读课文,有主动阅读课文的兴趣。初步形成尊敬长辈、关爱他人的品格和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师: 教学挂图;生字词卡片。

学生: 在音乐课上学习《我有一双勤劳的手》这首歌; 在美术课上学画手。

“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的确,平平的手就是一件难能可贵的“宝”,这双手能画画,这双手更能扶起爷爷,能给奶奶打扇,能和爸爸妈妈一起劳动。这是尊敬长辈、关爱长辈、体贴他人的手,这双手是自主能干、带来欢乐的手。这双手是“怎样的一双手”?或许你还有许多见仁见智的想法,就让我们在课堂上质疑、探究,尽情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吧!

本课以家庭四个主要成员的口吻,分别叙述了平平的手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帮大人们做过的事。由于课文段式基本相同,所以在理解课文时,不必逐段分析,通过自由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的品读,整体上感知、把握课文的内容及主题。

学习这篇课文的重点是学会本课的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建议本课用1~2课时。

 质疑可以激起我们学习的兴趣,引领我们边读边思。就本课题目,学生或许会提出问题,如: 平平的手能干什么?平平的手是一双怎样的手?

 “一边……一边……”是我们比较常用的句型,可结合课后第二题学习,也可以让学生练习用“一边……一边……”说话。

 “扶”、“摇”这两个动词,表达了平平对老人的尊敬和关心。 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平平尊敬长辈、关爱他人、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体验阅读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语感。课文以设问的方式结束全文,不但使这篇短文更为有趣,也巧妙地引导孩子们回想全文,整体感知课文。让孩子们尽情说说自己对平平的手的看法。

 “扫”和“送”是平平随妈妈、爸爸参加劳动。

 生字的读音以学生自主认识为主,再通过开火车、同桌互查等形式巩固认读,在检查中,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提出需要注意的地方。如: “平”是后鼻韵,“拿”、“奶”是鼻音,“怎”是平舌音。 引导学生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手都做过些什么,让老师、同伴、长辈更了解你、喜欢你、欣赏你。

 可引导学生先填词,再练习说话。

 重点指导“奶”字的书写,这个字第四笔是一个新笔画“  ”(横折折折钩)。这个字同时也是书写的难点,右边较大,左边的女字旁应稍稍瘦一些,让一让,这样两个部件合在一起,才能显得和谐优美。“爸”字也不容易写漂亮,这个上下结构的字写好“父”最关键,注意要把它摆在上半格的下中位置,撇、捺的开口要大一些,能盖住下面的“巴”。

一、 质疑激趣,引入新课

读课题和文末的一句话,说说你想知道什么。(平平有一双怎样的手?)

二、 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平平画了一双小手,长辈们都夸平平的手真能干。)

三、 自主识字,互相评议

1. 学生自学本课的生字、新词。同桌互查互评。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掌握新的基本笔画和部件。

2. 交流难点之后,学生自主完成课后练习。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四、 再读课文,自主释疑

平平有一双怎样的手?(尊敬长辈的手,劳动的手,给人带来欢乐的手。)

五、 升华情感,总结学法

1. 你喜欢平平吗?为什么?

2. 学了这课,你有什么收获?你用自己的双手做过什么?给大家介绍介绍。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通过这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六、课后活动,拓展思维

组织开展以“我有一双×××的手”的口语交际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