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时 立体图形(二)

重庆市大足县龙岗第一小学 刘圣萍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4页例1,练习二十二4~6题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

1.加深学生对已学过的体积公式的理解和掌握,能正确计算物体的体积。

2.进一步了解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系统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3.充分让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动手操作,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复习圆柱、圆锥、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模型或者实物,直尺、软尺、石头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教师:老师有一块石头,想知道它的体积是多少,谁能想一个方法帮帮老师吗?

学生:将石头浸入装有水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或圆柱形容器……

结论:上升部分水的体积就是石头的体积。

教师:今天就来复习立体图形的体积的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体积计算的复习

[点评:由熟悉的生活切入课堂,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亲切感,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学习积极性。]

二、整理与复习,梳理知识

1.自主确定复习目标

教师:关于这些立体图形的体积,你们已经知道些什么?还有什么问题?这节复习课你准备怎样复习?(先请同桌先互相说一说,然后交流汇报。)

2.整理复习要点

1)回忆复习体积公式?(2)这些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3)这些知识间有什么联系?

[点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确定复习目标,使复习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从而凸现整理建构时学生的自主性,并以这样的过程帮助学生掌握整理建构的能力。]

3.组织学生整理复习、梳理知识

1)回忆复习体积公式。学生汇报所学的体积公式,根据学生汇报顺序随机出示图形,教师在图形下板书体积公式。

S=abh

S=a3

S=πr2h

S=13πr2h

2)组织讨论:这些公式(除长方体外)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上台汇报自己是怎样推导的。老师为学生提供立体图形演示模型或者课件供学生介绍推导过程时选用,教师随机点拨。着重引导学生介绍圆柱的体积转化成长方体的推导过程和圆锥体积的推导过程。(让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立体图形)

[点评: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在这个环节为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材料,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放手让学生介绍公式的推导过程,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些公式,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小主人,教师成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3)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教师:这些公式看上去各不相同,它们之间有没有联系?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提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公式都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计算。教师板书统一的公式:V=sh。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三分之一。

[点评: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知识内化,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系统化。通过整理拓展学生原有知识结构。]

三、课堂总结,质疑学习

1)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质疑学习:关于立体图形的体积,你还有什么问题?

[点评:通过质疑学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开放的问题设计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整理复习和实践,拓展学生原有知识结构。]

四、练习应用,解决问题

1.独立解决第114页例1

教师巡视时重点了解学生解决情况,集体订正时适当点拨。

教师:解决刚才的问题用到了哪些知识?

2.练习二十二第4

看图列式,不计算。集体订正。老师注意巡视学困生掌握情况。

3.变式训练

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练习二十二第5题。学生读题,弄清题目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应该怎样解决?

2)练习二十二第6题。学生读题,审题,说出解题步骤,当堂订正。

五、全课总结()

六、课外延伸

1)同学们还记得乌鸦喝水的故事吗?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谁能用数学知识来解释一下其中的道理?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示?

2)课外思考题:练习二十二思考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

[全课总评: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有四个特点,一是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通过学生熟悉的事物、童话故事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二是倡导自主学习和自主建构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复习之中,并能“温故而知新”。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尽量让学生认真动脑,主动探究,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等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三是力求让学生的知识在复习与整理中有所拓展,帮助学生不断完善知识结构,逐步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四是努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在练习的设计上兼顾了内容的层次性、针对性、灵活性、综合性和实践性。通过这些训练不断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训练的兴趣,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