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潼南县玉溪小学校 周汝平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2页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十九第11,12,13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分析行程问题的基本方法,能够正确地解决问题。
2.通过改变条件或问题的复习,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分析数量关系的习惯,提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教学重点】
掌握解决行程问题的分析思路和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教师谈话,引入复习
教师:同学们,过去我们已经学过有关行程问题的知识。为了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正确地解决问题,今天我们进一步复习这方面的问题。
(板书:行程问题复习)
二、创设情境,复习行程问题
1.复习行程问题基本的数量关系
教师:同学们,今天早晨上学时,小刚由于走得匆忙,到学校后发现,数学课本忘记在家中,请你们帮小刚想想办法。
引导学生说出:(1)回家去拿;(2)打电话让妈妈送来。
小刚家离学校有840 m,小刚每分走60 m,要走几分?妈妈每分走80 m,要走几分?
引导学生口算,说说是根据什么数量关系列的算式,并说出算理。
板书:路程÷时间=速度
教师:要求路程、时间怎么办?
板书: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
教师:行程问题就是根据这三个量的关系进行解答的。
2.复习相遇问题
教师:除了上面的两种方法外,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引导学生说出:让妈妈送过来的同时,小刚也回去,在途中与妈妈相遇。
(1)多媒体课件出示:小刚家离学校840 m,妈妈每分走80 m,小刚每分走60 m,两人分别同时从家和学校相对出发,经过几分两人相遇?
学生独立解答后,师生共同总结:路程÷(小刚的速度+妈妈的速度)=相遇时间
(2)根据条件编问题
小明和小英分别住在学校的东、西方向,他们两家相距2 160 m,小明每分行70 m,小英每分行65 m。两人分别同时从家到学校,16分在学校校门相遇。
教师:同学们,谁能编求路程的问题?
学生编题:小明和小英分别同时从家到学校,小明每分行70 m,小英每分行65 m,两人16分后在学校校门相遇。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大屏幕出示)
教师:路程怎么求?
板书: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
学生分析列式:(70+65)×16
教师:这是一道求路程的问题,还可以怎么编呢?(求时间)
学生编题:小明和小英分别住在学校的东、西方向,他们两家相距2 160 m,小明每分行70 m,小英每分行65 m。他们同时从家到学校,几分在校门相遇?(大屏幕出示)
教师:求时间的数量关系又是怎么样的呢?
板书: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学生分析列式:2 160÷(70+65)
教师:以上两道题都是相遇问题中最基本的题目,它们解题的关键是什么呢?(速度和)
(3)多媒体课件出示:
①小明和小英分别同时从家到学校,小明每分行70 m,小英每分比小明少行5 m,两人16分后在学校校门相遇。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②小明和小英分别住在学校的东、西方向,他们两家相距2 160 m,小明每分行70 m,比小英每分多行5 m。两人分别同时从家到学校,几分在学校校门相遇?
问: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两题和上面两题有什么区别?
学生分析列式:①(70-5+70)×16②2160÷(70-5+70)
教师:有的同学说:“我觉得相遇问题的基本题并不难,就怕变,有点变化就不会解了。”那接下来我们就专门研究变的题目,请大家找出它的解题方法。
(4)多媒体课件出示:小明和小英同时从学校出发回家,小明每分行70 m,小英每分行65 m,16分后两人同时分别到家,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请学生回答怎样列式计算:(70+65)×16
(出示线段图)
教师:从线段图上看,这道题虽然方向上发生了变化,但是数量关系并没改变,因此解题方法完全相同。
教师:相遇问题中运动的双方在运动时间上也常发生变化。如同时出发变为不同时出发。(板书:时间不同时)
(5)多媒体课件出示:小明和小英从甲、乙两地相对而行,小明从甲地出发,每分行70 m,行了2分后,小英从乙地出发,每分行65 m,再经过5分两人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
教师:甲、乙两地距离包括哪两部分?(看示意图)
(强调:甲先走的和甲乙5分合走的)
板书:(1)70×2+(70+65)×5
教师:还可以怎样想?怎样列式?(看示意图)
①70×(2+5)+65×5
②(70+65)×(5+2)-65×2
[点评:通过改变条件或问题的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练习应用,解决问题
(1)出示教科书第92页“课堂活动”第1题。
①一辆客车从北京出发开往上海,4时行了360 km。照这样计算,客车要多少时才能到达上海?
②客车开出时,一辆货车同时从上海开往北京,平均每时行85 km,大约多少时与客车在途中相遇?
(2)组织学生合作讨论: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吗?
(3)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4)全班交流。
第①题:
学生1:1260÷(360÷4)
学生2:4÷360×1260
学生3:4×(1260÷360)
学生4:用比例解。
解:设客车要x时才能到达上海。
3604=1260x
……
第(2)题:
学生1:1260÷(90+85)
学生2:用方程解。
解:设大约要x时与客车在途中相遇。
90x+85x=1260
……
[点评: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解决数学问题,是发展求异思维和促进每一个学生得到不同发展的有效途径。]
四、课堂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九第11,12,13题。
五、课堂总结
教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了行程问题,你有什么收获?
[全课总评: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有三个特点:一是教学活动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努力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二是让学生经历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思维发展过程,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三是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中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