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要把握好几个“度”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课堂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成为课堂组织的主流,多媒体手段的使用为创设情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然而任何手段和形式都是为内容、目标服务的,我们必须考虑它的有效性,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施水平。我认为组织课堂教学必须要把握好几个“度”。

一、知识铺垫不过“度”

“铺垫”是为新知学习铺路搭桥,它可以给学生以明确的思维指向,减少盲目性,能快速涉及问题的实质或典型方法,能及时扫除新知学习的障碍,提高效率。由此看来,适量的铺垫是必要的,但是,如果知识铺垫过多,就会降低学生思维难度,遏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如,我听到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的简便运算》一课中,由于例题4.25÷2.5×9.9+0.17中难点较多,跟前面的知识跨度较大,为了分散难点,教师进行了一系列的铺垫工作。先出示一道题3.7×89+0.37×110,让学生讨论这道题可以怎样简便计算?(通过讨论得出可以进行转化,把0.37转化成3.7或3.7转化成0.37)接着出示一组同类填空题:

①32.4×0.9+324×0.01=32.4×0.9+()×()

②1.57×86-14.7×8.6=()×()-14.7×8.6

③31.2+3.12×9=()×()+3.12×90

④28.6×10.1-2.86=()×()-28.6×()

让学生一题一题填空,回答。然后再出示例题,让学生自主尝试解答。其实学生尝试解答例题时,思维价值已经不大了,这就属于铺垫过“度”了。我认为,铺垫时只要做到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知识的迁移就可以了。像上面这节课,只要选择2题让学生讨论总结出转化的方法,就可以进行例题的尝试了。

二、情境创设求精“度”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然后再展开一系列的数学活动。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防止学生的思维定势,引发学生的创新。但是,有时候我们对数学与生活联系的理解过于追求形式,为了情境而情境。如上《年、月、日》这课时,老师投影了《生日快乐》的画面,问:“同学们,你们喜欢过生日吗?,能告诉大家,你的生日是哪年哪月哪日?”结果,学生对过生日太感兴趣了,除了回答老师的问题,还七嘴八舌地说:“我今年过生日,爸爸带我去无锡玩了一天。”“我过生日时妈妈带我去吃肯得基了。”“我过生日时收到了很多礼物。”……老师接着再让学生同唱《生日快乐》歌。就这样,一个导入花了6、7分钟,接下来上课时,有些学生还沉浸在过生日的回忆中。有时教师上课还挖空心思,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创设的情境一个接一个,一堂课下来热热闹闹,学生开开心心。但我们不禁要问:这些情境的创设真正是为教学服务的吗?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数学思考能力有没有得到提升?是否把数学课上成了故事会呢?我认为,教学时要务实,不能把情境当作装饰品。创设的情境必须与教学内容相吻合,必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情境的创设在于精而不在于多。

三、课堂提问有深“度”

我们常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能给学生的思维以方向和动力。然而,并不是每个问题都能这样奏效,其主要原因是有些问题的空间太小。目前,在相当多的一些数学课中,教师问得太多太细太直,学生不需要进行努力思考就能轻易得出答案。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表面上课堂气氛热烈,实际上思维含量很低,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有一堂公开课,上的是《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师在出示了一组数之后,通过一系列的提问来“启迪”学生发现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1、看看这些数的个位上的数字有什么的特征?2、我们能用判断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的方法去判断吗?3、把这些数的所有数位上的数加起来,你发现了什么?4、你能总结出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吗?这样提问环环相扣,细致又到位,可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想一想:学生在这种水到渠成的问答中究竟作出多少思维的努力呢?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他认为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这才是好的教学。根据他的理论,我们在教学中设置的问题应该尽量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不能老是在低水平上重复,必须有一定的难度,既使学生能够达到而又不能轻易达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跳一跳,摘到果子”,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真正高明的提问艺术,是既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答案,又能让学生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充分显示其自主性和创造性。

四、小组合作讲效“度”

现在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大家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获取知识、学会学习已经成为共识。但是,是否每个问题都要让学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一番呢?有一位老师在上“质数和合数”一课时,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概括出质数和合数的定义,然后针对“1”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为什么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其实,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是数学上的规定。这样的问题没有探讨的价值,并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有时很适合让学生来小组合作研究的教学内容。教师合作前没有很好地组织、指挥,合作时没有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合作后也没有组织学生很好交流,造成了“走过场”的现象。甚至,有的教师一味追求小组合作的形式,一堂课短短40分钟,竟安排了七八次小组合作,试想这样的合作能有什么成效呢?在大力倡导学习方式转变的同时,我们应该全面完整地理解合作学习的意义,正确把握合作学习的实质。一般情况下,应选择一些个体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或适合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的东西作为合作学习的内容,通过小组讨论,互相启发,达到优势互补。在开展合作学习之前要有一定的准备,要进行合理的分组、分工,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必须的合作技能。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进行调控和必要的干预,要教给学生一些探索、发现的方法,不断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把学生的探索引向深处。这样的小组合作才会有“1+1>2”的效果。

五、课件运用要适“度”

近年来,在公开课中,多媒体教学渐成时尚,似乎没有多媒体课件,教学就难登公开课的大雅之堂。诚然,多媒体辅助教学图文并茂,充分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给课堂教学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它那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使学生学习兴趣倍增。然而,一味追求时尚,追求场面上的好看,花了很多时间精力设计的课件,并没有真正为教学服务。如有一位教师上的一堂公开课,学生被虚拟导游带到了“动物王国”,跟小白兔玩了一场游戏。又跟小熊进行了一次比赛,接着帮小猪解决了一个问题,闯过了一关又一关,等导游跟大家说再见时,下课铃声就响了。表面上看学生是活动的参与者,但整节课学生没有提一个问题,都在绕着电脑转。而电脑课件中一系列问题都是教师设计的,学生并没有得到“质疑”的机会,也就失去了主动权。因此,课件设计时必须要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最好要增强课件的交互性,使课件能根据教学需要来进行随意调度,但有时很难做到这一点,所以不应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有时一些传统的教学工具反而更具有灵活性,能更好地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其实,一节课只要利用课件突破一两个难点足矣,不要面面俱到。只要真正把教师感到难以讲清的问题用多媒体特有的优势讲清楚就可以了。

总之,课堂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不要把教学改革仅仅停留在表面上,不能只做做“花架子”。课堂教学中的每一步设计,每一个提问,每一次合作,都要适“度”,这样才能给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学习的主动权才能真正还给学生,才会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