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城中心小学 朱晓栋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十二册(苏教版)
【教材简析】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主要是为讲解正、反比例做准备的。例题的教学,要使学生认识比例的意义和各部分的名称,掌握两个比组成比例的条件,并知道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项,而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个项。同时,通过对比例式的观察和分析,归纳出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比”,(板书:比)你们知道在我们人体上有许多有趣的比吗?例如: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的长度的比大约是1:1,身高与双臂平伸长度的比大约也是1:1,身高与胸围长度的比大约是2:1,脚长与身高长度的比大约是1:7……。
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什么用处呢?比如:你到商店去买袜子,只要将袜底在你的拳头上绕一周,就会知道这双袜子是否适合你穿;你如果是一个侦探,只要发现了罪犯的脚印,就可估计出罪犯身材的大约高度……。
这里,实际上是用这些比去组成一个个有趣的比例去计算的。你想知道什么叫做比例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板书课题: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二、进行新课
(一)以旧引新
1.口答:什么叫做比?什么叫做比值?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2.求下面各比的比值,指出哪些比的比值相等。
12:16 3/4:9/8 4.5:2.7
5:1/2 10:6
指名学生板演后,引导学生观察:哪两个比的比值相等?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在上面的这些比中,有整数比、小数比和分数比,也有整数与分数比,但只要两个比的比值相等,就可以说这两个比相等,用等号连接起来。
板书:4.5:2.7=10:6
3.教师写出一个比16:4,要求学生说出一个比值和它相等的比。
16:4=_:_
[引导学生发现比值相等的比,并用等号连接,让学生初步感知到比例与比有关,渗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为理解比例的意义做好铺垫。]
(二)教学比例的意义
1.出示例1。
根据下表,先分别写出两次买练习本的钱数和本数的比,再判断这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
第一次 |
第二次 |
买练习本的钱数(元) |
1.2 |
2 |
买的本数 |
3 |
5 |
2.组织讨论。
(1)这本练习本
第一次买练习本的钱数和本数的比是1.2:3
第二次买练习本的钱数和本数的比是2:5
(2)这两个比的比值各是多少?它们有什么关系?
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说明这两个比也相等,我们就可以把这两个比用等号连接。
写作:1.2:3=2:5
3.教师小结:像1.2:3=2:5这样的式子都叫做比例。
4.提问:什么叫做比例呢?你能归纳出比例的意义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5.组织小组讨论。
(1)比例有几个比组成?
(2)是不是任意两个比都能组成比例?
(3)判别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关键要看什么?
6.做一做。
(1)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6:10和9:15
(2)20:5和1:4
(3)1/2:1/3和6:4
(4)0.60:0.2和3/4:1/4
(2)写出两个比值是5的比,并组成比例。
(三)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1.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
(1)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例如:1.2:3 = 2:5
—内项—
——外项——
(2)想一想:比有几项?
(3)说出下列比例中各项的名称。
6:10=9:15
0.6:0.2=3/4:1/4
2.通过“补项”游戏,揭示比例的基本性质。
(1)先请学生想好一个比例,如:6:3=8:4,让学生告诉老师其中三项,老师迅速“补”出另一项。如,当一位学生报出6:3=8:x时,教师补上x=4。
开始学生感到奇怪,经过一番讨论,学生发现: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教师揭示: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就是比例的基本的性质。
[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发现规律,总结概括性质。]
3.做一做: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1)6:3和8:4
(2)0.2:2.5和4:50
(3)1/2:1/3和18:12
当学生判断感到有困难时,教师引导学生这样做: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将等号两端的分子、分母分别交叉相乘,如果积相等,就能组成比例,积不相等,就不能组成比例。如:0.2/0.5=4/50
因为0.2×50=2.5×4,所以0.2:2.5=4:50。
三、巩固练习
1.说说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
2.小华第一次用0.36元买了3本练习本,第二次用0.5元买了5本练习本。分别写出每次买练习本用的钱数和本数的比,求出比值,看这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3.分别应用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1)6:9和9:12
(2)1:4和7:10
(3)0.5:0.2和5/8:1/4
(4)3/4:1/10和7.5:1
4.把9×4=18×2写成一个比例。
5.猜数游戏。
(1)4:3=8:( )
(2)15/18=()/6
教师小结: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知道了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另外一项,这是我们下节课要研究的内容“解比例”。
四、课堂作业
五、课堂小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