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沙坪坝区树人小学付秋萍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4页例2,课堂活动第2,3题及练习一的第5,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出勤率、合格率、成活率等百分率的意义,掌握常用的百分率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明确百分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各种百分率的意义,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某公司要招聘一名技术工人。有2个人进入决赛,下表是他们的决赛成绩。
姓名生产零件个数合格零件个数
张红10094
李超8076
如果你是公司的总经理,你准备录用谁?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比较合格零件占生产零件总数的百分之几,谁高就录用谁。
教师: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用到有关百分率的知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百分率。
板书课题:百分率。
[点评:“如果你是公司的总经理”这一教学情境的创设富有挑战性,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很快地主动进入学习情境,又渗透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教学理念。]
二、探索交流
1.理解出勤率
出示例2:比较两个年级某天的出勤率。
年级应到人数实到人数
五年级10096
六年级200196
教师:什么叫出勤率?怎么求出勤率?(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
学生试着计算,抽生板演汇报。
小结:出勤率是指实到人数是应到人数的百分之几。
96÷100=96100=96%
196÷200=196200=98%
因为98%>96%,所以这天六年级的出勤率要高些。
讨论:以上两个年级缺勤人数相同,为什么六年级的出勤率要高些?
[点评:用学生身边熟知的事物为题,从学生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和运用数学,来理解出勤率的计算方法,使学生顿生亲切感,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了数学与周围世界的联系,感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的事实。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既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又让学生获得了成功体验。]
三、开放练习
教师: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求百分率呢?能举例说一说吗?现在让我们再走进工厂、学校、军营,去研究百分率问题。
1.根据这些要求,你觉得可以进行什么百分率的计算
(1)花生榨油——出油率(2)学生考试——优秀率
(3)产品检验——合格率(4)制作盐水——含盐率
(5)人员考勤——出勤率(6)射击测试——命中率
2.选择喜欢的百分率,说出计算方法
提问:产品检验只能计算合格率吗?
3.比较各百分率的共同点
(1)意义:都是一部分的数量与总数量相比。
(2)题意:把总数作为单位“1”的量;都是要计算部分量占总量的百分比。
[点评:通过让学生找生活中用到的百分率的问题,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模型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教师通过精心的选题,精巧的构思,把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设计成一个个具体的问题,紧紧围绕百分率这个中心问题,环环相扣,激励学生应对挑战,层层推进,不断体验成功。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归纳,总结出求百分率的方法。]
四、综合应用
1.求出勤率
(1)某班50人,今天缺席2人。求出勤率。
(2)某班50人,今天出勤48人。求出勤率。
(3)某班今天出勤48人,缺席2人。求出勤率。
学生解答后,引导比较,深化认识:
(1)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2)解题方法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引导归纳:不管条件怎么变化,始终要从题意中分析数量间的关系,找出单位1的量。
2.判断
(1)学校上学期种的105棵树苗现在全部成活,这批树苗的成活率是105%。
(2)六年级共98名学生,今天全部到校,六年级今天的出勤率是98%。
(3)25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水的含盐率是25%。
(4)张师傅生产技艺十分高超,生产的产品合格率高达120%。
引导思考:有没有超过100%的百分率?
3.完成练习一的第5,6题
[点评:通过让学生计算出勤率,比较几道题的相同与不同,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再让学生用今天学到的百分率的知识来解决一开始提出的假如你是公司总经理,你决定录用谁?让学生再次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
五、全课总结
教师: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点评:借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以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百分率为例子,使数学教学由“知识课堂”实实在在地走进了“生活课堂”,变“学知识”为“学经验”,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鲜活和有意义,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不仅学会知识,更懂得生活中处处有百分率,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