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  
        长沙市芙蓉区育才学校    张勤英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2页例6,第123页“做一做”中的题目及练习三十二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税收的作用,理解应纳税额、税率的含义,了解常见税种。  
        2.能运用百分数的知识正确计算应纳税额。  
        二:能力目标  
        1、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具准备  
        
          - 学生课前去进行各种税种的调查,初步了解它们的含义。 
 
          - 将有关纳税的知识制成专题学习网站。 
 
          - 对学生的电脑操作进行培训。 
 
         
        教学过程  
        
          - 新闻导入 
 
         
        教师:同学们喜不喜欢看新闻啊?喜欢看哪一类新闻?老师这里有这样一则新闻,看!  
        点击《纳税专题学习网站》第一版块:偷税漏税,听新闻:刘晓庆偷税漏税事件  
        教师:这段新闻说的什么事?  
        教师:哦,刘晓庆偷税漏税被抓起来了,犯了罪呢!依照法律,她应该怎么做呢?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关于纳税的知识。  
        板书:纳税  
        二、了解纳税及其作用  
        教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最想了解哪些问题?  
        在BBS留言版上发表意见,然后提交!  
        浏览,统计提交人数,算算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  
        教师:关于纳税的问题很多,你觉得应该先解决什么问题呢?  
        板书:WHAT  什么叫纳税?  
        WHY   为什么要纳税?  
        教师:我们就先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要解决这两个问题,你能想到通过什么途径,用什么好办法呢?  
        办法真多,都能行!  
        现在我们采用哪种方法最好呢?  
        看,网站里有五个版块,你认为应该到哪个版块去找呢?  
        浏览纳税资料里的内容,看谁最快找到答案!  
        指名回答。  
        教师:什么叫纳税?(齐读)纳税就是根据国家各种税法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为什么要纳税呢?纳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等事业。  
        我们通过网上自学对纳税有了一定的了解,那接下来你认为要解决什么问题呢?  
        到底怎么纳税呢?  
        三、了解纳税的知识  
        张老师为了上这节课,到处了解纳税的知识。我的姐姐是一个会计师,昨天我正好看见她要去交税,在填一份表格呢,我赶紧拿了一份。大家看看!表格上都有些什么?你看懂了吗?  
        相机板书:   应纳税额    
         各种收入   税率  
        这些都是专业名词,挺难理解的,瞧,鼠标在这些词上有什么变化,你发现什么?  
        现在请你浏览这部分内容,不懂的可以讨论。  
        在学生浏览的同时,请人汇报,什么叫税种,有哪些税种。  
        重点理解税率:什么叫税率?怎样计算税率呢?  
        相机板书税率公式。  
        根据你对税率的理解,如何计算应纳税款?  
        相机板书计算应纳税额的公式。  
        应纳税额  
        还有什么问题吗?              
        四、教学例6.  
        回忆一下,你最喜欢去哪些地方?大家最喜欢去的----肯德基,要不要纳税?  
        当然要啦!  
        瞧:(点击例6)  
        如何理解按营业额的5%纳税这句话?如何列式计算?  
        集体解答,输入答案。3000×5%=150(万元)  
        五、练习:我是纳税人  
        刚才我们是怎么帮肯德基餐厅计算税款的?  
        大家还想不想自己做一回纳税人啊?这里有会计,有财务科长,还有公司职员,请你点击角色进入,算完后提交,老师来统计正确率。  
        六、观察与思考  
        看到这三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税种不同,税率也不同。  
        各种税率是国家用法律的形式规定的。你猜猜:张老师最想了解哪种税的税率?为什么?  
             板书各种税率。  
        七、拓展  
        那你能帮张老师算算我要交多少个人所得税,一个月实际发多少工资吗?  
        (锁屏)浏览  
        有的这么多,有的这么少,我到底是多少工资啊?  
        你上怎么算的?  
        (先算工资,再算税款,最后算实发工资)  
        好的,谢谢大家,我一定会依法纳税的!  
        嗳,刘晓庆是怎么偷税漏税的呢?  
        哦,那你想对她说点什么呢?  
        说得真好!那我们要让更多的人都依法纳税啊,请你为自觉纳税设计一句广告语吧?  
        迅速提交到BBS,浏览,读几条。  
        “依法纳税,人人有责”那么作为小学生能做些什么呢?  
        八、总结  
        请说一说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作业:帮爸爸妈妈算算要交多少个人所得税。  
        板书设计  
        纳    税  
        what 
        why               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  
                                   45%      3%        5%。。  
         应纳税额=税率      
        
 
            ×100% 
            
          例6:  
          3000×5%=150(万元)  
          答:这个酒店七月份应缴  
          营业税150万元.  
            
          教学设计说明 
          纳税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必须了解和掌握的数学知识和社会知识,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所以本课的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教学设计中,力求体现以下一些基本特点. 
          1.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首先,通过录像创设学习情境,引入课题.使学生体验到所要学习的内容在现实生活中的普遍存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在纳税的作用、应纳税额及税率的教学时,教学内容的选择都力求体现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感受到所学习的内容在生活中具有广泛作用,有利于提高他们对数学价值的认识.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过程中去.在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纳税和认识常见税种时,充分利用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学生通过对教师提供的信息和自己在课前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和讨论,从中感悟到纳税的重要作用,理解常见税种的含义,掌握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同时,使学生的主体精神也得到了良好的培养. 
          3.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课堂练习中,学生完成各种应纳税额计算的练习后,再让他们展开想象.通过这样的练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让学生在课外开展实践调查活动,把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所有收入X税率=应纳税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