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计时方法和小时的由来?

古人用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亥,把一天分为十二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小时,如巳时相当于九至十一时,那时候,白天靠测量太阳的影子,夜晚用漏壶滴水测时,但这不是最早的测时方法。

在这以前,古代人根据太阳的起落和人兽的活动来计时,把一天分为鸡鸣、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昃、哺时、日入、黄昏、人定、夜半十二个阶段,由于季节的不同,具体的时间差竟达两小时,因为不太科学,终于被十二支计时法所替代。

另外,古代还有报更(又叫打更)的计时法,把夜间分为五更:相当于现代的时针上七点到九点一更,九点到十一点为二更,午夜十一点到一点为三更,凌晨一点到三点为四更,凌晨三点到五点为五更。

北京时间的由来

电台报告时间总是说:现在是北京时间××时。

“北京时间”双是怎样来的呢?

原来,地球上不同地点的人,看到太阳通过天体子午线的时刻(即正千十二时)是不一样的,为了统一,天文学家规定东西两地相隔经度十五度,时间就差一小时,地球自转一周为三百六十度,一天分成二十四小时,所以地球一上时就等于自转十五度,国际上把全球分为二十四个“时区”,我国使用的是东经一百二十度的标准时间,属于东八区,“北京时间”就是东八区时间。

小时的由来

人们几乎每天都要和钟、表打交道,“几点钟”、“几小时”这些话一天也不知要说几遍,可是为什么要把两个钟点之间的间隔称为小时呢?既然有“小时”,又没有“大时”一词呢?其实“大时”的确有过的,“小时”也是从“大时”引申而来的。

在中国古代,人们用“铜壶滴漏”的方法计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戌、亥。对应于今天的二十四小时,半夜十一点到一点的时间为子时,一点到三点为丑时,三点到五点为寅时,其余的依此类推,古代的一个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所以,当钟表刚刚传入中国是,就有人把一个时辰叫做“大时”,新的时间一个钟点叫“小时”,以后,随着钟表的普及,“大时”一词也就消失,而“小时”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