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6页例2,练习二十二第7~10题。

【教学目标】

1.能根据具体问题情境分析数量关系,能正确解答较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能根据具体问题情境来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分析分率句。

①八月比七月节约了111。②现在的产量比原来增加了18。

在弄清单位“1”的基础上,让学生尽可能多的从中得到更多的信息,全班评价。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将继续解决生活中的分数问题。

[点评:在分析分率句活动中,强调分析多样,这就为后面学生用多种途径解决问题打好基础。]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2。

出示例2主题图,教师提问:你从图中你获得哪些信息?

指导学生从图中获取三个信息:①黑山镇计划退耕还林1840公顷;②第一年完成计划的12;③第二年完成计划的38。

教师提问:根据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对于简单的问题要求学生直接列式解决。教师板书其中的第一个问题:两年共退耕还林多少公顷?

教师: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先画图帮助我们分析。

教师: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题中的信息画出来。

多数学生可能会用线段图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在此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用多种图形来表示。

全班交流画图情况,教师结合长方形图进行分析。

教师:这道题的两个分率句都是谁为单位“1”,要求两年共退耕还林多少公顷必须先求出什么?

学生交流后,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教师巡视,发现学生不同的解法,并板书在黑板上。

全班交流两种解法:

(1)1840×12+1840×38

(2)1840×(12+38)

请板书的同学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教师重点分析第2种解法。

提问:12+38是求什么?1840×(12+38)又是求什么?这两种解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根据回答,教师小结:要求问题既可以先分别求出每年的退耕还林公顷数,也可以先求出两年退耕还林面积共占计划单位“1”的几分之几,再求出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同桌互相交流两种解法。

教师:按照刚才我们分析方法,这道题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提出一个问题并解决)

学生在练习本上提出问题,并解决,教师巡视指导学困生。

全班交流所提问题。重点分析:第二年比第一年少退耕还林多少公顷,还剩多少公顷两个问题的不同解法。

2.即时练习,应用提高。

练习二十二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边做边思考:这两道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全班讨论:用去了13和用去了13千克有什么不同?

根据交流,明晰分数作为分率与数量的区别。

[评析:在新课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的能力,同时紧紧抓住例题中新的知识点展开教学,重视学生画图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教师较好处理了例题教学中“扶”与“放”的关系。]

三、课堂小结

教师: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解题的一般步骤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略。

四、综合练习

练习二十二第8~10题。

[评析:本课围绕问题解决的一般模式,按照获取信息,提出问题,画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思小结的程序进行教学,给学生今后解决问题的思路一种潜移默化的渗透。同时注重学生知识的主动获得,注重在不同的解题思路分析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