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位置的确定》教学建议

1.这部分内容建议用2课时进行教学。

2.第1课时教学建议。教学内容可安排例1~例3、第95页课堂活动和练习二十第1~3题。教学例1时突破确定物体位置的必备条件,出示坐标图,首先让学生观察,以学校为观测点,其余的3个单位分别在学校的什么方向(这是过去已知的知识),然后提出教科书上的两个问题,让学生去观察、讨论,得到对于同一个观测点,可能有在同一方向上的几个物体,而它们相距观察点的距离不相等,也可能距离相等,但不在同一方向上;最后讨论确定物体的位置需要哪几个条件,得出“确定物体的位置,要根据物体相对于参照点的方向和距离”这两个条件,二者缺一不可。

例2和例3可以作为一组进行教学,例2是根据给定的方向、距离以及比例尺在图上确定物体的位置,可以引导学生先确定观测点(参照点),再确定小明家和小辉家相对于学校的方向,并根据实际距离和比例尺计算出在图上要画的距离,最后在确定的方向上截取要画的线段的厘米数并描点写上名称。注意:确定东南方时要以东或南方为一条边作出45°的角。例3相对于例2而言,正好是逆命题,从图上观察3个处所相对于学校的方向,量出图上距离后,结合给定的比例尺,计算出3个处所相对学校的实际距离。此例题的教学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完成表格。

通过3个例题的学习,学生应该能独立或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第95页的课堂活动和练习二十第1~3题。教师指导时需注意:课堂活动第1题要求学生填出方向和距离;第2题的难点在确定东风村的位置。练习二十第3题,要求先画出方位图(坐标图),以运动场中心点为参照点,再确定出其他4个处所相对于运动场中心的方向,最后根据实际距离和比例尺计算出图上距离并作图。

3.第2课时教学建议。教学内容可安排例4、例5,第97页课堂活动及练习二十第4,5题。教学例4时,应先让学生明白“说小方家到公园的路线”是什么意思,说清经过哪里向什么方向走。因此,首先让学生观察平面图,要求看清楚每个单位(处所)的方向(某处在某处的什么方向),然后用铅笔将这些单位从小方家出发顺序用线连起来,再说一说从小方家出发到公园所经过的地方,每经过一处后所前进的方向,注意在指出行走路线时每次所指方向的参照点都在发生变化,如小方家的东方是医院,医院的南方是邮局……最后在学生连线的基础上说出从小方家去公园的路线就容易了。有了例4的学习基础,学习例5就容易了。先依据所告诉的实际距离结合比例尺算出每两处之间的图上距离,再根据方向和图上距离画出路线图,这个图与刚才在平面图上连线的图是差不多的。让学生独立画出路线(2)的图,可以给学生提供实际距离(用1∶30000的比例在例4的图上去量出图距,再算出实距),也可以直接让学生在例4的图上量出各段路的距离,就按这个距离来画图。(重点是画路线图而不是计算)

第97页的课堂活动和练习二十第4,5题没有太大的难度,一般学生都能顺利地独立完成。课堂活动第1题只需说出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与告诉的比例尺没有关系,当然,教师要求学生说出每一段走多远就需要比例尺了,怎样走较近也是可以直接观察出来的。课堂活动第2题,要指导学生确定画图的起点(即从家到学校是向家的什么方向走),引导学生回忆从家到学校的典型标志(单位、大楼、地名、山、河等),每一段路大致的远近,书上的空白画不下,可以用另外的纸画(可以统一纸,便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