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教学内容建议用4课时进行教学。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能用构建方程的方法解决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掌握从实际生活中收集、整理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
本节教学的难点是: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例1前,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复习一下构建方程的基本程序和格式,最关键的是:寻找相关的等量,确立等量关系式。因为构建方程解决问题是五年级的内容,学生可能有些遗忘。先铺垫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就降低了本例的教学难度。
教学例1时,教师可以利用教学挂图或投影胶片,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教学内容,让学生借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分析信息,寻找等量。在交流中突出其中的关键数量:“水泥有24吨”、“水泥是黄沙的2/5”,找出等量关系式“黄沙的2/5等于24吨”。由于黄沙的质量是未知数,故设黄沙的质量为x吨,这样学生就能顺利地构建方程。教师要理解教科书的编写意图,以方程解法为主线,同时又要注意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所以,呈现问题情境加以分析之后就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列式解决,然后再交流。因为“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历来就是教学中的难点,所以教师要把握要求,对学生要分开层次,一般学生可选择构建方程的方法,思维敏捷、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选用直接列除法算式的方法,不能一刀切。最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方程法及算术法进行比较,找出它们各自的优点与不足。
例2的第一个问题是用分数乘法解决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是用方程解决的分数除法问题,这两个问题的数量关系很容易混淆,学生难以判断是用乘法还是用除法解决。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从而确定是用乘法解决,还是用方程解决。因此,教学例2时,当把教学内容直接呈现给学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认真读题,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题目中的条件信息有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分组讨论各需要什么方法解决。接着让学生尝试列式解决所求的问题,最后全班交流,重点放在(1)、(2)两个问题的解法对比上,也就是教科书上的“议一议”的内容,让学生清楚,第(1)个问题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解决;第(2)个问题是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要建立等量关系式,构建方程解决,也可以直接列除法算式解决。
第54页课堂活动第1题和第2题配合例1的教学,第3题配合例2的教学。第3题让学生提问题,学生可能提出美人蕉有多少株,也可能提出月季有多少株,但必须让学生清楚,求美人蕉的株数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求月季的株数就是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两者的条件和问题不同,解决的方法也就不同。求美人蕉的株数要用乘法解决,求月季的株数就要构建方程去解决,或用除法去解决。让学生再一次感悟这两种问题在数量关系上和解答方法上的异同点。当然学生还可能提出其他的问题,教师要视其情况灵活处理,不可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练习十一中部分习题的教学建议。
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可以视其情况向学生介绍九寨沟,它位于四川省北部,是我国负有盛名的自然风景区之一,已登录世界文化遗产目录等,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热情。
第8,9题是和生物学科相结合的问题。学生做完后,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有关的知识。例如,鸵鸟高可达3m,翅小不能飞,但腿长有力,善于奔跑。它们生活在非洲草原和沙漠地带。再如蚂蚱是无脊椎动物,善于飞,主要吃植物的绿叶等等。也可以让学生去查字典,了解有关信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第12题是和中学物理相关连的一个问题,反映的是自由落体运动规律。但对本题,只要学生会算,教师不要给学生去讲自由落体运动,以免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困难。
思考题,可以用设未知数的方法解出来。设十位上的数是x,那么个位上的数是3/4x。十位上的数减去2就和个位上的数相等,也就是说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多2,由此得方程x-3/4x=2,解方程是x=8。即十位上的数是8,个位上的数是6。这个两位数是86。教学例3时,教师可以先了解学生对零花钱的使用情况,以及对零花钱支配的看法,然后引出例题内容。这样更能贴近学生的生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欲望。因为本例呈现的已知条件较多,数量关系比较复杂,所以,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分析题意,弄清数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必要时教师可以给出导语:本题要求的是什么?(小红存的钱数)小红存的钱数和谁存的钱数有关系?(小红存的钱数和小华存的钱数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小红存的钱数的6/5等于小华存的钱数)小华存的钱数和谁存的钱数有关系?(小华存的钱数和小明存的钱数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小华存的钱数是小明所存钱数的3/4)根据这些条件,你能找出相等的量吗?然后,让学生尝试解决,并在全班交流。在交流时,要让学生畅所欲言,有的学生可能用构建方程的方法来解答,也有的学生可能直接列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分步解答,还可能列出综合算式88×3/4÷6/5来解答。最后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不乱花钱、勤俭节约的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例4时,要注意创设现实情境,可以用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展现例题内容,及时板书和呈现已知的条件、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分组讨论,让学生找出等量,选出“巫峡长40km”和“西陵峡长度的1/2加上2km”这两个相关量来确定等量关系式,再接着让学生尝试按照构建方程的基本程序和格式解决所求问题,最后全班交流。基本问题解决后,再提示学生发散思维,列出不同的方程。如:1/2x=40-2。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班级的情况,适当展示、板书学生的思维方法,包括算术方法,如(40-2)×2。这样可以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以便灵活地选择有关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58页课堂活动共3道题,第1题和第2题配合例3的教学,第3题配合例4的教学。对于第1题,也就是主题图所呈现的信息,可直接交给学生提问题。不论提出“轻轨车每分行多少米?”还是提出“飞机每分行多少米?”解决的思路和例3基本类似。进行第2题时,要事前准备好测量的工具,如皮尺、直尺等,也可以让学生自备。活动时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也可以同桌两人互相测量。测量后要按教科书上给定的数量关系去计算,并相互交流。对于第3题,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本题与例4不同,本题是已知数比要求的数的几分之几少多少,例题是已知数比要求的数的几分之几多多少,不能简单地套用例题,要明白其中的道理。要让学生交流,切实理解本题与例题的区别。
练习十二中的各题都是生活中的一些现实问题。所以教学练习题时应注意引导学生将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尽量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同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怎样将自己的解题思路跟别人进行比较,发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从而改进自己的方法与策略。由于练习题的综合性都比较强,教师还要注意因材施教,加强差生的指导,同时还要注意分层教学,对不同的学生要求可以不同。对那些暂时还不能独立解答问题的学生,可以先缓一缓,降低一下要求。例如可以让他们先听其他同学的思路与方法,待他们理解之后,再独立完成。
第1,2题可配合例3,第3,4,5题可配合例4。第6题有多余的信息。学生解答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再提出问题,并解答。但不要求每个学生都达到这个要求。
第7题,先让学生提问题,教师可以灵活地选择部分问题让学生解答,然后进行交流。
对于思考题,可以设羽绒服的进价为160元,那么定价为160+160×14=200(元),打折后为:200×75100=150(元)<160(元),赔了。也可以把进价看作1,那么定价为1×(1+14),打折后为1×(1+14)×75100=1516<1,所以赔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