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学习正是基于这一理念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改变了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那种单一化、模式化、教条化、静止化的而产生的教学弊端,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很受教师们的欢迎。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大胆尝试,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建立自主、合作、探索、发现、研究等学习机制以提高教学质量,确实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平时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许多教师不乏改革的热情,却往往缺乏一些冷静与理智的思考。导致合作学习作为课堂点缀“走过场”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有效合作呢?下面,结合本人数学教学的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教师应该怎么做?
教师在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中所承担的任务、充当的角色是十分重要的,关系到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一个优秀的教师该做到以下几点:
1.营造和谐氛围
数学课堂中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置身于合作学习中,其前提是必须创设一个自由的言讨氛围;一个和谐、适宜的课堂人文环境。这就要求教师的态度、价值观、信念必须围绕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个中心,创设民主、和谐、开放的课堂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成为一种可能,合作成为一种需求;在这种氛围中一方面学生均有足够的时间与机会来表现自我,另一方面可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促使学生愿意大胆、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创设合作情境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个体不断与外界交互作用的过程,从这个角度上讲合作不是一种顺从,而是一种相互认同与接纳。要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除了创设外在的环境和氛围使学生敢于合作外,还必须创设能激发学生内在动机合作的情景或交流的意境,使学生感到合作的必要性。从内因调动学生合作的积极性,才能使合作学习更加有效。如在教学“统计”一课时,创设多媒体画面呈现各种大小车辆在立交桥上穿梭而过的画面,要求学生统计在这一段时间中各种汽车的数量。这个任务一个人无法完成,两个人难于完成,多个人来共同完成才能既准确又节省时间。因此有效合作需要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
3.把握合作时机
学生的合作形式要为内容服务,服从于学生对问题的研究。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把握好每一次合作的契机,在学生愤悱之时引导合作,让他们在交流、争辩中获得启迪、获得灵感;在学生需要帮助时引导合作,让他们又准确又迅速地完成一个人难以完成的任务,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在学生具备一定感性认识、小有收获时引导合作,让他们在交流中领略他人的思维策略与方法,不断地反思与吸纳,提升到理性的认识。如学生在学习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后,出示退位减法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速算比赛,比赛结束后让每组派代表说说计算方法,获胜的一组说出了竖着看的规律“后面的每一个算式的得数都比前一个算式的得数少一。”教师再适时引导“除了这个规律外,你们还想知道这张表中藏着的其他规律吗?先自己看一看,想一想再在小组中说一说你的发现。”这样就把学生推到了发现者的位置上,让他们带着极大的好奇心进行探索与交流,在合作学习中扩大交流面、获得思维的碰撞,自己发现规律。
4.由台前转向幕后
在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决不能定格在“表演者”位置上,而必须是由台前转向幕后,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参与”,成为学生学习的亲密伙伴。与学生一样平等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心平气和地接受学生地质疑、肯定与否定,师生缔结成为学习的共同体,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而互动与交融。对学生提供“到位”而不“越位”的帮助,学生能做的尽量让他们去做,学生能说的让他们来说。教师表面上负担减轻了,但实质上任务是加重了,他必须从更深层次上去思考如何指导与引导,才能使合作学习顺利进行,更加有效;必须随时处理合作学习过程中的一系列生成性的问题,随时地利用合作学习中产生的教学资源及时进行引导。
5.合理安排合作小组及分工
教师应该根据学习内容、合作条件等方面的不同来确定小组的规模。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Rogers)认为一般情况下4—6人的小组,每个人都乐意发表自己的见解,参与度高,合作效果也最为理想。当然,有时可以根据学习的内容把小组人数作适度的增减。其次,组员的构成也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混合编组”是最佳方案。把不同性别、不同经验背景、不同学习能力、不同个性的学生合理地编在一组,让他们的思想产生“聚合反应”,使得“整体大于部分相加之和”。但在保证“组内异质”的同时,应力求“组际同质”,把学习个体间的竞争转化为学习小组间的竞争,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习个体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合作小组内部必须进行合理的分工,以消除组员差异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由组内每个成员轮流担任。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报告员负责填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的汇报。只有小组成员之间相互配合,在共同的任务中明确各自的分工和责任,学生才能在合作中活而不乱,小组合作学习才可能取得成功。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就注意了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虽然四年级了,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倾向性还处于朦胧的状态,我就手把手地教学生合作,帮助学生分好小组,帮助每个小组分工,给每个人定好“任务”,教学生如何操作等。时间长了,学生合作的意识已形成,也已具备了基本的合作技能,再也不用怕学生走不到一块了。
二、学生应该做什么?
合作学习的成效如何关键看学生是否掌握了合作的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将合作的技能视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1.合作前要独立思考。
要使合作有效,合作前就应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前的独立思考是非常必要的,它关系到合作的质量如何,因为只有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学生对所合作的问题才能有一个较深层次的认识。在平时的教学中,多数老师都是把需要讨论的问题一出示,马上就放手让学生讨论,看似学生讨论得很热闹,真正有效果的却为数不多。很多学生要么人云亦云,盲目随从;要么坐享其成,对小组内的不同见解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同或反对,也无法吸取有效的成分修正自己的观点。这样的合作学习不但解决不了疑难,反而在无意中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有悖于合作学习之真谛。
2.合作中要会交流与倾听。
交流与倾听的能力如何关系到合作学习能否顺利进行。在交流方面,教师要培养学生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思维,层次清晰、声音适当、自信心足。对于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要求他们在必要的时候说明自己的思路。在倾听方面,要求学生必须轮流说。一个学生在说,其他人必须认真倾听,或者非常有礼貌地说:“对不起,你刚刚在说什么我听不太懂,请你再说一遍。”这也是允许的。在以往听课的过程中我们常见到的是一开始讨论,小组中几个人都在说,结果谁也不知道谁在说什么。讨论的声音大这也是一个普遍现象,似乎声音越大才越热闹、越有讨论的气氛,这其实很不好。在平时我就提醒学生:“讲话只要对方能听得见,不一定要声音很大。要尊重其他组的同学,时时记住他们也在讨论,不能影响他人。”这样,合作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3.合作后要表述。
小组合作之后,需要把小组里形成的最后结果用语言或其他的形式呈现给大家。在小组有明确分工的前提下,确定好一个发言人,还要组织好自己的语言,说的要有条理,要让别人听得懂。我在刚开始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训练时,每次都以卡片的形式给学生加以提示,教给学生汇报的流程,明确先说什么,再说什么,还要说出自己的理由甚至探究过程。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我留给学生充分的操作与合作时间对手里的圆进行探索,由于学生会探索出许多新的知识,说起来肯定会很乱,我就给学生制定了一个汇报表,学生只要根据老师的提示就可以有条理地说出自己的诸多发现了。后来,学生表达能力养成了,不需要教师所提供的固定格式也能很流利地发表小组的见解了。
4.合作后要反思与调整。
合作后的反思与调整是学生的思维在经过合作中碰撞后的一次内化与升华,在合作之后经常有一种现象就是学生在汇报发言的时候经常说:“我认为怎么样。”而不是说:“我们小组认为怎么样。”说明自己的意见在经过交流之后没有任何的修补,当然如果说:“我们小组的意见是什么,我保留了自己的意见。”这也是可以的,但事情往往是前者——不懂得反思与调整;而不是后者——表达上的失误。所以,经过每一次的小组合作之后,要求学生及时的反思、调整,为下次的小组合作做铺垫。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况下,借助他人的帮助,通过人际协作,利用学习资料构建自己知识的过程。合作学习是将个体间的差异当作一种教学资源,以达到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协同发展的目的。只要我们教师本着“生本”思想,与学生紧密合作,异化现象才能得以矫正,学生才能拥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才能多一些难以忘怀的探索,多一些令人激动的发现,多一些印象深刻的交流,多一些心情愉悦的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