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识圆的周长
(1)指一指。
教师:什么是圆的周长?(出示第23页上面的情境图)谁愿意到前面来指出这两个铁环的周长?
教师:每个同学手中都有一个圆片,同桌两人互相指出自己手中圆的周长。
(2)说一说。
教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圆的周长吗?
(3)归纳总结。
教师: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板书)
[评析:凭借学生对“周长”的认知基础,让学生指出圆的周长,说一说什么是圆的周长,进而抽象概括圆周长的意义,主动构建圆的周长的意义。有效的数学活动,既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又是学生发展思维、发展交流表达能力的过程。]
2.探究圆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关系。
(1)猜想。
教师:圆有大有小,圆的周长有长有短,请你大胆的猜想一下圆周长可能会和什么有关?
学生:我认为圆的周长会和半径有关,因为半径越长,圆就越大,圆的周长就越长;半径越短,圆就越小,圆的周长就越短。
学生:我认为圆的周长和直径也有关,因为直径越长,圆就越大,圆的周长就越长;直径越短,圆就越小,圆的周长就越短。
(2)实验探索。
①讨论选择方法。
教师:通过刚才的讨论交流,我们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圆的周长和直径、半径的关系非常密切。如果我们把圆的周长和直径、半径间的关系研究明白了,问题可能就迎刃而解了。
教师:研究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学生:可以研究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学生:也可以研究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教师:那我们今天就去研究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倍数关系,看看有什么发现?
②小组合作测量、计算。
出示实验报告单,从实验报告单上看,下面我们需要做哪些工作?
圆的直径圆的周长周长除以直径的商(保留两位小数)
教师:想一想,怎样才能测量出圆的周长?(用线绕一周,再测量线的长度;在直尺上滚一周)
教师:虽然这两种测量圆的方法不同,但是它们都是把圆的弯曲的周长变成了直直的线段。
③交流、分析。
反馈学生的测量和计算结果,教师填入表中。
教师:表中的数据是我们共同测量、计算出来的。观察我们实验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同桌同学互相讨论。
学生:我发现这些圆的大小不一样,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都是三点多。
教师:由于同学们在测量或者计算时存在一些误差,实际上,这个3倍多一些的数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这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
学生写2个π。
④了解圆周率的探索历程。
教师:其实,我们的祖先在很早以前就开始了对圆周率的研究。下面请同学们翻到第28页,我们来看一看“数学文化:圆周率之父——祖冲之”。
教师:通过这个数学文化,你知道了些什么?
教师:同学们,祖冲之是我们民族的自豪和骄傲。正因为祖冲之的杰出成就,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被命名为祖冲之山。现在就请同学们读一读祖冲之算出的圆周率。(3.1415926~3.1415927之间)其实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3.总结圆周长计算公式。
教师:现在我们知道了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π,也就是周长总是直径的π倍,那怎样计算圆的周长呢?
教师:如果用C表示圆的周长,那C就等于什么呢?(板书:C=πd)如果知道圆的半径,圆周长计算公式又该怎样表示?(C=2πr)
计算圆的周长,需知道什么条件?
教师:我们知道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在计算的过程中,一般取两位小数。(板书π≈3.14)
4.教学例2。
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提示用估算检查计算结果。
[评析:有前面数学活动的基础,总结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已经是水到渠成,整个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习例2这既是验证刚发现的圆周长计算公式,又是初步运用,巩固刚发现的公式,更是让学生经历科学发现的完整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