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堂好的数学课的标准

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评价一堂数学课应注意:教学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在数学态度、价值观及能力等方面发展到何等程度;帮助教师了解教学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教学安排和教学措施,从而更有针对性的施教。笔者认为,评价一堂数学好课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发扬教学民主。美国罗杰斯指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和信任,师生关系依赖于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课堂气氛可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情绪心理学家曼德勒也认为,宽松和生动活泼的气氛,可以使情绪具有动机缓和知觉作用的积极力量,它组织、维持并指导行为。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用尊重、平等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爱的气氛。在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下,学生才能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参与到探究的过程中来,从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挖掘他们的创新能力。教学活动是师生交往、积极主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通过努力,都能获得成功,教师不应只引导学生学数学知识,练数学技能,进行思维训练,更要让他们体验到平等、信任、宽容和关爱,应充分挖掘孩子的内在魅力,使每一个学生在学数学的中经常伴有轻松感、快乐感和成功感,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发扬教学民主,而且是一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金钥匙。

二、关注学习过程,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国传统的教学观把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看作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忽视了学生对数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严重地禁锢了学生的发展和提高。而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能动的发展过程,强调在教学中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堂好的数学课,教师应十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暴露学生学习知识的思维过程。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地学习。这种教学观念的具体体现之一,便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动手操作学具。例如:在教学“有余数除法”时,为了建立有余数除法的概念,我让每个学生拿出学具:盘子和桃。任意拿出几个桃都可以,每盘放几个自己决定,但每盘放的桃要同样多,看可以分几盘?在操作过程中,学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当出现剩余桃时,有人把剩的桃放在一边;有人不知怎么办时,索性用手拿着,向老师投来疑惑的目光;有人把剩的桃放在一个盘子里。这时我抓住机会组织学生讨论: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演示:8个桃,2个盘,每盘放3个,可以放2盘,剩下2个。我问学生:“为什么剩下2个呢?”学生答:“每盘放3个,剩下2个不够放一盘了,所以应该剩下。”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活跃了课堂气氛,启发了学生的思维,获得了直接的体会,知道了余数是怎样来的,建立了有余数除法的概念。从学生的操作中,我体会到了:一个成功的教学活动并不在于通过这一活动教给学生多少解决即定问题的答案。而在于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自主的提出了多少尚待解决的问题,使学生产生了多少值得他通过后继努力去解决的问题疑惑。

三、针对个性差异,促进全员发展。一堂好课,应该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数学课程标准上曾经指出:“教师应视差异为正常,不能强求学生在数学上取得同样程度的成功,企图让所有的学生在数学上取得优异的成绩是不现时的。教师应更多的关注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态度,特别要注意保护学生尤其是数学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性,并给予积极而善意的帮助。同时,对于学有潜力的学生,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数学课上,每次课后练习,我总是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能力等因素,把学生按差、中、优的级别,将练习分为A、B、C三级题型,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区别对待:A组学生求实,即要保证切切实实达标;B组学生求高,即要通过高标准达标。C组学生求活,即要灵活巧妙达标。在达成目标的途径上尤其注意低起点、小步子、多梯度,给学习困难的学生以更多的关怀与激励。用时又有很大的自由度,如对优生提出弹性要求,在写作业或测试时,可不做A级题,选做B级题,致力做好C级题,促使他们集中精力进行拓宽拓深,提高学习实效。课上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只要能达成目标的都得到认同和肯定,并鼓励越位,做到保基础与求超越结合。由于练习层次上的“上不封顶,下要保底”,使课堂成为每一位学生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舞台,这正符合了课程标准上指出的“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密切与生活的联系,加强应用意识。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一堂好课,不仅要让学生建构知识的意义,还应使他们懂得知识的来源和实际应用,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和应用中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信心,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和学精神。新数学课程也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关注数学知识的实际意义和实用价值,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例如在学习元、角、分的认识时,我安排了一次实践活动课。课前让学生准备一些生活中的物品,用标签标上价钱,并给物品编上号,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一名售货员在自己开的商店里进行购物游戏。学生在购物游戏中认识了人民币,掌握了人民币的一些基本知识(元角分的关系)同时还学到了一些购物的知识。通过创设购物情境,引导学生把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实践之中,让学生切切实实产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感受,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又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一堂好课,教师应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以一种满意的情绪对待学生每一点进步,以愉悦满意的情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宽容满意的情绪对待学生的差错,以兴奋满意的情绪激励学生创造性的学习,让学生在自尊、自信、自强中自主学习。教学过程关注学习过程,给学生留有探索空间,给课堂一点开放空间,使学生有创新的空间,使学生个性有发展空间。多给学生一点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多给学生一点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 。多给学生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多给学生一点问题,让他自己去找答案。多给学生一点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巩固知识注重应用意识,能力培养着眼全面发展,真正做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