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性”学习的策略

福建省永安市教师进修学校  吴光然

我校于2001年9月成立了“体验性学习”课题实验小组,主要研究如何让学生体验听形成与发展,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本课题于2002年9月被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立项为“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省级实验课题”。

“体验性学习” 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眼、耳、鼻等多种感觉器官或自己身体行为,反复观察、实践、练习,对情感、行为、事物的内省体察,最终认识到某些可以言说或未必能够言说的知识,掌握某些技能,养成某些行为习惯,乃至形成某些情感、态度、观念的过程。可见,体验性学习的实质就是实践。通过二年的课题实验,笔者认为,在课堂中实施体验性学习,要做好课前实践、课中实践、课后实践这三个步骤。

一、课前实践,初步体验教材内容。

“体验性学习”是以学生动手操作,直观感受等活动方式,获取感性材料和一定的经验,作为思维活动的基础,去认识新的知识。其过程也就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它倡导“先学后教” 因此,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先行体验学习内容。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初步的感受,而这种感受正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为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体验知识的产生、形成腾出更多时间。课前实践,初步体验教材的方式主要有如下三种:

1、自学教材。

课前,老师可设计好自学题,并教给自学预习的方法,使学生有目的预习从而实现初步体验教材内容的目的。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课,课前先让学生预习课本,重点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并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学生通过预习知道每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都有六个面、八个顶点、12条棱。通过制作长方体、正方体,又使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的点、面、棱有了初步的体验,为进一步学习有关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搜集资料。

搜集资料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以往老师在这方面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现在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利用阅览室、图书馆、网络等途径查阅所需资料。学生搜集、查找资料的过程,也就是体验教材知识的过程。如教学《统计图》前,先让学生自已去搜集或查找有几种常用的统计图,上课时学生汇报查找情况:学生甲说,我预习了课本,从书上知道常用的统计图有三种条形、折线、扇形;学生乙说,我到图书馆查到了,常用的统计图有三种;学生丙说,我是爸爸告诉我:计算机中的电子表格,有很多种统计图表,并打开电脑让我观看了各式各样的统计图表:有柱形图、条形图、折线图、饼图、面积图、散点图等十一类,每类又有许多种。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发现者的角色,在自主宽松地搜集、查阅资料的实践中,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和获取新知的快乐,既重结果,又注重过程。

3、自制学具。

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教具,不但能让达到预习目的,而且还培养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在做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例如在学习《时、分、秒》这课时,课前先让学生自己动手作做一个钟面。学生在做钟面的过程中,就体验到了:钟面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一个完整的时钟有时针、分针、秒针等基本知识。学生自已做的学具,虽说不如买的漂亮,但它却实实在在是自己的成果,用起来格外赏心悦目。

二、课中实践,体验知识的产生、形成。

课前的学习,从书本知道了一些数学知识,但这仅仅是一些表象。尤其是对一些实践性很强的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没有自己的亲身体验,难以理解,更谈不上掌握和运用了。为此,课堂上,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建构。

1、经历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认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笔者以为,要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关键是要让亲身经历这一过程。

如学习《统计》,课堂上,教师创设了情境:老师要带同学们去春游,现在有五个春游的地点,去哪里比较好?学生七嘴八舌,结果五个地方都有学生想去。教师说:这五个地方都有同学想去,我们就选择一个多数同学爱去的地方,想一想,你爱去哪里,就在黑反上把长方格子放在它的上方。尔后学生依次到黑板,将手中的长方形磁铁整齐地摆在自己所想去春游的地点。形成了一幅统计图。最后,根据统计数字确定了春游的地点。学生的这一参与,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不仅学习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初步认识了简单的统计图表,而且初步感受到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为形成统计观念打下基础。

2、模拟实践。

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一些知识无法在课堂直接体验,这时我们可采用模拟现场进行实践。如,在教学《利息》这一知识时,让学生分组模拟到银行存款、取款:从选择储蓄的种类到填写存单,再到根据存款到期取款时各种利率、个人所得税的计算等各个环节都由学生自行操作。这一模拟实践过程,不仅仅是利息知识理解、掌握,更重要的是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3、动手操作。

动手操作是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形成、发展的最基本、最简单的方法之一,在操作中对所数学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如,学习《圆的认识》后,让学生动手,在一个圆内画直径,看看能画多少条,量一量这这些直径的长度,通过这一操作让学生体验到圆的直径有无数条,每一条直径长度相等。这些都是来自学生的亲身体验,因此印象深刻。

4、参与活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要让学生有更多的知识体验,教师在课堂中就要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安排“多感官、多学生、多形式”参与的“三多”活动。

⑴多感官参与。让学生耳、眼、口、手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的大脑保持兴奋状态;感知比较敏捷,想象比较丰富,思维比较活跃,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正确的概念,并且记忆比较牢固。可见多感官的参与才能使活动效率提高,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多感官参与,主要表现在:动脑筋想一想,用眼看一看,动口说一说、动手摸一摸、摆一摆、拼一拼、折一折、剪一剪、围一围、画一画,量一量等。

⑵多学生参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体验具有直接性,获得的体验是自我的,他人无法替代。因而,体验性学习活动要求多学生参与,使每一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都有自已的体验和感受。要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就要改变过去那种只有少数精英表演,大部分学生成为观众的做法,采用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等形式,使全体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积极参与活动。

⑶多形式活动。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兴趣爱好极不稳定,如果长期只用一、二种方式活动,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而失去活动效果。因此,课堂上的活动要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如故事法、猜测法,游戏法、辩论法、实验法、操作法、调查法等,让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

三、课后实践,体验知识的运用。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数学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能使学生进一步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1、直接运用,让数学知识服务生活。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生活实际,更能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如在学习了《元、角、分》之后,让学生自己到商店购物,直接将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又如学习了《年、月、日》后,让学生自己编制作息时间表,让所学知识直接为自己学习生活服务。

2、自主探究,让数学知识拓展延伸。

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指导于实践。学生在课堂所学的知识是比较规范和典型的,但在实际运用之中并没有那么简单,而是要运用其原理进行一番的探索。如在学习了体积之后,布置这样的作业:用你学过的知识测量一个不规则的马铃薯体积,并写出测量的主要过程。这样的作业,有一定的挑战性。通过一定时间的自主探究。完成作业后,让学生在班级交流。交流中发现,他们所用的方法虽然不同,但运用的原理一样:都是将不规则的马铃薯,作为规则的长方体、正方体或圆柱体。这一过程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在实践运用中得到拓展和延伸。

3、解决问题,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有成功体验,使每个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化,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理想的发展。如在学习了《正、反比例应用题》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测量学校旗杆高度,测量学校教学楼的高度等。这样的作业,使学生既体验了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又体验到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所带来的愉悦和成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