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延华
课题 中位数和众数
教学目标
1、在具体问题中认识并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并解释它们的实际意义。
2、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平均水平。
3、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增强统计意识,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 认识并学会求中位数和众数,能结合情境解释其实际意义。
教学难点 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平均水平,知道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表示数据平均水平的优缺点。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要求小组成员的平均身高应该怎样计算?求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呢?
2、说一说求平均数的数量关系。
3、“平均数”是我们经常用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两个新朋友,中位数和众数。
二、认识中位数和众数
1、什么是中位数什么是众数呢?请同学们看题。(课件出示题)
2、哪一个数在最中间?(3) 3 哪一个数出现的次数最多?(4)
4、揭示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
三、进一步理解概念。
1、出示李叔叔应聘的情境。
2、讨论:既然用平均数不能很好的表示员工的平均工资水平,那么你认为用哪个数据来表示员工的工资水平更合适呢?
3、小组讨论得出结论:用中位数和众数都能很好反映员工工资水平。
四、解决实际问题。(课件出示练习题)
根据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数据代表。
五、课堂小结:
在实际生活中对于同一份材料,同一组数据,由于目的不同需要不同,选择的数据代表也不同,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文件我们会看到不同的结果,所以在分析数据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多角度的去思考,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六、作业:
1、搜集生活中的要考虑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的例子,并说出主要是考虑哪种统计量?和班上同学交流。 2、完成P89 小调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