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是为了帮我们更好的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数学课程改革中一个重要的新理念。通过教学我们要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所以在课堂上,我们就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更加生活化的情境,使数学知识不再是孤立的,不再是为了解题而解题。

一、创设情境引出数学知识,使学生发现数学来源于生活。

数学知识是来源于生活的,是在一个个活生生的事例中产生的。尤其是在孩子们身边,有许多他们自己的、遇到的或者已经解决的问题中都存在着数学信息及问题。我们在课上就要为学生创设一些情境,从情境中引出数学知识,使数学知识不再孤立。

例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的时候,与以往不同的是,不能只是简单的拿出几个算式让学生分类,而是创设了一个情境:小朋友们在公园里玩,有的在选购灯笼,有的在玩碰碰车,有的在种树,还有的在划船。让学生发现,在一个个事件中存在着数学问题,并有此展开深入地探讨,发现它们之间的相同与不同,从而引出乘法。

新教材在很多地方都体现了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的,我们就应该在这一新理念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教材及本班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创设更多的生活情境。使学生了解学习数学的意义,有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二、学以致用,在情境中巩固知识,使学生有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学习数学不只是为了解题而解题,尤其是在小学阶段,我们所学的知识更多的是为了能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数学学科更是如此。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就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一些生活中实际问题,使学生有用数学的意识。

例如:在学习口诀的过程中,教师不单单要让学生练习口诀和口算,还要让学生能用口诀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像:每个人用2根筷子,5个人用几根?7个人用几根?9个人呢?又像:一包方便面有5袋,3包方便面有几袋?等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达到练习口诀的目的。

北京师范大学王梓坤教授指出:“人们从实际中提炼数学问题,抽象化为数学模型,用数学计算求出此模型的解或近似解,然后回到现实中进行检验,必要时修改模型使之更切合实际,最后编制解题的软件包,以便得到更广泛的方便的应用。”我十分赞同王教授这一论述,这一论述是对人的活动中所包含的数学活动成分的最精确描述。因而,我们要在教学中突出数学来源于生活,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这一理念,从每一节课入手,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