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数学起源于生产实践,但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发展,现行课本中的数学知识大多已完全脱离了最初蕴育数学发展的基壤,使得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数学是抽象的、没有生机的学问。难道数学真是远离生活的科学吗?不。数学的发展之所以几乎与人类的文明同步,就是因为它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解放前,在城镇的大路旁边,有时见到各种碰运气、赌输赢的小摊。其中的一种,叫做转糖摊。笔者在初一代数式教学中,模拟了“转糖摊”小游戏,上了一堂生动活泼的数学活动课,完成了一次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发现过程,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为之用”的道理。
【课前准备】一块圆形纸板,一根粗铁丝,一根线绳,绳头系一重物。
【道具制作】在圆形纸板上画12个扇形格子,顺次序编上号,做成一个圆盘;粗铁丝穿过圆盘中心,做成一个可以转动的轴;轴的上端向外垂直伸出一根悬臂(可将粗铁丝折成90°做成),悬臂端吊一根绳子,绳头上有一重物做为指针。
学生课前就知道要做游戏,一直不知道做什么游戏,心存悬念,充满热情地帮助教师制作道具。
【虚拟游戏规则】假设在圆盘的1号、3号、5号、7号、9号、11号格子里放上价值10元的物品,在2号、4号、6号、8号、10号、12号格子里均放上价值5角钱的物品。谁交上1元钱(假设),就可转一下圆盘,等停转后,指针指到哪一格,便根据那格的数,从下一格起,按格往下数这个数,数到哪一格,放在格里的物品就归谁。
教师边演示边说明游戏规则,学生热情高涨,跃跃欲试,心想:盘子上,单数和双数格子各占一半。数到双数得“5角钱”,虽然亏了;数到单数得“10元钱”,可就赚了。“1元钱”不多,可以碰碰运气。于是争相排队等候,看看谁能得到“10元钱”。
一个学生摇了个3,其它同学都积极参与,帮他算出是6,“1元钱”换了“5角钱”,赔了。
第二个学生马上又摇了个6,结果师生共同算出12,又赔了。这时在众多挤着向前一试的同学后面,就有同学有疑问了,开始动脑了。又几个同学试过了,还是没有得到“10元钱”。只见有几个同学脸上露出了笑容,齐声喊到“没有10元钱,没有10元钱,老师骗人,老师骗人”,而其它同学有的似乎也明白了,有的还想试试,有的却愣住了。
师:为什么说老师骗人呢?
生1:按照这样的数法,是怎样也得不到“10元钱”。
师:为什么呢?
生2:单数的格子里放着价值10元钱的物品,双数的格子里放着价值5角钱的物品。按照这样的数法,是怎样也数不到单数格子上去的。
师(及时点拔):单数、双数也就是……
生3:单数也就是奇数,双数也就是偶数。
师:为什么数不到奇数格子上去呢?
生4:我一个一个地试过了,不管我摇得几,最后都数到偶数格子了。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生:……(说不清)
还有部分同学在皱着眉头不知所向。于是教师边板演边说:假如我摇了个奇数3,3+3=6,6是个偶数;假如我摇了个偶数4,4+4=8,8也是个偶数。
生(抢答):我明白了,道理很简单,因为: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这就是说,不管指针指在奇数还是偶数,最后数到的总是偶数格,赚的可能性是零。
全体学生都露出了笑容,同学们明白了。师把结论写在黑板上。
师:解放前,在城镇的大路旁边,经常见到各种碰运气、赌输赢的小摊。我模拟了其中的一种,叫做转糖摊,却被同学们识别了我的“诡计”。说明我们同学学了数学,就会用数学。
教师及时给学生以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的热情达到高潮。进一步引导学生回顾小学所学习过的奇数偶数的概念,并运用刚刚学到的代数式的知识,来证明上述结论确实成立;同时又提出奇数+偶数的疑问,并经过证明得出奇数+偶数=奇数
的结论。
师:通过这节活动课,同学们学到哪些知识?还有哪些想法?
生1:我知道了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还复习了奇数偶数的概念。
生2:小学的时候,都是老师教给我们一些知识,现在我明白了,有时我们自己也可以发现一些道理。
生3:不管什么道理,都得经过证明,才能说它是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
生4:老师,我还发现,我们学了数学,要会用数学才行,否则我们不就“上当”了吗?
生5:我还可以利用奇数+偶数=奇数来改造一下这个游戏。我把价值10元钱的物品放在偶数格子里,把价值5角钱的物品放在奇数格子里。规定指针指在哪一格,便根据那格的数,从这一格起,按格往下数这个数。
同学们畅所欲言,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直到下课同学们还在讨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从多方位、多角度着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不能单纯看重解应用题和常规建模教学,而将“数学之为用”论为新的“应试”训练,达不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难以真正实现培养学生“用数学于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我们应通过创造性的数学活动,让数学应用意识化为信念,伴随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成为终生享用的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