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意识:造就创新人才的关键

深圳市福田区福华小学    许远媚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具有创新能力是现代新型人才的标志。但创新能力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的是长期坚持不懈的培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我国教育思想观念的一次重大转变,更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又一次质的飞跃,它的影响与意义已不局限于教育自身,而必将对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关键在哪里?

创新能力并非遥不可及,而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然禀赋,它与人的智力水平并不成简单的正比,而更多地与文化习惯和教育影响有关。我曾经听过一个生动的例子:一位老师在一所幼儿园的黑板上画了一个圆,问:“小朋友们,你们想象一下,这个圆可能是什么?”结果在两分钟内,小朋友们说出了22个不同的答案。同样的实验到大学一年级去做,两分钟过去了,没有一个同学发言。老师只好点名请班长带头发言,班长迟疑地说:“这——大概是个零吧”。这个实验非常简单,却非常能够说明问题。大学生经过多年教育,建立一个信念:老师的任何问题都是有一个标准答案的,面对这样一个突如其来的问题,他们揣摩不出老师的标准答案是什么,所以就不敢贸然回答。在心理上,他们已经习惯了接受老师的答案,而不是向老师的答案提出挑战。这个实验也使我们得到这样的启示: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首先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基石,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造就创新人才的关键之一。有问题虽然不一定有创造,但没有问题一定没有创造。

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如何淡化的呢?

孩子总是充满好奇和疑问的,从刚会说话开始,他们就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有些解决了,但更多的却遗留下来,所以,当他们走进教室的时候,带着满脑子的问题,因为无知他们可能提出幼稚甚至荒谬的问题,可面对的是不断的批评和嘲笑,他们也渐渐发现,老师喜欢的学生,是上课时坐得端端正正、回答问题规范正确、而且不会提刁钻问题的同学,有了这样的榜样,孩子们回答问题和提问的积极性也就日益降低,渐渐地学会了消极听课,等待教师自问自答,问题意识也就日渐淡化。

再看看我们传统的教学过程,一般认为,一节好的课,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清晰,教学方法灵活;教学过程活跃,教师问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师生互动,气氛热烈;教师语言准确简练,教学时间安排精当。仔细想一想,一节课老师问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既然老师的问题学生都能回答,这堂课还上它干什么?这样的课堂只能产生没有个性、缺乏创新能力的学生。传统的教育观念崇尚经验,反对创新;崇尚权威,反对怀疑;崇尚跟随,反对超越;崇尚持平、反对冒尖。这种观念下培养出来的人,只能是俯首帖耳、唯命是从的“小绵羊”,而不会是独立自主、驰骋疆场的“千里马”。

学问学问,一是学,二是问。爱因斯坦说:“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解答可能仅仅是数学或实验技能问题,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则要求创造性的想象,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问题教学模式”的主要代表者苏联的马赫穆托夫早就指出,教学活动的重心应当转移到学生的“学习与认知”过程中来,教师应当注重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看来,高度肯定和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早为中外教育家所共识。

教师应该如何注意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中国的教师往往通过提问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如果学生把教师的问题都回答出来了,那说明学生对教师所讲的知识都掌握了,没有问题了。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下课前问学生:“都听懂了吗?还有问题吗?”有些还要提问学生,当得到的答案都是正确的,也就是都符合标准答案时,老师才会感到学生确实是没有问题了。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却没有带着问题走出教室。而美国人不这样理解教育,他们认为:学生走进教室的时候,脑子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在回答他们问题的过程中,有意通过情景、故事、疑问、破绽等激发学生更多的问题。老师的回答使学生产生更多的问题,最后老师不得不“投降”:“你们的问题我已经回答不了了,我的知识就是这么多,我回去再学习,再准备,下次再来回答你们,你们回去思考,去寻找答案。”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这就是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教师并不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

康扥尔说:“在数学的领域中, 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因此,我认为不应再把重点放在教师传授知识、讲解题目这样一套传统做法上。教师要不断地设计学习环境,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倡导学生拥有学习过程的主动权,教师的作用不再仅仅是提供答案,而更重要的是提供示范和负责咨询,支持学生以发现问题作为促进学习的刺激,使学生感觉到不是为考试而学习,使学习成为学生自愿的事情。教师不再统揽整个教学过程,而是将学习活动与问题或任务挂钩,为学生提供想象空间和思维挑战。老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问题,多提好的问题,并鼓励学生自己找到答案,使学生在学前阶段那种天真烂漫、突发奇想、好问为什么的天性得以保护和引导,充分保护和进一步发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加自主解决问题的意识也逐步增加。

我国学生的问题意识还比较薄弱,典型表现有两类:一种是不会或不善于提出问题,另一种是不愿或不敢提出问题。

对于第一类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特别注意采用启发式教学,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问题意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培养提供科学的方法。有的人认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只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达到目的,于是在短暂的时间里给学生提出很多问题,而这些所谓的“问题”,多数不具备问题的价值,实质上仍然是过去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问题”强加给学生,而应通过启发式教学,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让他们自己主动提出问题,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  

对于第二类型,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是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气氛,增进教学民主,加强师生沟通,鼓励学生提出疑问。青少年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师生之间要保持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消除学生在学习中、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展现个性。有了这样适宜的环境,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可以获得充分发挥和显示,各种奇思异想、独特见解就会层出不穷。反之,教师对学生大胆的发问不予重视或视为刁难、捣乱、钻牛角尖,并加以讽刺、挖苦甚至批评和训斥,毫无疑问在扼杀了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同时,还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造成学生会学不会问,只学不问,如此,学问不会真正长进。缺少问题意识,创新精神也就显得贫乏,而创新能力则非常有限。这可能是中国教育的一个特征,也是一个弊端。因此,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必须创设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使学生问题意识的显现与发展获得环境的肯定和支持。

造就创新人才,关键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以问题为中心,巧妙地设疑、激疑,科学地释疑、解疑,以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最终实现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