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大小的比较

小数的意义,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知识的开始,也是对学生日常经验的一个归纳与总结,本节教科书主要包括3个例题,1个课堂活动和练习十四。为了让学生产生学习小数的需求,本单元一开始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生喜爱的“运动会”情境图,通过校运会纪录表,跳远跳高比赛的成绩等提供的信息,让学生体会到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习小数是生产和生活的需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去探究小数的求知欲,使学生们都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本单元的学习中。新课之前教科书的两幅简单的图,几句简短的话语介绍了小数的产生:“在测量和计算中,有时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通常可以用小数表示”,而接下来的准备题是为了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例1利用每个图中的阴影部分建立了图形、十进分数、小数之间的联系,主要认识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例题安排的形式由上到下是由熟悉到陌生,由直观到抽象,由旧知到新知。以十进分数为纽带把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与具体的图形联系起来,让学生逐渐意识到像这种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100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不仅可用十分之几,百分之几的分数表示,同时也可用小数来表示,并且在71045100的下面各有一个括号(有70.1),(有450.01),也孕伏了小数的计数单位的认识与图形联系,形象直观地认识有几份就有几个这样的单位。例2是将两位小数的认识扩展到三位小数的认识,如果说三年级(下)学生在学习“小数的初步认识”时主要是一位小数,两位小数,即例1是巩固、加深旧知,那么例2认识三位小数就是学习新知。教科书安排了两组例题来强化学生的学习。教科书中的直尺图在三(下)学习“小数的初步认识”时已接触到了,学生也有了把低级单位的名数用小数表示成高级单位名数的经验,于是直接用“把1 m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1份是1 mm”的叙述,让学生得到1 mm=11000m=0.001 m;146 mm=()1000m=() m,当然仍是以十进分数为纽带,而接下来的一组例题之前加进了一个提问“把一个正方体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1份、25份、107份……各是这个正方体的千分之几呢?”带着这个问题,学生把例1的知识迁移过来填出下面的小数,才能理解到千分之几的分数还可以写成3位小数,帮助学生认识小数。同时对应分数、小数,下面用括号注明(有250.001)(有1070.001)来强化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有了例1对小数知识的回忆和例2对小数意义的进一步理解,教科书顺势给出什么样的数是小数这样一个描述性的小数意义的概括。当然这个描述是借助十进分数而归纳得出的,同时这个描述也揭示了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内在联系。即:小数是分数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写法。小数的计数单位在例1、例2中均有所铺垫,因此教科书直接给出:小数的计数单位有0.10.010.001……并让学生明确两个相邻计数单位的进率是10。正因为整数、小数的相邻计数单位的进率都是10,所以整数、小数就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体系,教科书接着就安排了整数、小数整合在一起的统一的数位顺序表,通过这个表沟通了整数、小数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对小数意义的进一步理解和对读写方法的掌握,有利于学生今后对小数四则运算算理的理解和算法的探索。由于小数的读写相对于整数的读写较简单,而且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三(下)的小数读写的基础。因此教科书只安排了例3读一读。让学生先尝试读一读整数部分为0的小数及整数部分不为0的小数,然后让学生讨论一下“读小数要注意什么?”主要让学生区别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读法的不同就行了。小数的写法没有安排例题,主要是考虑到学生有相当的基础,写法又比较简单,小数部分怎么读,就怎么写。因此是符合学生实际的。课堂活动安排了4个题,第1题看图填数,第3题看图填小数,第4题看数填图都是为了让学生结合形象、直观的图形加深对小数的认识。第2题安排了读数,巩固读小数的方法。练习十四安排了12个练习题,第1~3题结合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读写小数,一方面使学生感受到小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另一方面也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了解了中国及世界上一些自然和人文景观方面的信息,证券、股票在市场经济中,随时都可以听到、看到,教科书特地选择了这么一组数据。第4题,则是让学生量量自己和别人的身高、臂长、步长等,通过活动,感受到小数与自己的生活紧密联系,增强学习兴趣。第6题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小数,应引起大家的注意,学生必须建立了很深的“相邻计数单位的进率是10这个认识才能完成好,因此教师应加强引导,第5题和第7题主要是强化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第8题则是对这一节知识的一个综合,通过给“说对了的小动物戴花”的形式,让学生对小动物的话进行判断,改变了原来那种枯燥的画“”、“×”的形式,显得更生动有趣。第11题,让学生调查生活中哪些事物的数量是用小数表示的,并写出来,是让学生学以致用。第12题是让学生把整数与小数的读写知识综合起来进行运用,由于答案不是唯一的,有助于知识的综合应用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