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与位置——东南西北

 

     题:方向与位置——东南西北

    教:

设计理念:

1、从学生的生活中提炼出数学经验。《课标》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本节课的设计尽量从生活现象,学生的亲身体验为出发点,让学生经历了位置与方向的辨别方法。“介绍自己知道的辨别方向的方法”,“找教室里的东南西北”,“给自己小组取名字”等丰富的活动形式,处处体现了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2、从活动合作中得到体验。《课标》指出“学生只有通过观察、操作、归类、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来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才能真正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本课中的 “观察中间组在自己小组的什么方位”、“制作校园平面示意图”等版块都力求体现这一理念。让学生在尝试中发现,讨论中明理,合作中成功,质疑中发展,使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

3、在情境中得到体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海岛探险从导课到知识传授的完成,直到把新学的知识应用于探险,贯穿于整堂课,这一情境的设计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愉悦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把数学与学生的具体情境结合起来,让数学转化为一种快乐的学习活动,原本枯燥的知识同样充满着迷人的美丽。

教学目标:

1、经历介绍教室里的方向的过程,区分、辨别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通过制作校园景物示意图,了解地图上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发展辨认方向的意识与空间观念。

    3、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合作的意识,学会合作。

教学重点:

1、知道地图上的东、南、西、北。

2、初步养成辩认方向的意识和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理解地图上的方向与实际方向的统一。

教学准备:师:课件、图片;

生: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海岛探险”:相传,太平洋上有一处岛屿,过去曾是海盗经常出没的地方,现在海盗已经被消灭了,但是据说海盗在那里藏了很多宝贝,吸引了许多人去探险。所以那里叫“冒险岛”。你们敢去吗?

探险不但需要勇气,还需要智慧。在茫茫的大海上,咱们扬帆起航了。(师一边说,一边版画)哎呀,现在咱们遇到难题了,快来一起想想办法。咱们要到岛上去总不能瞎走,要沿一定的方向走吧。你知道在咱们的生活中有哪些辨别方向的方法吗?

2、学生介绍辨别方向的方法。

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或知识体系进行介绍:(可能会有以下几种说法)

1)我可以看太阳辨别方向:太阳升起的一方是东方,后面是西,左边是北,右面是南。

(儿歌:《东西南北》早晨起床,面对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可以边说边做动作。)

2)用指南针辨别方向:指南针红色的指针指向北,另一边指向南。

3)如果是在雪地上可以观察积雪辨别方向:积雪化得快的一边是南,化得慢的一边是北。

4)如果是晚上,可以观察北极星辨别方向:面向北极星,前面是北,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可以让学生边说边做动作。)

5)观察树叶辨别方向:树叶密的一面是南,树叶稀的一面是北。

3、揭题。

二、活动体验,学习新知

1、认识教室里的东南西北。

1 整体感知教室里的东南西北。

2)说说教室里各个方向主要有什么。

2、体验方向的相对性。

1)以中间组为中心,给自己组用上“东南西北”取组名。

2 体验:中间组在其他各小组的哪个方向。

3 小组讨论:中间组位置没有变,为什么一会儿在东,一会儿在南,一会儿在西,一会儿又在北?

(让学生体会每个小组是在不同的位置上看中间组的,从不同的位置看就是从不同的方向看,这样就出现了上面的情况。)

    4)以阶梯教室所在的综合楼为中心,说说它的东、西、南、北面主要有什么?

3、制作校园平面示意图,认识地图上的东南西北。

1)小组合作:以阶梯教室所在的综合楼为中心,制作学校平面图,

先统一贴厨房。

2 引导观察:从大家制作的示意图上你能发现什么吗?

      引导学生发现思考:同样一个厨房,却把它贴在了那么多不同的地方。为什么会这样呢?从而得出地图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继续粘贴其他三种景物图。贴好后集体汇报。

4、观察地图,找地图上位置。

出示义乌地图:说说怎样辨别这地图上的方向?最北边是什么地方,最南边?最西边?

三、实践运用,解决问题

1、出示藏宝图,寻找财宝。

出示藏宝图、暗语:银币在冒险岛东面的小岛上;金币在冒险岛西面的小岛上;珠宝在冒险岛南面的小岛上;钻石在冒险岛的北方。

2、书上的练习:小小交通员。(把乘法算式改成加法算式)

四、课堂小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