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1921页例3,课堂活动第12题和练习四第26题和思考题。

【教学目标】

⒈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运用这两个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⒉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⒊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经历克服学习困难的过程,体验数学学习的成就感。

【教学重、难点】灵活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回忆上节课中所学的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叙述。

2.填空。a×=b×(a×)×ca×(×)我们学习了乘法运算律,这节课我们一起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计算。

二、探索新知学习例3。出示例3,算一算,议一议。61×25×48×9×125

教师:观察每个算式中的因数之间有什么特点?可以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吗?(学生观察思考,独立计算)全班汇报,教师板书:(1)①61×25×461×25×4③…… 61×100 1525×4 6100 61002)①8×9×1258×9×125③…… 72×125 9×1000 9000 9000小组讨论:每题都有几种算法,你认为哪种算法最简便?为什么?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全班交流汇报。教师小结: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它的核心就是“凑整”。往往可以把两个或几个数结合在一起乘起来得到整十、整百……有时还可能需要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数,再与另外的数结合相乘得到整十数、整百数……总之使计算变得简单。

[点评:简便计算是一种计算技巧,只靠“教”难以教会,要让学生经过一定的训练并了解简便计算,获得愉快体验。这里的设计是让学生讨论一题的多种计算方法,你认为哪种比较简便,为什么简便,来获得简便计算的感受,是可取的。]

三、课堂活动

1.课堂活动第1题:先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简便,并说出依据,再完成在课本上。

2.课堂活动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在小组中讨论该怎样进行简便计算,最后全班反馈。要学生认识到同一个计算可以有不同的简便计算方法。

3.练习四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连线)后反馈。

4.练习四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反馈。

5.练习四第8题。学生观察图中信息,然后抽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板演在黑板上。其余学生判断。最后让学生独立解决在课堂作业本上,不得少于3个问题。注意:随时提醒学生观察算式中数据的特点,并应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四、拓展练习思考题:引导学生抓住突破点:一是19数字在算式中只出现一次;二是算式中积的个位数字是2。根据这两个信息可以想到两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字只能分别是34,继续分析便可解决此题。

五、课堂作业   练习四第36题。

六、课堂小结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知识?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点评:计算教学要用较多的时间给学生做练习,教学方法主要以讲练结合,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不仅符合这一点,而且还注意了让学生在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时,注重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注重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不是就计算学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