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对数学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几点思考

 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许多教师已经意识到数学课程资源不仅仅局限于数学教材,因而,在课堂教学中经常有意识地挖掘和利用身边的资源,使数学课堂变得生机勃勃、异彩纷呈。

一、 挖掘、拓展教材资源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新教材越发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它在关注学科知识的同时,也在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然而,毕竟教材带有普遍性,它不可能兼顾到所有的学校和学生,特别是农村小学。教材中编排的很多情境图无法更好地展示,一些数学活动因环境所限也无法展开。因此,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增添、删减、调整、置换,使教材发挥最大效用。

比如,一位教师教学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5页第4题,题目安排的本意是让学生通过练习,整理有关0的加、减法,体会这类计算的一些特点。教师没有仅限于让学生算出每组题的得数,而是让学生观察,发现每组中四道算式的排列规律。在学生认识到这三组题是有关“2”“3”“4”与0的计算后,教师又引导学生加以拓展:你能不能像这样把关于“1”与0的计算也发明出来?若能,请写在第一列。还能把关于“5”与0的计算也写出来吗?在最后一列补上。由于放手让学生挖掘了教材中的空白资源,更好地实现了编者的意图,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中有些贴近生活的实例,或许是城市题材,农村的孩子可能没有接触过。教学时,从更好地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引导探究新知的角度讲,教师可以因时因地地创设一种更合适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学生主动探究。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一年级(上册)“比大小、轻重”时,结合本校有一个可供200多名学生用餐的食堂,将教材中出现的情境变成实际的厨房,让学生走进学校的厨房,学习这一内容。整节课中,学生观察、比较的都是非常熟悉的日常生活用品、蔬菜等,兴致很高。教师让学生在“看一看”“抱一抱”“掂一掂”“称一称”等活动中掌握比较大小、轻重的方法;在动手实践、经历体验中探讨了“三个篮子大小的比较”,“大的东西是不是比小的东西重”,“三种物体轻重的比较”等问题。整个过程充满着师生的激情,涌动着学生的灵感。

我们提倡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然而,教师不能完全弃教材于不顾,因为毕竟教材是许多有经验的专家、教师经过认真研究、反复推敲才确定的。在很多公开课、优质课中,都曾经出现过一节课下来,数学课本原封不动的现象。我想,如果每节课都要去重组教材,或者说将教材置之不理,这不是正确地对待教材的态度,也是课堂教学的悲哀,这是没有必要的“舍近求远”。教材是课程资源之本,我们要立足于教材,仔细钻研教材,吃透教材,这是用好教材的重要前提。

二、 灵活引进生活资源

瞬息万变的社会生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数学学习资源。数学教学也可以采用“借代”手法,借身边的人说身边的事,用这些真实生动的材料取代原有例题或创设新的教学情境,营造亲切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让学生凭借生活经验主动探索数学知识,学会用具体的生活经验形象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实现数学学习生活化;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分析、解决生活问题,实现生活经验数学化。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第30页“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时,让学生解决身边的问题:今天上课的这个会场共有多少个座位?教师没有为学生提供必需的解决问题的信息,而是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结果有的学生说:“要知道每排的座位。”有的学生说:“要知道一共有多少排。”在征得全班学生同意后,教师让学生实际数一数,发现这个会场有24排,每排有15个座位。学生很快就知道可以用24×15来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又让学生先估计会场里有多少座位。有的学生说:“比200多。”有的学生说:“比300多,因为20×15=300,现在是24×15。”还有的学生说:“比600少,因为30×20才得600。”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用竖式计算,看看估计得怎么样。这样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收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很有帮助的。而且由于问题来自课堂现场,学生更容易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作用。

生活中有着丰富的资源,只要我们注意观察、挖掘和积累,做生活的有心人,那么农村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西部开发,2008年北京申奥成功,“神舟五号”遨游太空……都是我们可以利用的资源。

三、 及时捕捉意外资源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能促进教学或经过处理能促进教学的随机事件,教师要善于及时捕捉,慧眼识别,巧妙转化,有效利用,使其成为可遇而不可求的教学资源。

一位老师在教学“9加几”时,放手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探讨出多样的计算方法,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很多学生都认同用“凑10法”最方便,这已经是老师期望的结果。可就在教师准备“鸣金收兵”时,一个学生举手提出还有更方便的算法,他在计算时,看到“9”,心里已想成“10”,加几时只要少加“1”,比如9+6,就是10+5=15,速度自然就快了。教师肯定了这个学生的想法,并沟通了这一想法和“凑10法”本质上的联系,加强了学生对“凑10法”的认识。

 在一次优质课比赛中,一位教师教学一年级(下册)的“认识乘法”。当教师让学生用连加表示4个2相加时,一个女生大声说:“还可以用乘法!”可教师却充耳不闻。当教师揭示了课题再告诉学生用乘法表示4个2相加时,该女生又说道:“4个2相加可以写成4×2。”这位教师只说了声:“你先坐下听老师说,等下叫你时你再说。”虽然整节课看起来面面俱到、滴水不漏,但不知这位教师想过没有,这样的教学会给这个女生和全班学生带来怎样的感受和影响。

我们在为前一位教师的随机处理而喝彩的同时,也深深地为第二位教师的错失良机感到遗憾。如果后者捕捉住契机,及时调整自己的预设,关注“未学先知”的那个女生的想法,及时表扬和引导,把探究的主动权放给学生的话,我想课堂一定会是另一番动人的景象。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学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只要我们教师积极地从教学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开发、利用好课内外的有效教学资源,我们的课堂必定会是一个风采迷人、朝气蓬勃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