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法的关系》内容分析和教学建议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学加减法的关系,其具体内容包括加法与减法的互逆关系,加法的意义及两个加数与和之间的相互关系,减法的意义及被减数、减数与差之间的关系。由于《标准》对这部分内容没有做过多的强化。只是在目标中提出了“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中体会加与减互逆关系”。所以,教科书在这里也没有安排过多的内容,只是以一个班男、女生人数为题材,结合学生的讨论把这几方面的知识一并进行学习,然后安排1个课堂活动和1个练习让学生进行必要的巩固和运用。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利于深化学生对加减法的认识,为学习求等式中的未知数x及解方程作一定的准备,同时把学生对加减法的掌握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教科书第43页是以3个学生在教室里讨论计算班上男、女生或全班人数的问题为情境(如下图)。从图上看,根据3个对话框中的信息,可以列出3个算式,即18+17=35,35-17=18,35-18=17。从这个问题情境和引出的问题看,它已经包含了加法与减法的互逆关系,加法中两个加数与和之间的关系,减法中被减数、减数与差之间的关系等知识,为下一步学生的探索发现提供了感性材料。

本部分教学的重点应是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自主探索加减法的关系。因此,在通过上面的问题情境引出18+17=35,35-17=18,35-18=17这3个算式后,教科书紧接着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讨论,自主发现并归纳出加减法中的这些关系。

从图上分析,学生的对话框中的内容,正体现了加法与减法的互逆关系,加法中两个加数与和之间的关系,减法中被减数、减数与差之间的关系。这是用对话框呈现这些知识,有3种意图:一是表明是学生在探索中的一种自我感受和理解;二是体现了让学生经历自我探索发现的过程,不是教师把结论直接灌给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概括能力;三是体现了对学习方式的引导。

课堂活动安排了2个题,都是围绕加减法的一些关系进行练习。第1题以对口令的形式巩固加、减法中各部分的关系,这里是结合具体例子进行,便于学生活动。第2题是练习减法中各部分的关系,要求学生先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再填空。

练习八安排了8道题,都是对加减法中各种关系的巩固和运用,题的呈现形式也比较多样,图文结合,体现了在练习中巩固,在巩固中应用。第5题提出了计算并验算的要求,这是对加减法各部分关系的巩固和应用,体现了数学知识的联系。第6题求一共有多少页,是逆向思考的题目,既帮助学生理解加与减间的互逆关系,也为今后学习列方程作孕伏。第8

题既是应用减法各部分的关系解决问题,又蕴含了方程的思想方法。

2、教学建议

本节教学内容建议用2课时完成。

教学加减法的关系时,首先应创设问题情境引出加减法算式。可以选用本班同学的学生人数情况为题材,分别呈现信息,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出算式。例如,教师提问:我们班有男生多少人?(17人)女生多少人?(18人)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全班一共有多少人?)这时引导列出算式:17+18=35;教师再提出:我们班有35人,其中男生17人,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女生有多少人?)并引导列出算式:35-17=18人……当然,也可以直接呈现3个条件:我们班男生有17人,女生有18人,一共有35人,请学生从中选择两个条件提出问题并解决来引出18+17=35,35-17=18,35-18=17这3个算式。

在引出了上面3个算式后,学生可以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自主发现加减法的关系,学生在讨论之前,教师可进行适当的引导,如教师提问:比较上面这3个算式,看能发现什么?在学生讨论时,有的学生可能一时不能表达他们的发现,教师可这样提问引导:18+17=35,18,17和35在加法里叫什么数,再与35-17=18,35-18=17比较,是怎样求加数的?这样逐步让学生感受到一个加数等于和减另一个加数,并自己组织语言进行表达。最后通过全班交流和教师小结对学生的发现进行整理,让学生对加减法中的关系有更清晰的感知。

教学课堂活动第2题时,应注意让学生对思考方法进行表述,以强化对减法各部分关系的理解。如()-56=120,想()里的数是被减数,根据被减数等于差加减数可知()里的数为120+56=176。

教学练习八时,第1,2题学生独立填好后,可叫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在完成第5题时,应向学生说明,以往我们是用调换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来进行验算,这里学习了加、减法的关系后,可以根据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来验算,并具体指导验算的方法。如260+150=410,验算时,可用410减其中一个加数,看是否等于另一个加数,如果是,说明加法计算正确,如果不是,说明计算错误。完成第6题时,应注意让学生弄清第1天看的、第2天看的、剩下的与这本书的总页数的关系,明确求总页数,就是求这3个数的和。第8题先应让学生看图弄清图意,把图中包含的信息转化成等式,即25+30+()=210,然后独立思考解决。学生在解决时,方法也不止一种,既可以是210-25-30,也可以将前面的等式转化为55+()=210,再根据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计算出()应是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