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精彩 让教学走向生成

江苏省仪征市真州小学   王春霞

每一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课能上得精彩,大家也都在为此不断探索与实践。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逐渐认识到“让教学走向生成”是让课堂变得精彩的有效途径,也是必要条件。如何让教学走向生成呢?下面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1、精心预设,为生成作准备。

预设是相对于“灌输”的一种行为准备,是新理念下的备课方式。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但教学的生成性并不意味着不需要预设或不需要改进预设。我们必须认识到,新课程注重教学的生成性,实际是提高了对课前预设的要求。它要求预设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从学生角度出发去安排教学活动、选用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要求预设时突破“对课堂框架进行程序设定,即这节课何时到何时进行什么环节,各环节间如何过渡”等传统备课模式,进行假设型备课,着力对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可能发生的状况从多方面进行估测,并设计出多角度、多层次的策略方案,以备在教学中及时调用。说简单点,就是预设时要将重心从教师怎样讲转变为怎样组织、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比如在对国标本第3册“倍的认识”的教学进行预设时,就应重点考虑这几个问题:(1)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的基础是什么?有没有学生已接触过“倍”这个概念?(2)怎样为学生认识“倍”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假如有学生在导入时便直接说出两个量之间存在倍数关系,这时该怎样组织下面的学习活动?(3)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的难点在哪里?要设计哪些活动才能有效的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加深对“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含义的理解?(4)课堂上哪些活动需要学生独立参与,哪些活动需要小组合作?怎样开展学习评价?(5)怎样既能面向全体又能增加学困生的参与机会……

另外,新课程理念提倡课前预设与课后反思相结合,提倡“预案+反思”的二次备课形式,希望通过这种方式逐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增强教师教学的艺术性。

2、善于引导,变预设为生成。

课堂生成的主体是学生,不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就不会出现有效的生成。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必须善于引导。比如有位教师在教学“认识乘法”时先由电脑出示情境图:一张电脑桌上有2台电脑,4张电脑桌上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学生列出加法算式2+2+2+2=8。接着出示情境图:一张电脑桌上有2台电脑,8张电脑桌上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学生列出算式2+2+2+2+2+2+2+2=16。再出示情境图:一张电脑桌上有2台电脑,100张电脑桌上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学生列算式时体会到用加法算100个2加起来太麻烦,产生“有没有简单一点的办法”的疑问,这时教师顺水推舟,自然而然地引入乘法的教学。再如有位教师在教学“认识米”一课的结尾时作了这样的引导:想一想“在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或1厘米?” (将学生的视野由课堂移向生活,注重知识的实用性,让学生感受知识的价值。)请上一位同学,让学生估测他的身高,再估测他的腰围,然后引导学生探究怎样测量腰围,验证估测的结果。(为学生创设探究的情境,让孩子们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样的结尾因学生有个性、有创新的活动而精彩。

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策略很多,但都必须遵循一个原则: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

3、舍得给予,让生成更精彩。

教学作为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需要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在教学中要舍得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实践、去探索、去发现,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机会绽放智慧火花,表现自己的创新才能。如在教学“认图形”(苏教版二上)时,可安排小组学习,课前为各小组提供各种形状的图形,课上让学生将各种图形分分类。在学生小组讨论、操作实践、交流汇报后引导学生关注按有几条边来分类的情况,并以此来命名图形……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有了自由探究的空间、自由摸索的时间、自由发挥的舞台、自由展示的天地,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开发,个性得到了张扬,积极的情感得以培养,课堂的生命力在此得到了体现。

当然,给予空间并不是指让学生作一些不着边际的猜想或进行一些有形式而无内容的活动,给予时间也并不是说课上的40分钟可以毫无节制的乱用(它是以教师在课堂上有时间给为前提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把握好“放”与“收”的维度,所给予的时间与空间要与学生学习活动的需求相吻合,这样才能使课堂上的生成有效而精彩。

教师永远是课堂的主导。要让教学走向生成,教师必须树立生成意识,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锻炼对课堂的组织、驾驭、调控的能力。换句话说,教师若能恰倒好处地发挥了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定能让每节课都成为精彩的优质课!

参考文献:

(1)俞正强《数学课中的“预设”、“预设生成”与“非预设生成”》(《小学数学教师》2004年第4期)。

(2)《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