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意图:
在介绍了数的产生的基础上,教材接着介绍了十进制计数法。计数方法有多种,十进制计数法是最常用的一种计数方法。有关十进制计数法的知识比较丰富,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计数单位(一般到千亿),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记数的符号一一阿拉伯数字,数位和位值原则,数的分级,读、写的方法等,这些内容都是学习计数的基础知识。
教材在这里用了一幅运动场看台上人群密集的插图,说明在生活中还会用到更大的数,例如人口数,由小精灵指出需要用数级更多的数位顺序表来读写更大的数。接着出现我国目前的人口数和含有三级数位的数位顺序表(不完全的),并把我国的人口数写在数位表下面,以便于学生试读。接着教材要求学生自己试着“填出万级以上的数位和计数单位。”然后,教材概括地指出这种“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这样在不大的篇幅中,从直观到抽象、从具体到概括,将有关十进制计数法的知识全部呈现出来,并注意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让学生进行类推、试做,既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又体现了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
教学建议:
(1)教师可提出启发性问题,如“在日常生活中还有没有比亿大的数?”或“谁还见过比亿更大的数?”如果学生回答得不好,教师可以举些例子,如我国人口大约有13亿,世界人口大约有63亿等等。
(2)出示我国的人口数后,提出问题“怎么读出这个大数呢?”启发学生想到“可以用数位顺序表试一试。”
(3)出示不完全的数位顺序表,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进行类推,将已学过的亿以内数位顺序表扩展到“千亿”位,填上亿级的数位。教师可向学生说明:还有比千亿大的数,由于不常用,暂时不学,因此在数位顺序表后面用省略号“……”,表示还有其他数位。要求学生记住数位顺序表,特别要记住右起第五位是万位,第九位是亿位。接着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对数位的分级,学生已知右起第一位至第四位是个级,第五位至第八位是万级,进一步说明第九位至第十二位是亿级。可以简要说一下分级的作用:数位多了,一位一位地读不方便,通过分级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4)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索新的计数单位。可启发学生先复习已学过的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亿),然后放手让学生从亿继续数下去。也可以让学生在计数器上先拨出亿,边拨珠边数:十个一亿是十亿,十个十亿是一百亿,十个一百亿是一千亿。然后,在数位顺序表上填上亿级的计数单位:“十亿”“百亿”“千亿”。
(5)提问学生:“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计数单位?”“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让学生自己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在此基础上,教师给出十进制计数法的名称,说明十进制计数法的含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