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近似数

艾建萍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22页例2,课堂活动的第2题及练习三的第4、5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求近似数的方法的过程,会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2.让学生明确学习和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重要性,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选择“四舍法”或“五入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这学期,我们班转来了几位新同学,为了增进大家的了解,谁愿意用数据向他们介绍一下自己或者我们学校的情况?

学生1:我今年10岁,身高大约140厘米。

学生2:我的体重在36千克左右,我家有3个人,爸爸妈妈每月的收入大约1万元。

学生3:我们学校有学生2125人。

教师:在刚才介绍的这些数据中,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

学生:10、 3、2125是准确数,大约140、36千克左右、大约1万是近似数。

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不需要也不可能得到准确数,这时就要用到近似数,比如:2004年重庆市总人口约3100万,中国大陆总人口约13亿等都是近似数。那么,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呢?

[点评:体现数学的现实性。利用学生身边现有的、熟悉的学习材料引入教学,让学生在相互介绍的过程中,感受到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存在和广泛应用,突出其学习价值。]

 二、学习新知

1.探索“四舍五入”法。(出示:534607)

教师:这是一个准确数,如果改成一个近似数,大约等于多少?

学生1:约等于五十三万四千六百。

学生2:也可以约等于五十三万四千。

学生3:还可以约等于五十三万、五十万。

教师:了不起,还写成了用“万”作单位的数,你们认为“五十三万”和“五十万”谁比较合适?

学生1:我认为五十万比较合适,因为这样的近似数比较简单。

学生2:我不同意,我认为五十三万比较合适,因为五十万与准确数相比,比准确数少了三万多,相差太多,而五十三万与准确数很接近,只相差四千多。

教师:五十四万怎么样?

学生1:不行,与准确数相差五千多了。

学生2:我发现,只要千位上的数没有达到五千,就可以直接去掉万位后面的数,约等于五十三万。

学生3:对,当千位上的数达到或者超过五千,就可以在万位上增加1,再把万位后面的尾数舍去,约等于五十四万。(出示:38290)

教师:按照大家刚才讨论出的办法,38290约等于多少万?

学生:千位上是8,满了5,所以,万位上增加1,约等于4万。

2.归纳方法。

教师:同学们表现很出色,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讨论,整理出“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生分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学生: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先看千位上的数,千位上的数小于5,就把万位后面的尾数直接舍去,千位上的数是5或者大于5,就向万位上进1,再把后面的尾数舍去。教师: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生看书第22页例2,质疑)

[点评:“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围绕“怎样用近似数表示”这一问题展开了大胆的、富有个性的讨论,自主探索出了“四舍五入”法,知识的建构水到渠成。而教师的点拨——“谁比较合适”对学生的进一步探索起了重要的作用。]

3.练习。(1)教科书第22页的试一试。

教师: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生独立完成,评讲)(2)教科书第23页的课堂活动第2题。师生活动:老师出示卡片,学生说近似数。生生活动:同桌活动,一人写数,一人说近似数。

4.扩展。(出示:省略153904270亿位后面的尾数,它的近似数是多少?)教师:先回忆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想一想,这个问题怎样解答? (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再交流)

学生1: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看千位上的数“四舍五入”;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就该看千万位上的数“四舍五入”,约等于2亿。

学生2:也就是省略哪一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就看那一位后面一个数位上的数“四舍五入”。

[点评: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经验,迁移类推到新知识的学习中。通过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很容易得出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即“看后面一位四舍五入”。]

三、小结(略)四、课堂练习教科书第24~25页第4~6题(学生独立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