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不越位 学要到位(3)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教师进修学校

4.优化“想”的过程,思维到位。

“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发展思维。优化思维,确保学生的思维到位,必须以“数学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让全体学生参与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思维到位必须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思维的具体形象;思维到位,必须注重基础知识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因为数学基础知识是教学方法的载体,是发展思维的基础;思维到位,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的机会,多留一点思考的时间,多提供一点表达思维的机会,使学生逐步学会有根有据地想,有条有理地讲,掌握思维的策略。例如,“数的整除”这节课,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教学。

第一步:先出示一组算式,要求学生把它们分成两类,并讲出分类依据。

(l)1÷3=0.333……          1.2÷11=0.10909……

(2)15÷3=5    4.6÷2=2.3    6÷4=1.5    80÷20=4    0.68÷0.34=2

第二步:出示第二类的五个算式,教师把它们分成两小类,请学生找出教师分类的依据。(1)15÷3=5    80÷20=4    (2)4.6÷2=2.3    6÷4=1.5    0.68÷0.34=2。

第三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揭示“整除”的概念。

第四步:引导学生用集合圈表示“除尽”、“整除”二者之间的联系。这四步,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引导学生进行探索与思考,学生全程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仅主动获取了知识,而且学习了分类方法,渗透了集合对应的思想,从而提高了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5.优化“练”的过程,演练到位。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过程中学生实践的主要形式,也是学生学好数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心理学研究表明;知识、技能、能力存在着如下的转化关系:知识→技能→能力。要使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技能,并使技能化为技巧,必须充分发挥练习这个环节的作用。那么如何优化练习,确保演练到位呢?心理学研究揭示了很多这方面的规律,可供我们借鉴。

首先组织练习要及时。每教完一个知识点应立即安排练习加以巩固,做到一练一得,要保证每节课有足够的练习时间。第二,练习份量要适中。心理学理论指出,要掌握某种知识并使之形成技能,一定数量的重复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那种过分只求作业少而精甚至不布置作业的做法显然是行不通的。

然而,必要的重复练习不等于无限制、无目的。无计划的机械重复练习,它应当是合理的重复。关于练习份量的确定问题,心理学家提出了“过度学习”的理论。所谓过度学习是指达到掌握标准(如精确回忆)以后的继续学习。一般来说,过度学习程度达到150%时效果最好,超过150%,效果并不随之递增,就是说,假如学习某一知识练习10道题目就能巩固,那么,再继续练习4道,便取得巩固的最好效果,无需更多的练习量。“过度学习”的理论可作为教师练习定量的依据。第三,练习方式要多样。以适中的练习量达到最好的巩固效果,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练习的方式,方式太单一,容易导致学生大脑皮层的抑制,降低练习效果。因此,在组织练习时要注意采取多种形式,诸如尝试模仿练、正反对比练、辨析真伪练、比优竞赛练等等。此外,练习题目自身的质量对练习的效果也有着直接的影响,好的练习题目一要紧扣新授内容,切中教学重点、难点、疑点,二要典型,三要具备一定的变式。第四,要面向全体,兼顾差异。做到既确保基本要求,又照顾两头,使全班学生通过练习都能有所发展。例如,设计“开放题”: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  )/7有的学生填了1;有些学生说可填1、2、3;有些学生说可填l~5的任何数。题目都做对了,但反映出学习水平是不一样的,也说明了这类练习满足了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类练习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又如,学习了分数除法的计算规则以后,教师出示:从下面的三个数中选择一个数作除数,再计算:5÷(,12,0.25)有些学生选择手,用即时学习的方法计算: 5÷=5×=8;也有的学生选择12,看作,用分数除法计算规则计算: 5÷12=5×=;还有的学生选择了0.25,先化成分数再计算:5÷0.25=5÷=5×4=20。最后,教师请大家交流、相互启发,全体学生都受益。

总之,教不越位,学要到位,是对教和学辩证关系的生动概括,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推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