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称现象(教学片断)

郭培恒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115116页。

【教学过程】

1.看书

教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新的知识——对称。什么是对称呢?请同学们看书第115116页,边看边想: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有发现了吗?请大家在小组内把你的发现告诉同伴,好吗?

教师巡视,在一些小组中旁听学生们的发言。

2.交流

教师:同学们在组内说了自己的发现,现在请每组派代表面向全班同学说说你们那组的发现,好吗?

学生可能有以下发现:书上画的是校园,校园内有教学楼,有窗户,教学楼外有大树,操场上有同学,他们在锻炼身体,还画了蝴蝶、书、飞机模型……

学生:我们发现教学楼大门的左边有一棵大树,右边也有一棵大树;操场上左边有一个长木椅,右边也有一个长木椅;左边有一个雨棚,右边也有一个雨棚。

3.点明要研究的主题——什么是对称

教师:同学们看了书,有这么多的发现,真了不起!那么,到底什么是对称呢?

待学生思考一会儿后,提醒:再仔细观察书上的图画、图片,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

学生细想后可能会再发现一些,如:两棵树大小一样,形状也一样;校园左边有个长木椅,右边也有个长木椅;乒乓球台用球网隔开,分成了左、右两半;蝴蝶图片、蜻蜓、航天器等从中间对折,左右两部分完全重合……

4.归纳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归纳梳理出:对折→分成两部分→形状、大小一样。

5.取名字

教师:我们把像书上这些能够对折分成两部分,两部分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现象称为什么现象呢?

学生:对称现象。

6.深化

教师: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对称现象,生活中还有哪些是对称现象呢?能举例吗?

例子略。

7.强化

教师:同学们举了许多对称现象,那么,对称现象有什么特点呢?

重点导出:对折后(或分成两部分)能完全重合(或形状、大小完全一样)。

……

[点评:上述教学片断,教师利用书上的图画、图片及精练的对话,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发现图画与图片的特点,引导学生归纳出关键词语,进而给这些现象取名字,建构新的概念,之后举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再归纳对称现象的特点,凸现“对称”的本质,充分体现了从直观到抽象的认知规律。]